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市场调查问卷的格式

市场调查问卷的格式

市场调查问卷的格式问卷又称调查表或询问表,它是市场调查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以记载和反映调0s|查内容和调查项目的表式。

1.问卷的组成部分一份正式的调查问卷一般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第一部分:前言。

主要说明调查的主题、调查的目的、调查的意义,以及向被调查者表示感谢。

第二部分:正文。

这是调查问卷的主体部分,一般设计若干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答。

第三部分:附录。

这一部分可以将被调查者的有关情况加以登记,为进一步的统计分析收集资料。

2.问卷的功能①能正确反映调查目的,具体问题,突出重点,能使被调查者乐意合作,协助达到调查目的。

②能正确记录和反映被调查者回答的事实,提供正确的情报。

③统一的问卷还便于资料的统计和整理。

问卷的设计是市场调查的重要一环。

要得到对你有益的信息,需要提问确切的问题。

最好通过提问来确定一个问题的价值:你将如何使用调查结果?这样做可使你避免把时间浪费在无用或不恰当的问题上。

要设计一份完美的问卷,不能闭门造车,而应事先做一些访问,拟订一个初稿,经过事前实验性调查,再修改成正式问卷。

3.问卷设计的原则问卷设计时应注意如下原则:①问卷上所列问题应该都是必要的,可要可不要的问题不要列入。

②所问问题是客户所了解的。

所问问题不应是被调查者不了解或难以答复的问题。

使人感到困惑的问题会让你得到的是“我不知道”的答案。

在“是”或“否”的答案后应有一个“为什么”?回答问题所用时间最多不超过半小时。

(3)在询问问题时不要转弯抹角。

如果想知道顾客为什么选择你的店铺买东西,就不要问:“你为什么不去张三的店铺购买?”你这时得到的答案是他们为什么不喜欢张三的店铺,但你想了解的是他们为什么喜欢你的店铺。

