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膏板防开裂措施一、石膏板接缝开裂的主要原因1. 材料原因(1)骨架材料:骨架材料包括龙骨、吊杆和其他配件。
如果骨架材料质量达不到要求,将直接影响整个骨架牢固程度,是产生吊顶开裂和变形的重要原因。
例如龙骨和吊杆的刚度和直线度不够,就会产生内应力,内应力在释放的过程中石膏板必然会产生变形开裂。
(2)纸面石膏板:纸面石膏板是覆面材料,是靠高强自攻螺钉与轻钢龙骨紧密地固定在一起的,如果石膏板达不到质量要求,石膏板和龙骨之间就不能牢固地固定,当有外力作用时,石膏板接缝处会产生剪切力,导致板接缝开裂。
(3)嵌缝材料:嵌缝材料包括接缝带和嵌缝腻子。
接缝带要求具有良好的粘结性和强度。
嵌缝腻子不但要求具有很好的强度、粘结性,而且还要有一定的韧性和好的施工性能。
如果都达不到以上性能,不可避免地要产生裂缝。
(4)吊杆:吊杆本身弯曲,安装一段时间后,在板材的重力作用下,它逐渐被拉直,从而引起副龙骨和石膏板面层产生不均匀下沉,造成接缝处出现裂缝。
2. 施工原因(1)施工工艺不规范,不按设计要求施工不按操作规程施工,板与板接口处不按要求留缝,大面积施工铺板未错缝,紧固螺钉短小或布点稀疏,嵌缝腻子胶量不足或过软,平缝、阴角、阳角不按规定贴带或包角等。
都将会降低骨架整体的刚度和牢固度,产生内应力,引起变形甚至造成接缝开裂。
(2)龙骨布置不合理,没有严格按照图纸和国家有关规范进行施工,擅自改变设计参数,例如随意加大龙骨、吊杆的间距、缩小材料规格小;或在有障碍物体干涉的局面空间未做过桥支架设计或支架刚度不足等,都可能引起接缝处出现裂缝。
(3)没有做好半成品和成品保护措施;吊顶安装完毕后,随意上人,直接踩在龙骨架上,甚至踩在次龙骨上,产生振动,骨架变形发生挠度,造成接缝开裂。
3. 人为因素不言而喻是施工单位在追求最大利益的思想驱使下,擅自降低质量要求,在施工材料上做手脚,以小充大、以薄充厚、以假充真、以次充好。
表现最突出的是在龙骨、吊筋、吊件上偷工减料,这些材料相对面饰材料而言,都在隐蔽工程检验范围,其隐蔽性更强,造成质量隐患也就越大,发现问题以后不易整改;在必须制作过桥支架的地方不按设计要求施工,而是乱搭乱接在固定管网、设备支架、吊杆吊件上,日后设备正常运行时引起吊筋、龙骨震动,致使板面接缝开裂。
4. 保护措施不当(1)衔接工作不协调,混乱作业,相互干涉,后道工序不注意半成品与成品保护,野蛮施工(尤其是隐蔽工程),对已完工工程造成直接破坏。
(2)灯具开孔没有保护措施,引起的天花振动而出现板缝裂缝现象。
(3)整体工程竣工交付后,由于在日常维护修理饰面内部的隐蔽管线、设备时,不按操作规程作业,不对成品工程实施保护措施,造成龙骨变形或饰面受损,可能引起板缝开裂。
(4)板材放置或安装施工过程中,由于纸面石膏板较长时间或连续受潮浸湿,体积膨胀变形,安装后石膏板因自然干燥收缩,导致接缝处裂缝。
5. 环境的影响大多数工程在竣工交付使用时几乎找不到影响观瞻质量的裂缝,可是过不了多久,裂缝逐渐显露并扩展开来。
原因就是环境条件的变化造成的。
通常施工是在自然环境下进行的,一年四季中室内外的温度和湿度都不可能是一恒定值。
特别是在室内空调、暖气等负面效应的影响下,空气湿度降低,这种状况与当初的施工条件相比环境条件异变较大,纸面石膏板中原有的温湿平衡被破坏,板面干缩,出现裂缝。
二、石膏板吊顶板缝开裂预防及整改措施1. 材料选用措施(1)选用轻钢龙骨骨架材料时严格根据设计要求和国家标准轻钢,选用木材做龙骨时注意含水率不超标,龙骨的规格型号应严格筛选,不宜过小。
