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公共设施分级
公共设施分级
2.2.2规划结构
(2)服务半Βιβλιοθήκη 要求居住区各级设施的空间距离服务半径
设施等级
服务半径(米)
居住区级
800-1000
居住小区级
400-500 米
居住组团级
150-200
确定服务半径的因素 1)居民的使用频率 2)设施的规模效益
服务半径可以参照国标《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规定以空间距离为标准,也可以 以相应的时间距离为参照。
碧桂园凤凰城
按使用频率分
较常使用项目——幼托、小学、中学、会所、菜场、综合副食品 店、物业管理、居委会等。
非经常使用项目——门诊所、饭店、书店、旅店、派出所、街道 办等。
按营利与非营利性质分
营利——幼托、书店、物业管理、门诊所、饭店、书店、旅店、 会所、菜场等。
非营利——小学、初中、活动站、派出所、居委会、街道办等。
性质 纯公共产品
准公共产品 非公共产品
设施类别
初中、小学、九年一贯制学校 老年人福利院 街道办事处、居委会 市政及其他管理用房(雨污水、环卫、绿化、工商、税务
部分) 派出所、社区警务室 垃圾压缩站、公厕 出租车停靠站点 高中 综合医院 110KV变电站、液化气供应站、邮政所、市政及其他管理
用房(燃气、电信、电视、供电、供水部分) 公交站场、社会停车场/库 托儿所、幼儿园 卫生服务中心、残疾人康复服务中心、卫生站 综合文化活动中心、文化活动站 居民运动场馆、居民健身设施、游泳场 社区服务中心 老年人服务中心、老年人服务站点 肉菜市场 物业管理 各级商业服务设施 影剧院
公共服务设施千人指标(平方米/千人)
千户指标
即每千居民家庭拥有的各项公共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 对于商业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规划控制可采用“千户指标”。 优点:家庭是组成城市社会的基本单位。 商业部门的商品供应主要根据户的经济水平、生活购买力进行预测。 避免千人指标因户均人口变化弹性较大的不足。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项目与指标控制
2 公共服务设施的定额指标
公共服务设施的数量、用地和建筑面积的计算以“千人指标”为主。 对于新建居住区商业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规划控制可采用“千户指标”。
千人指标
即每千居民拥有的各项服务设施的建筑面积与用地面积。
便于规划定点、定面积和分级配套。 不足之处是按人口定量,难以反映不同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胜利油田中华村小区与成都锦城苑小区公共服务设施布局与服务半径
德国住宅区各项设施的时间距离服务半径
举例:小学的设置
项目 名称
小学
服务内容
6-12周岁儿 童入学
设置规定
1-学生上下学穿越城市道路时应有相 应的安全措施 2-服务半径不宜大于500米 3-教学楼应满足冬至日不小于2小时 的日照标准
每处规模
城市居住区规划原理
04讲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
王世福 车乐 魏成
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
1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分类和内容
——按公共设施的使用性质分类 ——按居民对公共服务设施的使用频率程度分类 ——按营利与非营利性分类 按营利性非营利性
按使用性质分类
为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包括:
——须与居住区人口规模相对,并考虑不同城市、不同地点、周边 公共服务设施现状和城市总体规划要求。
——可根据规划组织结构类型和规划用地四周的设施条件,对配建 项目进行合理的归并、调整,但不应少于与其居住人口规模相对应的应 配建项目与千人总指标;
公共服务设施配建项目与指标控制
——当规划用地内的居住人口规模界于组团和小区之间或小区和居住 区之间时,除配建下一级应配建的项目外,还应根据所增人数及规划用 地周围的设施条件,增配高一级的有关项目及增加有关指标.
步 行 主 入 口
公共文化设施
城市主干路
有公交站点分布
苏州工业园区邻里中心发展有限公司(目前国内最专业的社区商业综合服务提供商 )
共享:
住宅区规划设计应该充分考虑全体居民对住宅区的财富的公平共享,包括 共享设施、共享服务、共享景象、公平参与。
分级:
是居住区规划的一个重要概念。在城市居住区中,公共服务设施、道路和 公共绿地与户外活动场地设置的项目、数量和规模一般均应根据居住区、 居住小区和居住组团三级进行配置。
1)教育 3)文化体育
2)医疗卫生 4)商业服务
按使用性质分类
为满足城市居民日常生活需要,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也称配套公建)包括:
5)金融邮电 7)市政公用
6)社区服务 8)行政管理及其他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内容(P516)
1)教育 2)医疗卫生 3)文化体育 4)商业服务 5)金融邮电 6)社区服务 7)市政公用 8)行政管理及其他
居住区规划的分级要求是以使用的频率和人口规模为依据的,其中既考虑 了居民使用的便利,也兼顾了设施设置和运营的经济性。
几种常见的规划布局
靠近几何中心
靠近主要出入口
临街布置
住宅区生活次街网络 结构示意
住宅区公共服务设施 布局示意
实例分析
实例分析
八大类设施的规划布置
商业设施规划布置 ——商业设施的类型与特性
医疗卫生设施设置规定
居住区
居住小区
社区服务设施规划布置
——根据服务管理级别与服务人口规模分级配置。
——宜与居住区活动中心结合设置,或设在住宅底部,服 务半径不超过500米。
社区服务设施项目设置规定
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思考
计划——市场 营利与非营利 投资改革——房地产开发 设施提供主体:政府?市场?
