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莫娣观后感1000字范文
加拿大电影《莫娣》是由艾斯林·沃尔什在2017年执导,莎莉·霍金斯主演的爱情电影。
适合一切日子观看,当然更适合情人节。
《莫娣》是一个因为严重关节炎而不能正常行走甚至生活的女人。
她给一个在孤儿院长大性格孤僻的渔夫当女佣。
两个人在现实世界里都不合群,都不被大多数人喜欢,像两只落了单的袜子,但恰恰是这么两个人以色彩为媒相爱了,结了婚。
莫娣成了一位儿童画画家,吸引众多人甚至总统来购买她的画,用美和创造活出了生命的价值。
我们先来说画。
很多人喜欢画画也喜欢收藏画作,但世界上最珍贵的其实是自己画的画。
如同一个人的阅读史就是他的精神成长史一样,我们如何看世界就如何画。
我曾经在2012年到北京拜访老舍先生的长子舒乙。
那年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精神很矍铄。
在他的客厅里挂着几幅画,尺寸都不小,色彩很艳丽。
其中一副画蓝色的海,浪花像火苗一样翻腾、燃烧,海鸥在用力飞翔。
这幅画色彩浓烈,有旺盛的生命力。
不仅画的内容,连观赏后的心情都激情澎湃。
我请教舒乙先生这是谁的作品,他说是自己画的。
他并没有受过
正规的训练,只是想到什么就画什么,这个说法和影片中莫娣说的一致:只要想画,随时都能画出来,浮生都框在一幅画里。
浮生都框在一幅画里,还兼有宿命的成分。
莫娣是残疾人,她的亲人要么离世,要么嫌弃她。
渔夫虽然没什么好脾气,可是他默许她在自己的木头房子墙上、楼梯上、玻璃上画画,只要不把自己外出的衣服弄上颜料就可以。
这个默许对莫娣太重要了,最终成全了她。
从此她获得了进入色彩世界的权力。
运用上苍弥补给她的赏赐,挥舞着画笔,用温柔的心把她眼中的世界万物都描绘出来。
而她笔下的世界春华秋实鲜艳热烈,没有嘈杂芜乱,只有干净与美。
莫娣收到上至总统下到平民的订单,获得巨大的成功。
谁能想到,莫娣这个画家最终是被一个粗鲁的渔夫挖掘出来的。
这让人想到潘素、潘玉良、萧红有时候成全艺术家的人不一定是那个最了解艺术的人,只要能往后退退,让出空间和时间,就有可能解放艺术家的头脑、眼睛、手这就是世界上最好的成全,这就是世间最好的爱,这就是浮生最好的画框。
有了画框,木板里的颜色就不再没有意义,上下左右的线条就不再没有关系。
头脑里有什么就画什么,画什么就挂什么,有纪念意义的作品拿全世界最好的东西来换也未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