(2)纸面石膏板质量要过关,纸面石膏板有普通型、防水型、防火型、高强度性等多种,设计可根据不同使用要求,不同地区和施工季节选择。
现在装饰市场中的纸面石膏板质量良莜不齐,使用使应选用大厂家生产的质量较好的石膏板,强度高,韧性好,发泡均匀,边部成型饱满,从材料上解决裂缝问题。
2. 技术措施(1)确保吊顶骨架始终处于合理的受力状态:基本原则吊顶骨架应按建筑物矩形短边长的1/200双向起拱。
但这只是一个基本原则,各个项目情况不同,如吊杆的粗细不同,材料不同,吊杆的间距不同,石膏板的厚度、层数不同。
这些都将影响骨架受力后挠度的变化值。
因此,在确保1/200的前提下,根据各种影响挠度的因素,适当增加起拱量。
总之,要始终使骨架处于微微起拱状态,即骨架在荷载作用下具有最终挠度,仍使骨架处于起拱状态。
(2)全面释放安装过程中的内力:首先,在龙骨的采购中,一定要购买符合国家质量标准的龙骨,并经现场测试,确保龙骨的钢度。
在安装过程中,检查第一根龙骨的垂直度。
在荷载比较集中,吊杆间距较大的部位,要对主龙骨进行加固,风口下实行二级吊处理,吊杆长度过长的要对吊杆加设风撑或采用钢度较好的角钢作为吊杆,以确保吊顶骨架的整体钢度,不给石膏板安装留下隐患。
其次,要确保自攻螺丝间距≤200mm且呈均匀分布。
确保自攻螺丝距板边间距为10-15mm,离切割过的板边间距为15-20mm,且深度为1-2mm。
再次,龙骨支座间距的跨距按DIN标准40D布置(D为石膏板厚度)即12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500mm,9.5mm厚的石膏板支座间距为≤400mm。
(3)叠级吊顶防开裂示意图工序:测量放线→固定吊杆→安装边龙骨→安装主龙骨→安装次龙骨、撑挡龙骨→安装面板→安装压条、收口条重点说明:1.第一层石膏板,转角处石膏板裁成L 形固定,再外贴0.8mm 镀锌铁皮。
龙骨基架造型内200mm 处增加横撑龙骨,以用来固定L 型石膏板。
2.第一层石膏板与第二层石膏板之间需错缝铺贴,夹层内满涂白胶。
3.副龙骨间距300mm,造型边框四角需增加斜撑龙骨。
注:针对仁恒地下室会所项目,考虑受潮变形的因素,取消上图过程二中的九厘板。
(4)吊顶转角采用整块石膏板“L”形固定为了防止吊顶转角开裂,吊顶转角处一定要用整块与轻钢龙骨相应宽度的石膏板以“L”形固定,能错开受力点,可有效避免因吊顶重力导致的石膏板接缝开裂,并使吊顶结构牢固。
3. 施工工艺措施(1)吊杆安装。
吊杆须采用冷拔钢筋或圆盘钢筋,当采用圆盘钢筋作吊杆时,使用前一定要求是合格的新钢筋且得冷拉或经调直机调直后方可使用。
吊杆长度超过1500㎜时,应设置反支撑。
吊杆的间距控制在1200mm以内。
在施工中尽可能作到吊筋之间固定点间距相等,吊筋都应尽可能与重力方向在同一轴线上,(斜拉支撑除外)。
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保证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破坏。
如果遇到风管及其他管道而不能布置吊杆时,应在其管道下部布置L50×50×5角铁增强补救。
角铁的间距应相应加密,控制在800mm以内。
吊杆焊接在角铁上。
管道两侧用L30×30角铁作吊杆与天棚底锚固。
(2)安装龙骨架。
①装龙骨的间距必须控制在1000mm以内,吊杆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大于300㎜,当大于300㎜时,应增加吊杆。
