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库SHP格式方案(大比例尺)

无锡市基础空间数据SHP格式设计方案(大比例尺)1、综述1.1目的为无锡市规划局基础空间数据建库提供标准。

1.2适用范围1:500、1:1000、1:2000基础地形图数据1.3制定原则●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可以实现同SHP数据的高效互转;●保证按本方案生产的数据在转入数据库后可以实现标准图的输出;●操作方便。

1.4类型约定●●1.5引用标准《GB/T 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B/T 7929-1995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图式》(1996-05-01)《GB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数字化规范》(1998-08-01)《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1994-08-01)《GT地籍数据库标准》《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2、实体的划分数据在SDE的服务器里是按照点、线、面和注记划分的,每一个SDE图层(FEATURECLASS)只能存储上述的一种空间对象。

由于这种存储模型的限制,势必造成很多国标中的复杂地物被拆分到不同的SDE图层。

为了在编码中体现设计的合理性、对实体的物理存储进行统一的管理,特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在对空间实体做逻辑的划分。

2.1简单点●简单点实体只记录插入点的位置和相关属性,所有的简单点实体都必须以插入符号的形式采集。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采集单位在使用点符号的时候要保证简单点的符号要和本方案提供的符号描述一致,符号的插入点一致。

2.2简单无向线●简单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简单无向线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LINE对象。

●任何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不应靠得太近,最小距离0.2毫米。

●对于使用了拟合处理的实体要考虑输出时不变形。

●简单线符号采集的时候没有方向限制。

●采集的时候要按照国标的要求,需要断开的地方全部断开,完全保证图面的效果。

●仅在遇到地物要素时断开,如遇到注记、符号等均不应断开。

●特别计曲线首曲线仅在遇到道路、居民地、河流等断开外均保持连续。

2.3简单有向线●简单有向线需要作业单位针对每一种实体制作线符号,这里所指的线符号必须是采集系统提供的线符号库,不能用程序绘制。

●简单有向线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LINE对象。

●对于使用了拟合处理的实体要考虑输出时不变形。

●任何两条不相交的线段不应靠得太近,最小距离0.2毫米。

●简单有向线符号采集的时候有方向限制,符号化的方向是采集方向的左边。

●采集的时候要按照国标的要求,需要断开的地方全部断开,完全保证图面的效果。

●仅在遇到地物要素时断开,如遇到注记、符号等均不应断开。

2.4复合实体●复合实体由多条线(部分复合实体也包括点)构成的非面的实体。

●复合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LINE、IPOINT对象。

●复合实体在采集的时候只保证出图的效果,作业人员完全按照国标的要求绘制实体。

●如果构成复合实体的全部是实线,则所有构成复合实体的线采用统一的编码。

●如果复合实体是由实线、虚线构成,则根据这两种线形对实体的编码细化。

●如果复合实体是由点、线构成,则在上述两条的基础上对复合实体的编码根据实体的类型细化。

2.5面实体●面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L YGON对象。

●面状地物处理的总体原则保证在隐藏面层后不破坏原有的图面效果。

●本方案所要求构面的图层包括:面状居民地、面状水体、城市绿地植被以及市、区、镇界面。

●构成面的边线必须保证其连同性,如果和其他地物有共边的情况,共边的部分必须采用作业软件提供的捕捉功能采集从而保证共边的部分完全重合;如果和其他地物相交不产生交点。

●面状居民地(RESRGN)构面,只采集一次边线,保证构面的边线完全闭合。

●面状水体(HYDRGN)构面,要注意用户构面的面边线和水体边线的区别,面水体的边线必须闭合,而水体边线可以不闭合,具体根据野外测量的结果。

但是要注意面边线可能和水体边线有重合的部分必须保证完全一致。

●城市绿地植被(VEGRGN)构面和面状水体(HYDRGN)的处理原则相同,重点是要区分面状城市绿地植被的边线和地类界或其他地物的边线,同时要考虑重合部分的两次采集和公共边的完全相同。

同时,对于城市绿地植被内的填充符号都要以点的形式表现出来。

2.6注记●注记采用点的形式管理。

●注记的插入点为左下点。

●简单点状实体对应ARCOBJECT体系的IPOINT对象。

●横排注记可以是字符串,竖排注记必须采用单个字符。

2.7道路中心线1、道路中心线用来存储道路的信息,出图的时候不显示道路中心线。

2、道路中心线在采集的时候用路的边线平推1/2的路宽平行线表示。

3、道路中心线相交的时候要产生实交点,中心线在相交处连通。

4、名称一致的道路中心线在shp文件中必须保持连续3、分层设计3.1分层说明●本规程将根据国标图饰规范将地形要素分为十一个大类;●对于每一个大类再以GeoDataBase数据模型提供的实体类型(点、线、面)为地物要素聚类分层主要依据。

