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

江苏省常州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2017年1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题3分,共计60分。

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⒈《左传》记载:“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制也。

”由材料可推断这一时期 A.等级秩序取决于贡赋轻重B.血缘亲疏维护了等级秩序C.贡赋轻重反映了爵位高低D.宗法制度决定了爵位高低⒉《春秋谷梁传》记载:“初者,始也。

……初税亩者,非公之去公田,而履亩十取一也。

”文献中的记载说明A.土地国有制度被废除B.公田也要按亩收税C.法律上承认私田地位D.只有私田按亩收税⒊史言有“吴中四士”之称的张旭“嗜酒,每大醉,呼叫狂走,乃下笔。

或以头濡墨而书,既醒自视,以为神,不可复得也,世呼张颠”。

其书法特点是A.气粗字险B.逸势奇状C.气郁字敛D.雅俗共赏⒋《宋会要辑稿》中记载宋高宗认为:“市舶之利,颇助国用,宜循旧法,以招徕远人,阜通货贿。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当时的海外贸易A.得到最高统治者支持B.重视买卖船舶获利C.主要服务于皇室享乐D.是国库最重要的财源⒌孙中山认为:“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

唐宋至明清之间的考试,不符合此评价的是A.选才制度的程序公正B.科目一直不合时用C.试题的体裁屡有变化D.选拔出了很多人才⒍鸦片战争之后的近十年,在西方工业品冲击下,如棉纺织业、制针业等行业日益衰落,但类如制茶、缫丝等传统行业却获得较快发展。

这时发展较快的行业主要是因为A.近代民族工业兴起B.继承传统工艺品质优良C.清廷允许民间设厂D.产品适合国际市场需求⒎右图是何剑士在1911年创作的政治讽刺漫画《小磨香油》。

作品把腐朽的清朝廷比作“石磨”,将人民比作“芝麻”。

同时,一个清朝官员在把芝麻往石磨里倒,另外两个清朝官员正用地推动石磨,而榨出的香油却漏进了写有“外国”字样的木斗里!下列选项,对此漫画解读最正确的是A.担负起了宣传民国政府的责任B.揭露了清政府是“洋人的朝廷”C.暗示清政府对内拼命压榨人民D.展示帝国主义无法满足的贪欲⒏1917年,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采用西欧美术界早已风行的人体模特儿写生,参观者初见那一丝不挂的裸体画,莫不瞠目结舌。

后来,官府以“败坏风化”的罪名通缉校长刘海粟,刘据理力争,最后,法院借刘海粟曾在报上指斥时任上海知县“不学无术,招摇撞骗”为辞,以所谓“侮辱政府命官人格”的“罪名”,罚款五十大洋了结。

这一事件反映出A.中西文化碰撞之后的冲突B.保守势力故意抵制西方文化C.新文化运动的片面化倾向D.只有美术界接纳人体模特儿⒐下表是1931~1936年中国对外贸易额统计表(单位:百万海关两)对表中数据解读不正确的是A.民族工业发展抵制了经济侵略B.外国倾销导致中国对外贸易入超C.世界经济危机影响了贸易数量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成效不彰⒑日本陆军省、参谋本部所拟《昭和十三年秋以后对华处理办法》中曾写道:“为了对付长期的作战,当将以前对华处理办法明确修改……攻占汉口、广东(州)作为行使武力的一个时期。

然后,主动地指导新中国的建设,特别防止急躁。

因此,目前最重要的是在其内部进行基本工作——恢复治安”。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日本侵略者已完全放弃速战速决B.抗战仍然处于中国方面的防御阶段C.日本侵略者全力指导建设新中国D.日本侵略者重点进攻敌后抗日力量⒒右图是辽沈战役的示意图,关于此战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战术上分割包围东北敌军B.攻占沈阳后东北全境解放C.长春的被困守敌全部投降D.三大战役中歼敌数量最多⒓1948年至1949年,中共中央多次发出关于外交工作的指示。

其中规定的重要原则有:“不允许任何外国及联合国干涉中国内政。

因为中国是独立国家,中国境内之事,应由中国人民及人民的政府自己解决。

”这一原则的核心方针是A.“另起炉灶”B.“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C.“一边倒”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⒔1979年1月30日,邓小平访问美国期间在向美参、众两院议员解释中国政府对台湾方针时说:“我们不再用‘解放台湾’这个提法了。

只要台湾回归祖国,我们将尊重那里的现实和现行制度”。

这一主张A.首次宣布争取和平统一台湾B.没有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C.提供了港澳回归的法律依据D.直接推动达成“九二共识”⒕公元前451—450年,雅典通过了伯里克利所提议的法律,规定只有父母双方皆是雅典公民的人,才能成为雅典公民。

从此以后,外邦人与雅典公民结婚所生的子女不能得到公民权。

此项法律的颁布表明了A.雅典特权民主而非自然民主的事实B.雅典城邦直接民主制所产生的弊端C.雅典法律禁止其公民与外邦人结婚D.主权在民更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⒖据统计,1500~1650年的150年间,仅西班牙就在美洲搜刮了1.6万吨白银和180吨黄金。

由于黄金、白银大量流入欧洲,造成物价高涨,货币购买力降低。

自16世纪30年代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上涨4倍多,英法等国上涨2倍至2倍半。

这种现象A.促进了西欧机器制造业的发展B.表明西欧商业经营方式发生了变化C.增强了工商业资产阶级的实力D.导致西欧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摧残⒗法国爆发推翻复辟王朝的七月革命后,整个欧洲的民主运动出现了高潮,这进一步推动了英国选举改革运动的发展,1832年6月4日通过了议会改革法案。