大面积吊顶主龙骨每间距10m左右,采用两支φ10左右不同方向斜向拉力筋,以调整主龙骨横向不均匀受力,副龙骨的水平搭接必须牢固,检查时用手托顶不松动。
副龙骨的搭接间隙不得大于2mm。
②施工时必须严格按图和规范施工,不得随意加大龙骨、吊筋的间距。
安装好的骨架一定要处于无应力状态(自重影响除外),要求轻钢龙骨连接件不松动,调节丝杆松紧程度一致,无虚吊、虚挂现象,整体龙骨框架规整水平。
③龙骨必须按规定起拱,同时避免吊点受力不均现象。
覆面龙骨底边必须处于同一平面,决不能用底面挠曲的材料。
需要接长龙骨时,插接部位不能安排在一条直线位置上,要合理错位。
遇到土建“三缝”处,主副龙骨应全部断开,两部分自成系统,随“三缝”处留缝,留缝处用其它材料装饰。
施工完后,必须进行中间验收,对查出的问题认真落实并整改后才能进行安装纸面石膏板的工序。
④在有障碍物体的地方,如大型通风管道、吸顶空调、配电设备等处,由于管道设备体积大、跨度大,吊筋在此处无处固定,故必须设计钢结构过桥支架,使吊筋间距合理分布,同时要求施工中的所有天棚吊顶的吊筋框架、龙骨面板均不得与住管道设备之法兰、吊筋、支架等相连接处必须留有空间,以防共振干扰。
(3)安装纸面石膏板。
①板接口处需装横撑龙骨,不允许接口处板“悬空”。
墙面尽可能选择板长与房间高度相同的规格。
如不能避免横向接缝,应错位设缝,隔墙的板横向接缝位置应错开,不能落在同一根龙骨上。
吊顶横向接缝同样不能在同一直线上。
②铺设方向,纸面石膏板的强度性能与变形是依方向而定的,板纵向的各项性能要比横向优越,因此吊顶时不允许将石膏板的纵向与覆面龙骨平行,应与龙骨垂直,这是防止变形和接缝开裂的重要措施。
③纸面石膏板必须在无应力状态下进行安装,要防止强行就位。
安装吊顶板时用木支撑临时支撑,并使板与骨架压紧,待螺钉固定完才可撤销支撑。
安装固定板时,从板中间向四边固定,不得多点同时作业。
固定完一张后,再顺序安装固定另一张。
板与轻钢龙骨的连接采用高强自攻螺钉固定,不能先钻孔后固定,要采用自攻枪垂直地一次打入紧固,螺钉头表面埋入石膏板纸面约0.5mm。
④安装双面石膏板时,基层板拼缝位置必须设置在副龙骨的正中,面层板与基层板的接缝应错开,并不得在一根龙骨上接缝。
⑤自攻螺钉固定。
自攻螺钉与板边的距离不得小于10㎜,也不宜大于17㎜,板中间螺钉的间距宜取150-170㎜.应选用有快慢功能的电钻来安装自攻螺丝。
用电钻安装螺钉时,当螺帽接近板面时改用螺丝刀拧紧,以防止因不能准却控制电钻而导致石膏板纸面受破坏或螺钉帽嵌入板内太深,螺钉帽以略埋入板面,并不使纸面破损为宜。
相邻两张石膏板固定时,螺钉不宜对接,,应错开5㎝的距离,以防止使用电钻时,引起已固定好的螺钉产生振动,使其与石膏板间松动。
4. 填缝腻子的工艺处理措施(1)基层板的裁口搭接边沿应倒边。
倒边的要求:板面3mm成30度角。
基层板与基层板之间应留5-8mm缝隙。
留出的缝隙及倒斜角位置主要用来填充足够的细缝腻子,使整个天花基层连成一体。
避免由于基层板之间留有缝隙,当稍有收缩或震动时引起裂纹。
(2)嵌缝要尽量晚一些,尽量让其干透后,再贴贴缝带。
最好是等板全部上完后再过24小时,这样系统的内应力已得到了很大的消化,对嵌缝体的强化过程所施加的变形力就会小些。
(3)由于浆状的填充板缝的腻子干硬时体积会收缩。
为避免填充后的腻子干硬收缩而引起拼缝有暗裂。
要求填充腻子施工时必须分两次进行。
进行第一次填缝时应用力将腻子压进拼缝里面并且压实,保证其粘贴牢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