同时,每一大类设置一个注记层用于存放本大类的各种注记(对于主要类别每个小类提供一个注记层,次要的类别一个大类一个注记层)。

本中间格式所设计的所有的实体类型只包括点(IPOINT)、线(IPOL YLINE)、面(IPOL YGON)。

●下节中:P表示点(IPOINT)、L表示线(IPOL YLINE)、R表示面(IPOL YGON)。

3.2数据分层3.2.1测量控制点类3.2.2居民地类3.2.3工矿建筑类3.2.4交通类3.2.5管线类3.2.6水系类3.2.7境界类3.2.8地质地貌类3.2.9植被类3.2.10地图整饰类4、属性设计●总则1、本规程仅定义每层数据的扩展属性项,未包括系统缺省属性项。

2、每层数据的属性表均包含要素代码(Code)属性项。

要素代码为地图要素的分类代码,按本设计第四节内容赋值。

3、本规程仅包括从基础地形图上可取得的地物属性。

4、每个数据层均应补充国土代码和地类描述两个扩展属性项,其中国土代码是按《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标准编制的代码(下面简称国土代码),编码原则见该标准;地类描述指代码代表的地物的中文说明。

●类型说明与缩写对数据类型采用以下约定:数据类型标志符字符型 C整数型I数值型(二进制表示) F*说明:在本节中用于表示浮点类型数据长度的格式为:“小数点前位数”+“.”+“小数点后位数”4.1测量控制点*类型指控制点为天文点、三角点、导线点还是GPS点等。

*控制点描述为控制点的一些其他说明信息。

4.2控制点注记4.3控制点辅助线4.4居民地层名RESRGN4.5线状房屋附属设施层名RESAPL4.6点状房屋附属设施4.7单位名称标记点层名RESLBL4.8居民地注记层名RESANN4.9围墙层名RESW AL4.10垣栅4.11线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层名INDAPL4.12点状工矿建筑及附属设施层名INDAPP4.13工矿设施注记4.14学校4.15医院4.16加油站层名INDGAS4.17铁路层名TRARAIL4.18高速公路边线层名TRAFREE4.19城市道路边线4.20等级(外)公路边线层名TRAW AYS4.21其他道路边线层名TRAPA TH4.22内部道路边线4.23单线道路层名4.24高速公路中心线层名FREECNT4.25道路中心线4.26大车路中心线层名PATHCNT4.27铁路注记层名RAILANN4.28高速公路注记层名FREEANN4.29城市道路注记层名ROADANN4.30等级公路注记层名W AYSANN4.31等外道路注记层名PATHANN4.32内部道路注记层名PADSANN4.33车站层名STATION4.34桥梁层名BRIDGE4.35停车场层名PARK4.36线状交通附属设施层名TRAAPL4.37点状交通附属设施4.38交通类注记层名TRAANN4.39电力线层名PIPPLIN注:类别*指高压线和低压线4.40电力线注记层名PIPPANN4.41通信线4.42通信线注记层名PIPCANN4.43管道层名PIPTLIN注:类别*指架空、地面、地下等水、污、煤气、热力等。

4.44管道注记层名PIPTANN4.45点状管线信息层名PIPAPP4.46管线注记层名PIPANN4.47水体边线层名HYDLIN4.48沟渠4.49河流层名HYDRRGN4.50河流注记4.51湖泊4.52湖泊注记4.53鱼塘层名HYDPRGN4.54鱼塘注记4.55码头层名HYDDOCK4.56点状水体附属设施层名HYDAPP4.57线状水系附属设施层名HYDAPL4.58水体注记层名HYDANN4.59境界线层名BOULIN4.60地名标记点4.61地名注记4.62市界面4.63区界面层名BOUDRGN4.64镇界面层名BOUTRGN4.65计曲线4.66首曲线层名TERSLIN4.67高程点层名TERPNT4.68线状地貌和土质层名TEROTL4.69点状地貌和土质层名TEROTP4.70地貌与土质注记层名TERANN4.71面状城市绿地植被层名VEGRGN4.72线状植被层名VEGLIN4.73地类界层名VEGAPL4.74点状植被4.75植被注记层名VEGANN4.76内图廓层名INDEX4.77方格网层名GRID4.78图廓注记5、编码设计本规程采用六位数字码,其结构定义如下:代码设计采用6位数字,三段整型码,结构如下:X X X X +X +X要素编码+扩展码+类型码1、要素代码:执行国标(《GB/T14804-93 1:500 1:1000 1:2000 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规定,在国标中不满4位的,用0补齐。

2、扩展码对国标分类的细化,如果在对实体处理中没有细化的则以0表示。

3、类型码类型码根据上节对实体的逻辑划分编码如下:1………………简单点3………………简单无向线4………………简单有向线5………………复合线实体7………………面9………………注记国土代码设计祥见《GB/T 13923-92 国土基础信息数据分类与代码》(1993-07-01)5.1测量控制点类说明:符号红色部分表示插入点5.2居民地类5.3工矿建筑类5.4 交通类5.5管线类5.6水系类5.7境界类5.8地质地貌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