根据顾客对张三店铺的看法来了解顾客为什么喜欢你的店铺可能会导致错误的推测。

(4)注意询问语句的措辞和语气在语句的措辞和语气方面,一般应注意以下几点:①问题要提得清楚、明确、具体。

②要明确问题的界限与范围,问句的字义(词义)要清楚,否则容易误解,影响调查结果o③避免用引导性问题或带有暗示性的问题。

诱导人们按某种方式回答问题使你得到的是你自己提供的答案。

④避免提问使人尴尬的问题。

⑤对调查的目的要有真实的说明,不要说假话。

⑥需要理解他们所说的一切。

利用问卷做面对面访问时,要注意给回答问题的人足够的时间,让人们讲完他们要讲的话。

为了保证答案的准确性,将答案向调查对象重念一遍。

⑦不要对任何答案作出负面反应。

如果答案使你不高兴,不要显露出来。

如果别人回答,从未听说过你的产品,那说明他们一定没听说过。

这正是你为什么要做调查的原因。

5.调查问卷的设计要求7MR"=在设计调查问卷时,设计者应该注意遵循以下基本要求:①问卷不宜过长,问题不能过多,一般控制在20分钟左右回答完毕。

②能够得到被调查者的密切合作,充分考虑被调查者的身份背景,不要提出对方不感兴趣的问题。

③要有利于使被调查者作出真实的选择,因此答案切忌模棱两可,使对方难以选择。

④不能使用专业术语,也不能将两个问题合并为一个,以至于得不到明确的答案。

⑤问题的排列顺序要合理,一般先提出概括性的问题,逐步启发被调查者,做到循序渐进。

⑥将比较难回答的问题和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的问题放在最后。

⑦提问不能有任何暗示,措词要恰当。

⑧为了有利于数据统计和处理,调查问卷最好能直接被计算机读入,以节省时间,提高统计的准确性。

问卷设计是一项十分细致的工作,一份好的问卷应做到:内容简明扼要,信息包含要全;问卷问题安排合理,合乎逻辑,通俗易懂;便于对资料分析处理。

一份问卷通常由三部分组成:前言、主体内容和结束语。

问卷前言主要是对调查目的、意义及填表要求等的说明,包括问卷标题、调查说明及填表要求。

前言部分文字须简明易懂,能激发被调查者的兴趣。

问卷主体是市场调查所要收集的主要信息,它由一个个问题及相应的选择项目组成。

通过主体部分问题的设计和被调查者的答复,市场调查者可以对被调查者的个人基本情况和对某一特定事物的态度、意见倾向以及行为有较充分的了解。

问卷结束语主要表示对被调查者合作的感谢,记录下调查人员姓名、调查时间、调查地点等。

结束语要简短明了,有的问卷也可以省略。

3.问卷设计必须注意的问题。

问卷中问题提问合理、排列科学可以提高问卷回收率和信息的质量。

首先,文字要表达准确,不应使填卷人有模糊认识、如调查商品消费情况,使用“您通常喜人选购什么样的鞋?”就是用词不准确,因为“通常”“什么样”的含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回答各异,不能取得准确的信息。

如改为具体的问题:“您外出旅游时,会选购什么牌号的旅游鞋?”这样表达就很准确,不会产生歧义。

OA居办公文档设备维修典型案例1客户对某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感兴趣,询问消费者“您对它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满意还是不满意?”[分析提示]该问题实际上包括价格和服务质量两个方面的问题,结果“对价格不满意”、“对服务不满意”或“对价格和服务不满意”的被调查者可能回答“不满意”,该结果显然得不到客户想了解的信息。

因而,该问题应分为两个问题询问:“您对它的价格满意还是不满意?”“您对它的服务质量满意还是不满意?”这样,客户可以分别得到某产品的价格和服务质量方面的信息。

其次,问卷要避免使用引导性的语句。

如设计问卷时,问“××牌号的旅游鞋质优价廉,您是否准备选购?”这样的问题将容易使填表人由引导得出肯定性的结论或对问题反感,简单得出结论,这样不能反映消费者对商品的真实态度和真正的购买意愿,所以产生的结论也缺乏客观性,结果可信度低。

典型案例2某公司想把某电视节目制作成VCD盘,配调查其潜在市场,所设计的问卷中标题和说明部分均表明调查是关于该电视节目的。

问卷首先要求被调查者列举最喜欢的三个电视节目(开放题),结果该节目名列榜首,98%的被调查者声称最喜欢该节目。

OA居办公文档设备维修[分析提示〕显然结果是有偏差的,原因是标题和说明部分给出了该节目的名称,使得被调查者先对该节日产生或加深了印象,从而诱导被调查者在回答自己喜爱的节目时,有意无意地给出这一节目名称,导致结果再现偏差。

再次,问卷问句设计要有艺术性,避免对填卷人产生刺激而不能很好地合作。

如下面两级问句:A:您至今未买电脑的原因是什么?(a)买不起(b)没有用(c)不懂(d)软件少B:您至今未购买电脑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价格高(b)用途较少(c)性能不了解(d)其他显然B组问句更有艺术性,能使被调查者愉快地合作。

而A组问句较易引起填卷人反感、不愿合作或导致调查结果不准确。

最后,问卷不要提不易回答的问题。

这里可能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涉及填卷人的心理、习惯和个人生活隐私而不愿回答的问题,即使将其列入问卷也不易得到真实结果。

遇有这类问题,如果实在回避不了,可列出档次区间或用间接的方法提问。

如调查个人收入,如果直接询问,不易得到准确结果,而划分出不同的档次区间供其选择,效果就比较好。

另一种是时间久、回忆不起来或回忆不准确的问题。

OA居office automation ju决定每个问题的措辞决定总的措辞,就是将已定类型和内容转化为标准提问的依据以及被调查者能够理解并根据其回答的问题。

表面看来,这一阶段不过是确定用词语气,然而其作用却是至关重要的。

措辞不当往往会使被调查者误解题意或拒绝回答,引起计量误差,从而直接影响数据质量,事后弥补非常困难,而且成本太高。

在这一步骤实践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有:(l)词不达意,问题的措辞没有准确反映问题的内容。

