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意见》(国办发〔X〕95号)和《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X政办〔X〕137号)精神,加快推进我市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目标
到X年,全市食用农产品、食品、药品、农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等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基本建成。
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基本形成,初步实现有关部门、地区和企业追溯信息互通共享;追溯体系建设的规划标准体系得到完善,相关法规制度进一步健全;重要产品生产经营企业追溯意识显著增强,采用信息技术建设追溯体系的主动性、自觉性明显提高;社会公众对追溯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逐步提升,追溯体系建设市场环境进一步改善。
二、基本原则
政府引导,市场主导。
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形成“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的建设运行模式。
统筹规划,属地管理。
坚持追溯体系建设与区域发展规划相结合,加强指导协调,统筹调动资源,层层落实责任,形成市、县政府联动的组织保障机制。
部门联动,互通共享。
建立完善追溯体系建设联动机制。
强化政府部门之间、部门与企业之间、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协作配合和资源共享,形成追溯体系建设合力。
示范带动,稳步推进。
选择管理基础好、带动能力强的企业作为追溯体系建设骨干,培育重要产品追溯示范基地,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逐步深入推动追溯体系建设。
三、主要任务
(一)食用农产品追溯体系建设。
建立食用农产品质量安全全程追溯协作机制,以责任主体和流向管理为核心、以追溯码为载体,以农业投入品、水果等有条件的农产品为重点,推动追溯管理与市场准入相衔接,实现食用农产品“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追溯管理。
加快农产品质量追溯管理信息平台建设,引导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参与追溯管理信息平台运行。
(市农业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商务局、市质监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中央和我省财政资金支持开展肉类、蔬菜等产品追溯体系建设的县区,要按照部署要求,进一步加大建设推进力度,确保按时保质完成,大力创新建设管理模式,加快建立保障追溯体系高效运行的长效机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追溯体系建设经验。
(市商务局牵头,市农业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畜牧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食品追溯体系建设。
以婴幼儿配方食品、肉制品、乳制品、食用植物油、白酒等食品为重点,督促和指导生产企业依法建立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切实落实质量安全主体责任。
推动追溯链条向食品原
料供应环节延伸,实行全产业链可追溯管理。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农业局、市畜牧局、市商务局、市质监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药品和医疗器械追溯体系建设。
以推进药品全品种、全过程追溯与监管为主要内容,建设完善药品追溯体系。
实现药品制剂类品种可追溯,逐步推广到原料药(材)、饮片等类别药品。
做好经营环节电子监管全覆盖工作,形成全品种、全过程完整追溯与监管链条。
鼓励企业采用普遍适用的产品标识方式和信息追溯方法,以植入性等高风险医疗器械为重点推进追溯体系建设。
(市食品药品监管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商务局、市卫生计生委、市质监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主要农业生产资料追溯体系建设。
以农药、兽药、饲料、肥料、种子等主要农业生产资料登记、生产、经营、使用环节全程追溯监管为主要内容,建立农业生产资料电子追溯码标识制度,实现主要农业生产资料全程追溯管理。
(市农业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供销社按职能分工负责)(五)特种设备追溯体系建设。
以电梯、气瓶等产品为重点,严格落实特种设备安全技术档案管理制度,推动企业对电梯产品的制造、安装、维护保养、检验以及气瓶产品的制造、充装、检验等过程信息进行记录,建立特种设备安全管理追溯体系。
(市质监局牵头,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工商局、市安全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六)危险品追溯体系建设。
以民用爆炸物品、烟花爆竹、易制爆危险化学品、剧毒化学品等产品为重点,开展生产、经营、储存、运输、使用和销毁全过程信息化追溯体系建设。
(市安全监管局、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质监局按职能分工负责)(七)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建设。
充分利用物联网技术,建设汽车维修配件追溯体系,保证配件供应渠道公开、透明,实现汽车维修配件可追溯、可追踪,消费者合法权益受损害时可追偿、可追责。
(市交通运输局牵头,市发展改革委、市公安局、市环保局、市商务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四、保障措施
(一)建立工作机制。
完善工作运行体系,细化明确生产经营者责任和义务,研究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办法,建立健全对追溯产品的随机抽查与监管制度。
(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工商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市政府法制办按职能分工负责)
制定追溯数据管理办法,规范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利用、开放等行为。
(市商务局牵头,市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二)完善标准规范。
以实现追溯信息互联互通、产品全过程通查通识为目标,科学规划六大类重要产品追溯标准体系,完善建设规范,确保不同层级、不同类别的标准间相互协调。
(市质监局、市商
务局牵头,市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卫生计生委、市安全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三)实现互联互通。
建立追溯数据统一共享交换机制,推进各类追溯信息互通共享。
鼓励生产经营企业、协会和第三方平台接入行业或地区追溯管理信息平台。
开通统一的公共服务窗口,向社会提供追溯信息一站式查询服务。
(市商务局牵头,市网信办、市发展改革委、市工业和信息化委、市公安局、市农业局、市质监局、市安全监管局、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按职能分工负责)
五、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将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作为一项重要的民生工程和公益性事业,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研究制定具体实施方案,落实部门工作责任,细化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重要产品目录,明确追溯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任务、时间进度和推进措施。
要按照职责分工,加强协调,密切配合,共同推进。
要注重追溯建设成果应用,构建大数据监管模型,加强质量安全综合治理,严防重要产品发生区域性、系统性安全风险。
(二)强化督促指导。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督促指导本地区、本行业领域生产经营企业切实履行主体责任,建立健全追溯管理制度和体系。
鼓励企业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采集、留存信息,建立信息化追溯体系。
积极推进追溯服务产业发展,支持社会力量和资本
投入追溯体系建设,支持有条件的行业协会为会员企业建设追溯体系提供专业化服务。
(三)完善管理制度。
进一步完善追溯管理制度,科学制定食用农畜产品、食品、药品和医疗器械、农牧业生产资料、特种设备、危险品、稀土产品等七大类重要产品追溯标准,建立标准规范。
针对不同产品生产、存储、运输、流通、使用特性,制订相应建设规范,采用简便适用的追溯方式。
同时,要加强对数据采集、传输、存储、交换、利用、开放制度的规范管理。
(四)加强政策引导。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有条件的地区应加大资金支持,加快推进追溯体系建设,推动建立多元化的投资建设机制,带动社会资本投入。
鼓励金融机构加强和改进金融服务,为开展追溯体系建设的企业提供信贷支持和产品责任保险。
搭建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建立健全差异化、精细化融资对接协调机制,为追溯体系建设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五)建立联动机制。
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工作涉及到多个部门,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明确追溯体系建设目标、工作任务,进一步加强沟通协调共同把各自领域的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任务落实到位。
(六)加大宣传力度。
各县(市、区)、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采取各种宣传方式,广泛宣传追溯理念,推动形成关心追溯、支持追溯的市场环境。
大力宣传重要产品追溯体系建设成果,提高追
溯产品知名度,鼓励消费者采购可追溯产品、主动索证索票,引导消费者理性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