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国哲学感悟

中国哲学感悟

对《中国哲学的智慧》之感想
3112003208 容伦
或许在我们之间,一说起哲学就往往会想到欧洲的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等伟大的影响世界的哲学家,但是我们中国在很早之前就出现了哲学。

而现在《中国哲学的智慧》就带我们了解中国的哲学。

深深体会到了中国人们由古以来的智慧的结晶,由衷地感受到了中国哲学智慧的博大精深。

一说到哲学,人们就会感觉它是一门很深奥的学问,似乎与我们的生活没有多大的关系,但是早在三千年开始,我们国人其实就是在中国的哲学中度过的,慢慢地发展壮大,直至到现在都影响着每一代人。

中国哲学大约萌芽于殷、周之际,成形于春秋末期,战国时代已出现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其实我们并不了解,平时我们在书本上看到的所谓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早就在先秦时期的“天道观”中有所体现,在商代时的天帝之说和殷商时定水火木金土五行是世界的五种基本物质,都分别体现了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思想,这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的深远的影响。

而殷商时期的《周易》,其中说明了宇宙的生成和万物间的联系与变易法则,在神学体系中蕴涵着较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到后来出现,孔子提出“两端”和“过犹不及”,表现了一定的辩证观点。

老子提出“反”的观念,说“反者道之动”,强调“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看到了对立面的相互转化,表现了比较丰富的辩证思想。

其中老子提出的“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至今都是哲学家们争论的问题。

这些绝对是达到了哲学上的高水平。

此外我们还了解到了人道观,孔子的“爱人”思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良好的品格的养成至理名言。

还有古今观,许多哲学家都是通过对古今的对比,懂得了历史是在不断变化和进步的,我们要学会取长补短,这些哲学思想都是影响人的一生甚至一个国家的命运。

其中还有知识论等等,让我们学习到了探讨人的知识来源,认识过程和求知方法。

孔子创办私学,提倡“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其实这些我们在生活都是懂得的道理。

不要以为哲学离我们很遥远,中国哲学的智慧就在我们的手中,一直影响我们的所作所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