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word完整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最新浮力总复习(内容全面详细)

1课题:浮力总复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知道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

2.知道求浮力的方法3.能综合利用压强、浮力等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重点难点】1.求浮力的方法;2.探究浮力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教学内容】知识网络和知识点: (一)浮力基本知识点1、浮力的定义:一切浸入液体(气体)的物体都受到液体(气体)对它竖直向上的力 叫浮力。

2、浮力方向:竖直向上,施力物体:液(气)体3、浮力产生的原因(实质):液(气)体对物体向上的压力大于向下的压力,向上、向下的压力差 即浮力。

4、浮力的测量:F 浮=G-F (G 等于弹簧秤在空气中的示数,F 表示物体浸在液体中的弹簧秤示数)5、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的液体受到的重力。

(2)公式表示:F 浮 = G 排 =ρ液V 排g 从公式中可以看出:液体对物体的浮力与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而与物体的质量、体积、重力、形状 、浸没的深度等均无关。

(3)适用条件:液体(或气体) 6、物体的浮沉条件:(1)前提条件:物体浸没在液体中,且只受浮力和重力。

(2)请根据示意图完成下空。

下沉 悬浮 上浮 漂浮F 浮 <G F 浮 = G F 浮 > G F 浮 = Gρ液<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 ρ液 >ρ物(3)说明:① 密度均匀的物体悬浮(或漂浮)在某液体中,若把物体切成大小不等的两块,则大块、小块都悬浮(或漂浮)。

②一物体漂浮在密度为ρ的液体中,若露出体积为物体总体积的1/3,则物体密度为 2/3ρG2分析:F 浮 = G则:ρ液V 排g =ρ物Vg ρ物=( V 排/V )·ρ液= 2/3ρ液 ③ 悬浮与漂浮的比较 相同: F 浮 = G不同:悬浮ρ液 =ρ物 ;V 排=V 物 漂浮ρ液 >ρ物;V 排<V 物 ④判断物体浮沉(状态)有两种方法:比较F 浮 与G 或比较ρ液与ρ物 。

6、漂浮问题“五规律”:(历年中考频率较高)规律一:物体漂浮在液体中,所受的浮力等于它受的重力; 规律二: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所受浮力相同;规律三:同一物体在不同液体里漂浮,在密度大的液体里浸入的体积小;规律四:漂浮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是它总体积的几分之几,物体密度就是液体密度几分之几; 规律五:将漂浮物体全部浸入液体里,需加的竖直向下的外力等于液体对物体增大的浮力。

7、浮力的利用: (1)轮船:工作原理:要使密度大于水的材料制成能够漂浮在水面上的物体必须把它做成空心的,使它能够排开更多的水。

排水量: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

单位 t 。

由排水量m 可计算出:排开液体的体积V 排=;排开液体的重力G 排 = m g ; 轮船受到的浮力F 浮 = m g 轮船和货物共重G=m g 。

(2)潜水艇:工作原理:潜水艇的下潜和上浮是靠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的。

(3)气球和飞艇:气球是利用空气的浮力升空的。

气球里充的是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如:氢气、氦气或热空气。

为了能定向航行而不随风飘荡,人们把气球发展成为飞艇。

(4)密度计:原理:利用物体的漂浮条件来进行工作。

构造:下面的铝粒能使密度计直立在液体中。

刻度:刻度线从上到下,对应的液体密度越来越大课题:浮力总复习第二课时8、求浮力的几种常用方法、技巧(重点,考试中常考)1. 阿基米德原理:当已知液体的密度和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可根据排液液浮gV F ρ=求出浮力。

2. 压力差法:如果已知或根据题给条件能求出浸在液体中的物体上下表面所受液体的压力,要根据Sp S p F F F 向下向上向下向上浮-=-=求出浮力。

m ρ液33. 示重差法:就是物体在空气中的重与物体在液体中的重的差值等于浮力。

即浮液空F G G =-。

4. 从平衡力的角度建立求浮力的方程:如果物体在液体中处于漂浮或悬浮状态,则物体受重力和浮力作用,且此二力平衡,浮F G =。

如果物体受三个力而处于平衡状态。

则要分析出重力和浮力以外的第三个力的方向,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同向时,则浮F FG =+3,当第三个力方向与重力方向相反,则浮F FG =-3。

技巧:○1明确状态,进行受力分析,建立平衡方程(漂浮或悬浮时,F 浮=G 物;用悬线吊在液体中时,F 浮 =G-F ;物体被用力压入液体中时,F 浮 =G+F )○2应用阿基米德原理 排液液浮gV F ρ=9、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排液V 的几种表达方法(不做要求,竞赛中常考)1. 当物体部分浸入液体时,如果题中给出露出或浸入物体体积的几分之几,例如物体露出液面1/3,则物排液V V 32=。

也就是排液V 用几分之几物体的体积来表达。

如果题中给出露出液面的具体体积值,则排液V 用露物V V -来表达,即露物排液V V V -=。

2. 当物体全部浸入液体时,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等于物体体积,则物排液V V =。

如果物体是空心体可用空实排液V V V +=表达。

例题:例1、在物理实验操作考查中,小雨抽测的实验题目是“探究浮力的大小”。

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如图所示,实验过程如下:A 、用细线将橡皮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测出橡皮的_________;B 、将水倒入溢水杯中;C 、将挂在弹簧测力计下的橡皮浸没水中,让溢出的水全部流入小桶中,同时_______ _____;D 、将盛有溢出水的小桶挂在弹簧测力计下,读出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E 、记录、分析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F 、整理实验器材。