取得这一成果的根本原因是A.英国工业革命的推动B.欧洲民主运动的高潮C.英国工人运动的发展D.法国七月革命的影响⒘马克思认为,“公社以其审慎温和著称的措施,只能适合于被包围城市的情况。

它所采取的一些特殊措施只能表明通过人民自己实现的人民管理制的发展方向。

”这段材料表明A.巴黎公社的出现不是历史必然B.法国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工业革命推动工人运动的发展D.巴黎公社实行无产阶级的专政⒙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的变化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

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的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A.主观因素完全取代了客观因素B.客观因素逐渐压倒了主观因素C.主观因素逐渐压倒了客观因素D.客观因素部分取代了主观因素⒚下图是1993至199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IT产业的贡献率(%)数据图对该图解读正确的是A.IT产业的增长率平稳而美国经济发展有升有降B.IT产业的贡献率与美国经济的阶段特征不相符C.IT产业的贡献的增长并未体现美国经济的特征D.IT产业的贡献与美国经济的增长趋势保持一致⒛1999年,有美国学者提出:“单极是持久的,也是和平的。

最大的危险是美国的行动太少。

作为一个拥有无可争议的优势的国家,美国比任何国家更有可能轻视这一国际系统和总的挑战。

但由于这一系统是围绕美国建立起来的,这就要求美国进行约束和管理,美国对挑战的反应及提出的法令越有效,这一系统将越长久和越稳定”。

上述观点的实质是A.批评美国政府无法应对国际挑战B.主张构筑由美国主导的单极世界C.为美国独霸世界提供了理论支持D.指出了世界政治格局的发展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计60分。

21.(13分)中国历代王朝的监察系统都是支撑皇权的重要支柱之一。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刺史”即是刺举不法之人。

(汉)武帝时称部刺史,全国划分为十三个部(州),每部(州)包括若干个郡。

每年秋八月,刺史分部周行督察,年终返京奏报,其没有常设的办事机构,走到哪里便临时设“治所”或“所止理事处”,作为中央政府派遣的监察特使其具体职责从一开始就有明文规定,即“六条问事”。

对于郡国诸侯王的行为一经查出有违法之处,便可奏报皇帝,其不察小吏,专察大吏,不光举劾奏报,还可以贬退大吏,刺史受中央御史中丞直接管辖,地位并不高,属下大夫,待遇也不丰厚,每年秩六百石,但刺史所监察的对象却远远高出自身的地位,可以监察二千石的官吏(地位相当于郡守,即地方最高职位)。

——摘编自窦重山《浅论刺史制度的产生及其演变过程》材料二在效忠和效率这对困扰所有国家官僚机构的矛盾中,中国传统国家一向着意点就是前者;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度,生活节奏相当缓慢,不在军情紧急情况下,行政效率一般不是大问题,而效忠与否往往关系着王朝的生死存亡,任何官员个体或者群体对皇权不忠,都是皇帝无法容忍的。

一个庞大的全能式的行政体系,本身存在无限扩张权力的可能性,如果没有另外一种机制制衡,后果将难以设想。

这将会导致皇权无法有效地控制局面,中国古代监察系统即是这种制衡机制的表现之一。

传统中国的制衡机制,跟其他古代国家相比,应该说是比较好的。

当然,其缺陷也是很明显的。

——摘编自张鸣《中国政治制度史导论》请回答:⑴据材料一,指出汉武帝时部刺史的特点及其工作机制。

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汉武帝设立部刺史的主要目的及其意义。

(9分)⑵据材料二,概述中国古代监察系统的功能。

(2分)⑶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中国古代监察系统中“效忠”和“效率”的关系?(2分)22.(10分)顾炎武是开清代实学风气之先的人物。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顾炎武对明代以来空谈心性,“束书不观、游谈无根”的理学很不满意,他说:“百余年来之为学者,往往言心言性,而茫然不得其解也。

命与仁,夫子(孔子)所罕言;性与天道,子贡(孔子的杰出弟子)所未得闻。

……今之君子则不然,聚宾客门人数十百人,与之言心言性;舍‘多学而识’以求‘一贯’之方,置‘四海之困穷’不言,而讲‘危微精一’;是必其道高于夫子,而其弟子之贤于子贡也。

”——摘编自《清史稿·儒林传》材料二愚所谓圣人之道者如之何?曰“博学于文”,曰“行己有耻”。

自一身以至于天下国家,皆学之事也;自子臣弟友以至出入往来辞受取与之间,皆有耻之事也。

呜呼!士而不先言耻,则为无本之人;非好古而多闻,则为空虚之学。

吾见其日从事于圣人而去之弥远也。

——摘编自《亭林文集·与友人论学书》材料三综观二百余年之学史,其影响及于全思想界者,一言蔽之,曰以复古为解放。

第一步,复宋之古,对于王学而得解放。

第二步,复汉唐之古,对于程朱而得解放。

第三步,复西汉之古,对于许郑而得解放。

复先秦之古,对于一切传注而得解放。

夫既已复先秦之古,则非至对于孔孟而得解放焉不止矣。

然其所以能著著奏解放之效者,则科学的研究精神实启之。

——摘编自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请回答:⑴据材料一、二,概括顾炎武抨击的现象及提出的主张。

(4分)⑵据材料三并结合材料一、二,指出顾炎武的思想是复何古而得“解放”?(1分)⑶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阐述顾炎武在学术实践中“科学的研究精神”,并举一例说明。

(5分)23.(12分)关于鸦片战争,许多历史学家基于史料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结论差异很大。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国正当满清嘉庆、道光两朝国势开始下降的时候,世界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英国,已经变成走遍世界寻求殖民地的头等侵略国了。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