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沼气净化工艺设计

沼气净化工艺设计

沼气净化工艺设计
摘要:该文针对原生沼气中主要杂质CO2、H2S为酸性气体的原因,采用湿法—碱吸收技术,设计了沼气净化工艺。

所设计的沼气净化工艺流程简单、操作方便、设备投资少、能耗低、沼气净化纯度高及无二次污染等优点。

关键词:沼气工程沼气净化碱吸收工艺设计
原生沼气有效成分CH4含量为55%~65%,其余为CO2(30%~45%)及少量的O2、N2、H2S、氨气和N2等不可利用的杂质和有害气体。

研究表明,沼气经深度净化后可得甲烷含量达90%以上的高纯沼气。

这种高纯沼气可直接供用户作为清洁燃料,也可并入天然气网供远程用户使用,或作为燃气汽车的燃料。

我国目前的沼气应用仍局限于一家一户的小型化。

随着化石能源的消耗和替代能源的开发需求,以及新农村建设的能源集中供应模式选择,沼气工程大型化和沼气净化处理的工业化势在必行。

我们在前期沼气净化工艺参数研究的基础上,采用湿法—碱吸收技术,设计了沼气净化工艺。

一作为沼气工程建设的净化工艺设计方案。

1 设计依据和方案
1.1 生产规模和产品指标
本设计生产规模为日处理3000m3原生沼气(CH4含量按60%计),获得高纯沼气(CH4含量为90%以上)约1800m3,日工作时按10h计算,采用间歇式操作程序,实际产期时间按8h计算。

1.2 设计原理
沼气中氨气易溶于水,经水洗后可除去氨气。

CO2和H2S等酸性气体与石灰乳和NaOH等碱发生反应:
CO2(g)+Ca(OH)2(aq)→CaCO3(s)+H2O(l)
CO2(g)+2NaOH(aq)→Na2CO3(aq)+H2O(l)
H2S(g)+Ca(OH)2(aq)→CaS(s)+2H2O(l)
H2S(g)+2NaOH(aq)→Na2S(aq)+2H2O(l)
沼气中有效成分CH4不与碱反应而保留在气体中。

经上述碱吸收反应后,可是沼气中甲烷含量达到90%以上,从而达到净化沼气的作用。

1.3 沼气净化工艺路线
沼气净化工艺分为五个阶段。

(1)水洗工段。

该工段通过水洗除去原声沼气中的氨气、粉尘科里及部分H2S。

(2)一段石灰乳吸收。

该工段通过石灰乳中Ca(OH)2对原生沼气中的部分CO2和H2S吸收反应,达到初步净化。

(3)二段石灰乳吸收。

该工段使初步净化的沼气再次通过Ca(OH)2吸收反应,除去H2S和绝大部分CO2气体,使得沼气中CH4的纯度达到近85%~90%。

经此步净化后的沼气已经达到天然气燃气标准。

(4)NaOH溶液吸收。

该工段的目的是得到纯度更高的沼气,这种沼气经加压后,可作为燃气汽车的燃料。

(5)脱水干燥工段。

该工段把经净化的高纯沼气,通过筛板型冷凝塔冷凝除水蒸气而得到干燥的沼气产品。

工艺流程如下:
原生沼气水洗一段石灰乳吸收二段石灰乳吸收NaOH碱洗干燥高纯沼气。

进口气压力100kPa,温度298K。

气体经吸收塔的底部进入吸收塔,从顶部引出并就从下一吸收塔底部进入。

在净化设备的尾端安装一台1.5MPa的空气压缩机,净化沼气接压缩机进气口,以通过抽吸力促使沼气通过净化设备,压缩机出口接净化沼气储罐,再经管道输送到用户。

2 工艺参数设计与计算
2.1 水洗工段物料衡算和设备选型
消耗水量:按2.5kg/m3(沼气)计算,日处理3000m3原生沼气需7500kg,约合7.5m3/d。

水洗塔选型:水洗采用间歇式,水洗塔为一个。

按0.5h一个周期,塔盛水量为7.5/(8/0.5)=0.47m3。

塔内水位为塔的2/3处,水洗塔体积为0.71m3。

选圆柱形水洗塔,内径为0.5m,塔高为:0.71/(0.252×3.14)=3.6m。

进口气流量:3000m3/8h=375m3/h=0.104m3/s。

出口气流量:出口气流量按进口气流量的98%计算(损耗2%),为368m3/h=0.102m3/s,出口气总量为2940m3/d。

气体流动方式:气体从塔底部流入,顶部流出,后面各段吸收塔的气体流动方式均与此相同。

2.2 石灰乳吸收工段物料衡算与设备选型
石灰乳吸收采用两段喷淋逆流吸收方式,主要是吸收沼气中的CO2气体(H2S气体含量极少,计算中予以忽略)。

2.2.1 一段石灰乳吸收
进口气组成:CH4(61%)、CO2(37.5%)、N2(1.5%);出口气组成为CH4(80%)、CO2(18%)、N2(2%);混合气总量:2242 m3。

