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路基本知识
电压的参考方向
电压方向—由高电位端指向低电位端(即电压实际方向)。。 电压参考方向—任选一方向位为电压正方向。
例:
U
a
b
+U -
a
b
a Uab b Uab = -Uba
日常生产、生活中接触的电压:10KV高压进线、380v动 力电源、220v照明及办公设备电源、小于等于24v起重
机手柄电压、手机充电器5v等等。
3、电 阻
教材中对电阻的解释:电荷在导体内 移动时,导体会阻碍电荷移动,其阻碍电 荷移动的能力称为电阻。 较简单的概述: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 做电阻。
电阻用R表示,单位:欧姆,符号是Ω。
常用单位:千欧(KΩ)、兆欧(MΩ) 1KΩ=103Ω 1MΩ=103 KΩ 常见的电阻在电路中的符号:
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哪些?
功率为1KW的用电器在1h内所 做的功,就是1KW·h。
W=Pt =1KW×1h =1KW·h =1000W×3600s =3.6×106J
即1KW·h=3.6×106J
节能的途径:
从公式W=Pt中你想到了节能的办法吗?
一是可以在不改变用电时间的情况下,尽可能 的减小用电器的功率:
另外也可以在不减小用电器功率的情况下,减 少用电时间。
路中某一截面的净电荷量。
电流的符号与单位 电路中用 I 或 i 表示电流
电流的单位是安培(A) 1安培(A)=103毫安(mA)=106微安(μA)
=10-3千安(KA)
安全电流
安全电流为10mA: 最小电流值称为感知电流,交流为1mA,直流为5mA : 人触电后能自己摆脱的最大电流称为摆脱电流,交流 为10mA,直流为50mA: 50mA以上即有生命危险
也可以同时减小用电器的功率和用电时间
三、 欧姆定律
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 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数学表达式
I=
U R
U= IR
R=
U I
串联
电源、用电器、开关等元件 按照一定的顺序首尾相连。 特点:电路中只有一条电流路径;电路某处出现 问题,影响整个电路。
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术语名称: 支路(branch):电路中的每一个分
提供信息 话筒
放 扬声器
大
器
直流电源:
负载
提供能源
直流电源
电源或信号源的电压或电流称为激励,它推动电路 工作;由激励所产生的电压和电流称为响应。
二、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1、电 流 2、电 压 3、电 阻 4、电 位 5、电动势 6、功 率
1、 电 流
电流的概念 电路中电荷流动量的度量,它表示单位时间流过电
8~10mA 手摆脱电极已感到困难,有剧痛感(手指关节) 20~25mA 手迅速麻痹,不能自动摆脱电极,呼吸困难. 50~80mA 呼吸困难,心房开始震颤. 90~100mA 呼吸麻痹,三秒钟后心脏开始麻痹,停止跳动. (打火机电打火:释放5毫安左右;)
电流的参考方向
电流方向—正电荷运动的方向(即电流的实际方向)。
检查电路故 障
工作元器件两端等电位——短 路(或断电)
电功率
电功率:电路元件消耗电能快慢的度量,它表示单位时 间内电路元件消耗的电场能量。
电功率的符号与单位 电路中用 P 或 p 表示电功率
功率的单位为瓦特(W)
电功率
公式: W=UIt 电功 单位: J KW·h(度)
测量仪表:电能表(电度表)
电流参考方向—任意设定一方向为电流正方向。
例:
I
I
a
ba
b
正值
负值
= - Iab
Iba
2、电 压
电压的概念 电路中电场强弱的是度量,它表示单位正电荷从
电路中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电场所作的功,即在移动 过程中单位正电荷所失去的电位能。
电压的符号与单位 电路中用 U 或 u 表示电压 电压的单位是伏特(V) 1伏特(V)=103毫伏(mV)=106微伏(μV) =10-3千伏(KV)
参考点原则上可以任意选取,但实用中常选大地 ( )或 机壳( 或 )为参考点。
在电子线路中,常不把电源画出,而习惯用电位标出。
等电位
两点之间电压为零,则该两点为等电位。 若两等电位点之间用导线联结,此导线中不会有电流通过。
高压带电作业——使人体与高压电线等电位,则 电流为零。
应用
短线上两点电位不等——断路
变压器
变压器
(2)实现信号的传递与处理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话筒 放 扬声器 大 器
2 电路的组成部分
电源: 提供 电能的装置
发电机
升压 变压器
输电线
负载: 取用 电能的装置
降压 变压器
电灯 电动机
电炉
...
中间环节:传递、分 配和控制电能的作用
2.电路的组成部分
信号处理:
放大、调谐、检波等
信号源:
并联
用电器、开关等元件并列相连,连在电路中。
干路:所有电流流经的电路。 支路:部分电流流经的电路。 特点:电路中有多条电流路径;各支路互不影响。 干路开关的作用:控制整个电路。 支路开关的作用:控制本支路。
2.串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I1 R1
I2 R2
U1
U2
I
U
(1)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是相等的; I=I1=I2=…=In
a长度:导体越长电阻越大
b横截面积:导体截面越大电阻越小
c材料:每种导体都有它的电阻率.其数值 越大电阻越大
(按照金属电阻率从小到大排列:银、铜、金、铝。。。 )
d温度:金属导体随温度升高而变大
4.电位
电位
电路中某一点到参考点(零电位点或接地点)的电压。 ➢某点电位为正,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高; ➢某点电位为负,说明该点电位比参考点低。
电工基础理论培训 资料
第一节 电路的基本知识
一、电路的作用与组成 二、电路中的主要物理量 三、欧姆定律、串联和并联
四、基尔霍夫定律
一 电路的作用与组成部分
电路是电流的通路,是为了某种需要由电工设备 或电路元件按一定方式组合而成。
1. 电路的作用 (1) 实现电能的传输、分配与转换
发电机
升压 输电线 降压
(2)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的 电压之和。
U=U1+U2+…+Un
3.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规律: I1 R1
I I2 R2
U (1)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 和;
I=I1+I2+…+In (2)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电压相等。
U=U1=U2=…=Un
四、 基尔霍夫定律
基尔霍夫定律是电路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是用来描述电 路中各部分电压或各部分电流间的关系定律,定律包括基尔 霍夫电流(KCL)和基尔霍夫电压(KVL)两个定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