请根据小雨的实验过程回答下面问题:(1)指出小雨在实验操作中漏掉的一个步骤: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2)指出上面实验操作中的一处错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若用能够漂浮在水面的木块代替橡皮做此实验,则与上述操作不同的一个步骤是_____(填字母)。

例2、把体积为1dm 3的空心铜球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放在空气中称时的5/6,已知ρ铜=9.0×103kg/m 3。

(取g=10N/kg )求:4(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 (2)铜球的重力是多少?(3)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例3、如图2所示,一圆柱形容器底面积为22104m -⨯,重为10N ,把它放在水平桌面上。

容器内放置一边长为m 1.0,密度为33/106.0m kg ⨯的立方体木块。

(kg N g /10=。

)求:(1)桌面受的压强;(2)向容器内慢慢注水,恰好使木块对容器底的压力为零,此时木块下底面受到的压强多大?容器内水深多少?图24、浙江省2006如图所示,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缓慢向下压,当木块全部浸入水中后仍继续向下压一段距离,在整个过程中,木块所受的浮力 A .先变大后变小 B .先变大后不变 C .先不变后变大D .先变小后变大5(08镇江)在探究“物体的上浮或下沉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同学们将新鲜萝卜浸没在水中松 手后,萝卜都上浮直至漂浮在水面上,如图所示.为了使漂浮的萝卜沉下去,小明将一根铁 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小华也用同样的铁钉,但只将其一半插入到萝卜中,再次将萝卜浸没水中松手,结果两只萝卜均沉入水底.从物体受力的角度来看,他们在萝卜中插入铁钉是为了改变 力的大小,从而使浮力 (大于/等于/小于)重力;从他们探究的方法来看, (小明/小华)的方法更合理,理由是答案:重;小于;小明;小明将一根铁钉全部插入萝卜中,在改变重力时浮力几乎不变(控制变量)(二)浮力重难点解析经典例题:一、关于液面升降,浮力变化,排开体积变化的问题.分析其实质是比较变化前后的V排.例1:一块冰浮于水面,如图.那么当冰熔化前后,其水面将____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解: 冰熔化前:由于漂浮,F浮=G物.则V排=m冰g/ρ水g=m冰/ρ水.冰熔化后:由于m水=m冰,由ρ=m/V得 V化水=m水/ρ水=m冰/ρ水因 V排水=V化水,即冰熔化成水后,刚好填满原来被冰排开的水的体积,因此,水面保持不变.冰或冰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不变,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大于水的物体,冰化为水后液面下降。

例2、鸡蛋沉没水底受到的浮力为F1,逐渐向水中加盐,当鸡蛋悬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2,上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3,漂浮时受到的浮力是F4,则()A、F1<F2<F3<F4B、F1<F2<F3=F4C、F1<F2=F3<F4D、F1<F2=F4<F3例3(09兰州).将一块实心物体放入盛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时如图所示。

若将该物体分成大小不同的两块,仍然放在盛水的烧杯中则A.大块沉入杯底,小块飘在水面上B.大块、小块都沉入杯底C.大块、小块都飘在水面上D.大块、小块都悬浮在水中例4.如图所示,如图所示,一个铁球分别放在水中、盐水中和水银中,受到的浮力最大的是()A、在水中B、在盐水中C、在酒精中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例5.把一根密度计先后放入三种不同的液体中,静止时如图46所示,那么比重计在三种液体中受到的浮力[ ]A、甲最大B、乙最大C、丙最大D、甲、乙、丙一样大例6.图47中所示为一根表面涂蜡一端绕有适量铁丝的木棍竖直浮于水面的情况,若将其露出水面的部分切去,则剩下的部分一定会()A、下沉B、上浮C、悬浮在水中不动D、以上情况均有可能例7.有一支比重计,浮在水中时,所受的浮力为F1,浸入水中体积为V1;将它放在煤油中,所受的浮力为F2,浸入煤油中的体积为V2,那么F1与F2,V1与V2相比较 [ ]A、F1=F2,V1=V2B、F1=F2,V1<V2C、F1>F2,V1>V2D、F2>F2,V1=V2例8.一块冰浮于水面上,那么当冰熔化过程中,其水面将___(选填“升高”、“降低”、“不变”)变向练习:冰或冰块中含有木块、蜡块等密度小于水的物体,冰熔化后水的液面将______,冰中含有铁块、石块等密度大于水的物体,冰熔化后水的液面将______。

(选填同上)例13.有一块冰漂浮在一杯浓盐水中(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浓盐水密5甲乙度是1.1×103千克/米3)如果冰块全部熔解后,液面将[ ]A、不变B、上升C、下降D、无法判断例15.两个完全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分别放入两种密度不同的液体中,木块均漂浮,如图所示,甲图中的木块有1/5的体积露出液面,乙图中的木块有1/4的体积露出液面。

若将木块露出液面的部分切除后,求甲乙两木块再次露出液面部分的体积是( )A.甲较大B.乙较大C.一样大D.条件不足,无法判断二、有关浮力的计算:A.称重法:先用弹簧测力计称出物体在空气中的重力G,然后把物体浸入液体中,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F,则F浮=G-F。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