造成这类问题的原因一般有:措辞错误,无法表达原意;模棱两可,令人产生歧义;缺少重要句子成分等。

例如,在某调查中有单选题询问“贵公司从事的生产活动”,而现实中许多公司兼营多种产品活动,选择时仅按照备选答案的顺序,选出见到的第一个自己公司从事的产品活动,而非最主要的产品活动,显然得出的答案有偏。

(2)被调查者无法正确理解问题。

其原因主要有:①缺少必要的定义说明。

调查对象是非专业人员时,可能不理解某些专业词语的含义。

[典型案例 3]某VCD光盘生产厂家就市场潜力派员访问调查,询问: OA居请问您是否使用过VCD 2.0版本技术?□使用过□没有使用过□不知道[分析提示]因为不知道什么是2.0版本技术,有些被调查者可能已使用过却选择了没有使用过,所得的结果显然有误差。

此外,即使对于专业术语或日常用语,不同人的理解也可能不同。

[典型案例4]请您估计一下,您平均一个月在音像制品上花多少元钱?[分析提示]这里的“音像制品”虽然是常用词语,但是如果不对音像制品范围进行划定,则被调查者对其所含物品种类的理解有些人就可能认为是磁带、录像带等。

还有,这里的“花多少元钱”,可以指购买,也可以指租借,不同人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同的。

②用词生僻或过于专业。

一般调查中,调查对象文化程度分布广泛,生僻、专业的词语会阻碍被调查者对问题的理解。

〔典型案例5〕某保险公司调查顾客对本公司业务的印象,询问:请问您对本公司的理赔时效是否满意?OA居办公文档设备维修请问您对本公司的展业方式是否满意?[分析提示]许多被调查者不明白什么是“理赔时效”和“展业方式”,即便给出答案也没有意义。

③语词过于复杂,也容易使被调查者理解错误。

(3)使被调查者不能准确回答。

主要原因有:①问题、答案选项的措辞诱导被调查者的思维。

〔典型案例6〕您并不认为应该增加反污染法规吧?[分析提示〕这种否定句提问对被调查者的回答有诱导作用。

②问题给出的答案选项含义模糊或相互交叉,使被调查者无法准确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

例如:询问被调查者对某品牌商品的购买时间,选项中有“最近三个月内购买”和“最近一年内购买”,如果被调查者是上周购买的,则选这两个选项都对。

③问题要求被调查者回忆、估计,而回忆是造成计量误差的主要原因。

经常有些市场调查要求被调查者回忆以前三个月甚至半年、一年的购买情况,这显然取决于被调查者的回忆力和合作程度。

某次汤料市场调查询问被调查者每次做几碗汤,尽管说明了碗的大致容量,但这种估计明显会有很大的计量误差。

OA居④问题会有假定性,使被调查者无法准确回答。

〔典型案例7〕您辞去日前的职位后是否会立即找其他工作?[分析提示〕被调查者可能因为假设不成立(不打算辞职)而说不,也可能因为辞职后不会立即找其他工作而说不。

(4)缺少必要说明,问题或选项较抽象,都会使被调查者回答的口径不一,引起计量误差,甚至使数据无效。

例如,询问消费者购买VCD的平均单价,但没有对单价进行定义说明。

结果有人认为是一盒的价格,有人认为是一张盘的价格,结果得到的数字有数百元的,也有几元的。

这样的结果根本无法用于推断总体。

有些问题含有“偶尔”、“许多”、“大致”等含义模糊的词语,不同被调查者的理解显然也是不同的。

(5)问题的措辞可能会影响回答率,使被调查者不愿意回答或不愿意真实回答。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