进口气CO2总量:2940×0.375=1103 m3;出口气CO2总量:404 m3,CO2吸收量:699m3;吸收率:63.4%。

石灰乳用量计算: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率按80%计算,吸收CO2体积为699m3,n(CO2)≈28213mol,根据反应式Ca(OH)2+CO2=CaCO3+H2O,需消耗CaO的摩尔数为n(CaO)=28213/0.8= 35266mol,合1975kg。

设备选型:石灰乳配制比例为生石灰:水=1:5(质量比),用水量为1975×5=9875kg,合9.875m3。

石灰乳总质量为11850kg,按密度1050kg·m3计算得石灰乳总体积为11.29m3。

设0.5h进行一个周期的操作,石灰乳占吸收塔体积2/3,吸收塔总体积为1.06m3,去内径为0.6m,塔高为1.06/(0.32×3.14)=3.75m。

喷淋接触时间设计为10s,喷淋流速为0.39dm3/s。

2.2.2 二段石灰乳吸收
进口气组成:CH4(80%)、CO2(18%)、N2(2%),混合气总量为2242m3;进口气CO2总量:404m3。

出口气组成:CH4(90%)、CO2(8.8%)、N2(2.2%);出口混合气总量:1993m3;出口气CO2总量:175m3;CO2吸收量:229m3,吸收率:56.7%。

石灰乳用量计算: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的反应率按80%计算,吸
收CO2体积为299m3,n(CO2)≈12326mol,需消耗CaO的摩尔数为n(CaO)=12326/0.8= 15407mol,合863kg。

石灰乳配制比例为生石灰:水=1∶5(质量比),用水量为863×5=4315kg,合4.315m3。

石灰乳总质量为5176kg,按密度1050kg·m3计算得石灰乳总体积为4.93m3。

设备选型:设石灰乳占吸收塔体积2/3,吸收塔总体积为4.93×3/2/16= 0.46m3,取内径为0.4m,塔高为0.46/(0.22×3.14)=3.66m。

喷淋接触时间设计为10s,喷淋流速为0.317dm3/s。

2.3 NaOH碱吸收工段物料衡算与设备选型
为进一步提高净化沼气的纯度,我们增加了NaOH碱吸收工段,出口气CH4含量可达95%以上。

进口混合气组成:CH4(90%)、CO2(8.8%)、N2(2.2%);混合气总量:1993m3;CO2总量:175m3。

出口高纯沼气组成:CH4(95%)、CO2(2.9%)、N2(2.1%);高纯沼气总量:1888m3;吸收CO2体积120m3,吸收率=68.7%。

NaOH溶液用量计算:反应率按90%计,NaOH溶液配比按NaOH:水=1:6计,吸收CO2摩尔数n(CO2)=4843mol,根据反应式2NaOH+CO2=Na2CO3+H2O,需消耗NaOH的摩尔数为n(NaOH)=9686mol,合426.2kg,用水量为2557kg,和2.557m3。

溶液总量2983.2kg,体积为(按水的密度计)2.983m3。

NaOH碱吸收塔设备选型:该吸收段吸收方式与水洗攻读相同,即气体冲击鼓泡搅拌吸收。

设NaOH溶液占吸收塔体积2/3,吸收塔总体积为 2.983×3/2/16)=0.28m3,取内径为0.4m,塔高为0.28/(0.22×3.14)=2.22m。

2.4 干燥塔设计
设计原理是冷凝法去除水蒸气,采用斜塔板冷凝器技术。

原理为:将净化后的高纯沼气从干燥塔底部通入塔内,高纯沼气与塔内的斜塔板接触,随着气体的不断上升,气体的温度逐渐降低,以至最后水蒸气经过凝结成为液体而与气体分离,从而达到干燥的目的。

为提高干燥效率和效果,设计塔径为0.5m,塔高为8~10m。

3 沼气净化工艺简图
沼气净化工艺简图如图1所示。

4 结语
本设计按照日处理3000m3原生沼气及最终净化沼气纯度达95%的规模,初步设计了三段净化(含NaOH碱吸收)工艺流程,以及及各步净化的物料衡算和设备选型等。

若要建设一个完整的相应规模的净化沼气能源工程项目,还需进行沼气池、储气柜、沼气输送及环保方案等方面的设计等工作。

参考文献
[1]宫徽,徐恒,左剑恶,等.沼气精制技术的发展与应用[J].可再生能源,2013,31(5):103-108.
[2]刘建辉,尹泉生,颜庭勇,等.生物沼气的应用与提纯[J].节能技术,2013,31(2): 180-183.
[3]韩芳.沼气净化技术及储存方式优化分析—以沼气工程为例[J].中国沼气,2012,30(2):50-53.
[4]宋灿辉,肖波,史晓燕,等.沼气净化技术现状[J].中国沼气,2007,25(4):23-27.。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