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14半导体器件-光电器件-光吸收与光辐射2学时
14半导体器件-光电器件-光吸收与光辐射2学时
半导体光电器件
半导体的光吸烈的吸收光能,具有数量级为105cm-1的 吸收系数。材料吸收辐射能导致电子从低能级跃迁到较高的能 级。对于半导体材料,自由电子和束缚电子的吸收都是很重要。
I I0e x
大量的实验表明,价带电子跃迁是半导体研究中最重要的吸 收过程。当一定波长的光照射半导体材料时,电子吸收足够的 能量,从价带跃迁导带。电子从低能带跃迁到高能带的吸收, 相当于原子中的电子从能量较低的能级跃迁到能量较高能级的 吸收。其区别在于:原子中的能级是不连续的,两能级间的能 量差是定值,因而电子的跃迁只能吸收一定能量的光子,出现 的是吸收线;而在晶体中,与原子能级相当的是一个由很多能 级组成,实际上是准连续的能带,因而光吸收也就表现为连续 的吸收带。
级组成。如果电子和空穴都以各向同性的有效质量m*n和 mp*来表示,激子的束缚能为:
Eenx
8
q4
02
2 r
h2n2
mr*
mr* m*pmn* /(m*p mn* )
n=1时,是激子的基态能级;n=时,激子能量为零,相
当于导带底能级,表示电子和空穴完全脱离相互束缚,电
子进入导带,空穴仍留在价带。
(h ) A(h Eg )1/2 hν Eg
0
hν Eg
A→B:直接跃,k值不变的跃迁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
实验上发现,当间接带隙半导体受到大于 禁带宽度的光子照射时,开始发生吸收。 从能带上可以看出,如果发生的是直接跃 迁,其能量都远大于禁带宽度Eg。由此看 出对于间接带隙半导体,直接跃迁与吸收 能量情况发生了矛盾。而光吸收过程中, 电子的跃迁仍然需要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 守恒。此时如果电子从价带等跃迁到导带 底,其动量已经不在同一个值,不满足直 接跃迁条件,这样的跃迁为间接跃迁。而 要想满足间接跃迁的能量和动量守恒,在 光吸收的过程中,需要声子的参与。
激子在晶体中产生后,并不停留在该处,可以在整个晶体中运动; 但由于激子作为一个整体是电中性的,因此不形成电流。
激子可以分为万尼尔(Wannier)激子和弗伦克尔(Frenkel)激 子,前者电子和空穴分布在较大的空间范围,库仑束缚较弱,电子 “感受”到的是平均晶格势与空穴的库仑静电势,这种激子主要是半 导体中;后者电子和空穴束缚在体元胞范围内,库仑作用较强,这种 激子主要是在绝缘体中。
半导体光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
在某些p型材料中还能观察到另外一种自由载流子吸收。价带
之间的载流子吸收。这种吸收与半导体材料的价带结构相关。
如Ge的价带是由三个独立的能带组成。每个波失k有三个状
0 (nm)
1240 Eg (eV
)
材料名称 Eg(eV) 0 (nm)
Si
ZnO
1.12
3.36
1107 376(3.30eV)
GaAs 1.43 867
GaN 3.44 360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
❖
k ' k 光子动量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
直接带隙半导体在发生本征跃迁时 是直接跃迁过程。对于直接跃迁, 如果对于任何k值的跃迁都是允许的, 吸收系数与能量之间有如下关系:
❖ 光电导效应,连续吸收谱。
❖ 低温时发现,某些晶体在小于禁带的能量就出现 一系列吸收线;并且对应这些吸收线并不伴有光 电导。可见这种吸收并不引起价带电子直接激发 到导带,而是形成所谓的“激子吸收”。
半导体光吸收-激子
理论和实验都表明,如果光子能量小于Eg,价带电子受激发后虽然 跃出了价带,但还不足以进入导带而成为自由电子,仍然受到空穴的 库伦场作用。受激电子和空穴互相束缚而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新的系 统,这种系统称为激子,这样的光吸收称为激子吸收。
间接跃迁、二级过程; hv0 EP 电子能量差E
电子跃迁前后k值发 生变化。
k'k q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
弗朗兹-克尔德什(franz-keldysh)效应(强电场效应): 在强电场作用下,本征吸收的长波限向长波方向移动,意 味着光子能量比禁带小的能量也能被吸收,这是光子诱导 的隧道效应引起的。
半导体材料 ZnO GaN ZnSe 激子束缚能 60meV 25meV 22meV
半导体光吸收-自由载流子吸收
对于一般半导体材料,当入射光子的频率不够高,不足以 引起电子从带到带的跃迁或形成激子时,仍然存在着吸收, 而且其强度随波长增大而增加。这种吸收是自由载流子在同 一带内的跃迁引起的,称为自由载流子吸收,也称带内吸收。 自由载流子吸收中,电子从低能态到较高能态的跃迁是在同 一能带内发生的,这种跃迁同样必须满足能量守恒和动量守 恒关系。自由载流子吸收的能量较低,往往为红外吸收。
半导体光吸收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
hv hv0 Eg
在绝对零度时,半导体的价带完全被电子占
满,不可能发生带内的电子激发。但是当有
一定能量的光子照射半导体材料时,价带的
电子有可能吸收光子能量从价带跃迁到导带,
而在价带中留下一个空位,形成电子-空穴对。
这种电子从价带跃迁到导带形成的吸收过程
为本征吸收。显然,要发生本征吸收,光子
激子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消失:一种是通过热激发或其它能量的激发 使激子分离成为自由电子或空穴;另一种是激子中电子和空穴通过复 合,使激子消失而同时放出能量(发射光子或同时发射光子和声子。)
半导体光吸收-激子消失
激子中电子和空穴之间的作用类似氢原子中电子与质子之
间的相互作用。激子的能态也与氢原子相似,由一系列能
能量必须等于或大于禁带宽度Eg。Eg是发生 本征吸收的最低能量限制。对于本征半导体
材料,对应的本征吸收谱在低频方向必然存
在一个低频限制0,当频率小于0,或波长 大于相应的波长L0,称为半导体的本征吸收 限,吸收系数迅速降。
hv0
Eg
hc
0
0 (nm)
1240 Eg (eV
)
hc
hv0 Eg 0
伯斯坦(Burstein)移动(重掺杂效应): 对于费米能级进入到能带中的重掺杂半导体,如n型重掺杂 半导体。在低温时,费米能级以下的能级均被电子填充, 因此导带的电子吸收光子只能跃迁到高于费米能级以上的 能级上。则吸收限频率增加,波长向短波方向移动,发生 蓝移(短波长,高能量)。
半导体光吸收-本征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