——汽车时代,停车位的增加。10-20%的停车指标还远不能满足车满为患
的局面。
公共服务设施的经济属性(性质)界定
• 界定公共服务设施性质的意义在于区分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作为制定指令性和指 导性标准的依据
• 公共设施的性质可分为公共产品和非公共产品两种类型。公共产品与人民生活密切相 关,满足人们的基本需要,不能完全市场化,且不管何种档次的居住区都应该配备。 非公共产品则可以完全由市场供给和调节,不同档次的居住区需求不一,政府只需加 以必要的引导,以实施总量控制和保证用地性质为主。实行“谁投资、谁受益”的原 则。
A 位于居住区中心 B 位于居住区主要入口 C 沿居住区主要道路 D 分散在道路四周
A 位于居住区中心
B 位于居住区主要入口
C 沿居住区主要道路
——商业服务中心布置形式
A 沿街带状布置 B 成片集中布置 C 沿街与成片布置相结合
——商业服务中心布置形式
A 沿街带状布置
——商业服务中心布置形式
文化设施规划布置
——选址应有独立的建筑基地;位置适中,交通便利; 结合活动中心或绿地。
——容积率:文化馆0.4-0.8;文化站0.3-0.6。
文化设施规划布置
文化体育设施项目设置规定
医疗卫生及社区服务设施规划
医疗卫生设施规划规划布置
——与服务人口相对应,按分级配置规划。 ——有独立的建筑基地,交通便利。 ——环境安静,远离污染源。 ——与居住区的学校、幼托保持适当距离。
公共服务设施的发展趋势
——计划经济时有限的服务内容、服务范围和单一的经营方式不能 适应市场下的发展。规模化和连锁化经营。大卖场——超市——便利店,可一
次性买齐。归并商业类型。
——新型的商业服务设施。电子商务对传统商业设施的冲击。不出门就能
解决。所需商业设施总量将会减少。
——教育设施规模的扩大与招生局限。1)全面素质教育的推行。齐备的
B 成片集中布置
位于新城中央的居住区中心设有配套行 政管理机构、商业街市、学校幼儿园、 文化娱乐场所和教堂等,能够提供完善 的生活服务,综合交通中心即转乘枢纽 也安排在这里。这些设施与机构创造了 了大量的居民本地就业机会
——商业服务中心布置形式
C 沿街与成片布置相结合
教育设施规划布置
居住区教育设施包括中学(居住区级)、小学、幼儿园(居住 小区级)和托儿所(组团级)。
居住区共有
市场行为 市场行为
广州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标准(链接)
汇景新城公建配套设施分析表(链接)
汇景新城总用地面积约76公顷,居住人口约为21000人,总住宅户数约为 7000户,属于较小居住规模的居住区,且人口密度偏低。
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
幼儿园、托儿所的规模
班级人数 托儿所:乳儿班及托小、中班15-20人。托儿大班21-25人。 幼儿园:小班20-25人,中班26-30人,大班31-35人。
班级数 小型规模 3-6班 中型规模 6-12班 大型规模 12-15班
幼儿园、托儿所规划布置的基本要求
——幼托是居住组团级公建占地最大的项目,应独立设置。用地紧张 可设住宅底层。 ——幼托的总平要保证活动室和室外活动场地有良好的朝向。 ——室外要有一定面积的硬地和活动机械。 ——层高以1-2层为主,也可考虑局部三层。
硬件器材、充足的场地和稳定的场所。同时,非正规性、开放性、综合性的社区 教育机构和场所,提供业余教育。2)由于小区的人口规模的缩小而招不满适龄 儿童和学生的情况经常发生,出现了闲置和改变使用性质的现象。
——老龄化设施的引入。营造一个适合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居住和活动环境,
建立必要的配套设施,如托老院、老年活动站。
——地处流动人口较多的居住区,应根据不同性质的流动人口数量 增加有关项目。
——旧城区改造可酌情增减。 ——随着生活水平和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新增或淘汰,留有余地
3 公共服务设施的规划布置
(1)分级布置
根据规模大小、服务范围的不同,经营管理及居民使用的 要求,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分为三级或两级:
三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级-居住组团级 二级:居住区级-居住小区;居住区级-居住组团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