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工厂建设的总体目标
每个企业所处的竞争环境、内部资源能力、产品、工艺的不同,数字化工厂的设计目标、重点不尽相同。
对于制造企业来说,数字化工厂设计的一般目标如下:
将现代管理理论精益生产、敏捷制造、网络化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理论与最新信息技术、自动化技术、网络通信、信息物理系统、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深度融合。
通过一系列工业软件,构建由智能设计、智能产品、智能经营、智能生产、智能服务、智能决策组成的智能工厂。
在信息物理系统(CPS)支持下,实现客户需求、产品设计、工艺设计、物料采购、生产制造、进出厂物流、生产物流、售后服务整个价值链上的横向集成,企业内部的设备与控制层、制造执行层、经营管理层、经营决策层的纵向集成。
以及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从研发、工艺、设计,制造、包括运维、服务等等这些链条里面这个端到端之间形成互联互通跟数据的连续传递,即端到端的集成。
最大限度地缩短产品研发设计周期、采购和生产周期,构建柔性、高效、低成本、高质量的制造运营体系。
提高产品的创新能力、个性化设计制造能力、供应链管控能力、生产制造能力、服务能力等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竞争能力。
从而实现:
工厂管理数字化
有了信息化的支撑,各层面的管理工作都将有巨大的变化。
通过建设企业内部的各个业务系统管理系统,让它们最大限度地发挥效率。
通过完善企业内外部的联系,不断调整自己适应外部需求的能力。
从企业管理入手将经验性的管理向规范化管理转变,无论是车间内部管理、专业条线管理还是财务管理、行政等管理都将实现数字化提升。
生产过程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集成系统的开发建设,无论是生产计划及落实过程、物资消耗过程、质量控制过程还是设备管理和保障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将通过计算机流程来实现。
在实现过程中首先经过的是业务流程的梳理,将梳理流畅的流程用计算机程序来实现,使一个提高效率的过程又是一个规范操作的过程
决策支持数字化
随着信息化系统的建立,数据分析应用的开展,最终这些生成的数据和指标是提供给领导做企业发展决策的依据。
包括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的主要指标,同时提供这些指标的历史数据,并提供了多种分析工具可以方便的进行数据的对比分析功能。
因此为领导提供决策支持的平台是信息化发展的一个重要作用。
实现决策支持数字化,就是在领导层面建立起一个经营决策系统。
数字化工厂建设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