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4年1-6月我院细菌耐药分析报告

2014年1-6月我院细菌耐药分析报告

XXXXX医院
2014年1-6月细菌耐药情况分析与对策报告
检验、院感、药学三方联合通报
根据2014年1月1日~2014年6月30日微生物检测的住院及门诊病人标本,分离出细菌及药敏试验数据,经统计所得出该分析报告。

一.细菌的检出情况及药敏试验数据
2014上半年(1-6月)年收到细菌培养标本4913例,从细菌来源分布看,我院感染性疾病仍然以呼吸道感染为主。

1、1-6
备注:分泌物标本包括:试子、关节液、引流液、导管、部分未标明表白来源标本等。

2、1-6月各临床科室细菌培养送检情况
3、2014年1-6月我院细菌分布前10位:
二、送检样本检出细菌的耐药情况的分析:
细菌试验采用“梅里埃”药敏板或采用K-B法。

根据CLSI标准对临床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试验,对试验中涉及较多的20余种抗生素进行统计分析。

分离前五位细菌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率(%)
三、分析与建议:
1、微生物室:
在G-菌种我院大肠埃希菌ESBLs的检出率为67.1%,肺炎克雷伯菌ESBLs的检出率为29.6%,G+菌中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率为51.0%,非发酵菌中的鲍曼不动杆菌多耐药和泛耐药检出率为28.2 % 。

呼吸内科病区的主要致病菌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铜绿假单胞菌、鲍曼不动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ICU病区的主要致病菌排名前五位的细菌是: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
菌、嗜麦芽窄食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

2、院感科:
前半年我院共上报医院感染病例384例,其中做细菌培养的共计184例(其中有18例送检标本不合格)送检率为47.9%;前五位常见医院感染病原微生物名称及耐药率:大肠埃希菌(52.9%)、肺炎克雷伯菌(42.1%)、铜绿假单胞菌(12.5%)、肠球菌(13.3%)、鲍曼不动杆菌(66.7%)
前半年我院耐药菌感染病例181例,其中45例为医院感染病例、136例为院外带入;前五位常见耐药菌为: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的大肠埃希菌、鲍曼不动杆菌、肺炎克雷伯菌,耐甲氧西林的表皮葡萄球菌(MRSE)、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建议:各临床科室应加强《多重耐药菌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的学习,加强重点环节管理,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控制多重耐药菌的医院感染。

特别要加大对重症监护病房(ICU)、新生儿室、血液科病房、呼吸科病房、神经科病房等重点部门以及长期收治在ICU的患者,或接受过广谱抗菌药物治疗或抗菌药物治疗效果不佳的患者,留置各种管道以及合并慢性基础疾病的患者等重点人群的管理力度,加强医务人员手卫生管理,严格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落实各项防控措施。

加强与微生物室沟通,做到早发现,及时治疗,及时通知临床科室和上报控感科,以便采取预防控制措施,防止交叉感染和医院感染暴发。

3、药剂科:
建议:各临床科室应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的学习,加强与微生物室、临床药师沟通,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有效控制细菌耐药,减少抗菌药物压力(滥用)性耐药菌株产生。

应及时正确采集标本送检,并追踪结果,及早发现,并综合分析培养出的细菌是定植还是感染,及时针对性治疗。

根据细菌耐药监测结果,建议临床针对敏感性革兰氏阳性球菌,避免选择三代头孢类、大环内酯类作为经验用药,可根据感染的严重程度选用敏感性较高的一、二代头孢;针对敏感性革兰氏阴性杆菌,避免使用头霉素类、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

针对耐药性革兰氏阳性球菌,建议按药敏选用敏感药物;针对耐药性革兰氏阴性杆菌,可选择使用头霉素类、含酶抑制剂的复方制剂、碳青霉烯类、氨基糖苷类等;喹诺酮类对大肠埃希菌耐药率全国已大于60%,我院耐药率达71.3%,因此,针对大肠埃希菌应避免选择喹诺酮类。

检验科院感科药剂科
2014年7月15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