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动态思考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动态思考

Abstract: T he pro blems in the community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planning and co nstr uction in pr esent China ar e analyzed. Combined the resident s demand, wit h other r elevant facto rs, the str ategies for its im pr ovement and manag ement ar e discussed, and t he effectiv e and feasible planning are pro po sed. Key words: co mmunity ; public service facilit ies; public welfare projects



公益性

民 间
指导性 投 资
项目
社区组织办公用房 警务室 图书室 社区保障室 心理咨询室 法律咨询室 青少年活动中心 老人护理室 市民学校 老年活动室 室内公共活动场所 室外健身活动场所 小型休闲娱乐广场 老年大学 社会援助设施 医疗卫生服务站 物业管理与维修 幼儿园、托儿所 再就业培训中心 老年公寓 医院、卫生院
调查对象
选项
百分比/ %
困难排序
需求 属性
∀ 没有工作
65
# 缺 乏公 共 活动 场 所
67
和公益性设施
居委会
∃ 没钱看病
58
% 住房紧张
32
& 治安状况不好
13
∀ 收入低
42
# 没有社会保险
37
∃ 没有工作
36
居民
% 缺 乏公 共 活动 场 所
35
和公益性活动设施
& 环境卫生差
35
∋ 就医不便
33
表 1 居委会、居民认为居民生活中的主要困难调查结果 T ab. 1 T he main difficulties in peo ples! lives acco rding t o the residents and the r esidents! committee
( 2008. 3- 2008. 6)
( 治安状况不好
21
2
再就业培训
1
文化体育
3
社会保障, 医疗卫生
4
社会保障
5
公共安全
1
社会保障
2
社会保障
3
就业培训
4
文化体育
5
生态环境
6
医疗卫生
7
公共安全
3) 地区与社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不平衡. 现行的公共服务设施定额指标采用的是 分级制度 与 千人 指标 [ 5] 控制相结合的办法. 这个办法看似照顾到了居住社区面积与人口的需求, 但事实上处于城市中心的 居住社区周边往往已具备了较完善的公共设施, 若再按照 分级制度 的标准建设公共服务设施, 就不可避免 地造成设施的过剩. 反之, 若在一个建成较早、公共服务设施较缺乏的老社区周边进行新居住区的建设, 就 要兼顾到老社区设施不足的现状. 因为新社区的公共服务设施不可避免地要为周边地区提供服务. 这种情 况在构建网络型大城市、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 也有着很强的体现. 在城郊结合处的社区或者新城区, 通常需要依赖自身配置的公共服务设施解决日常需要, 此类地区往往开发规模较大, 对公共服务设施的种 类、规格要求较高, 如果依旧参照平均指标来进行规划, 便很难对实际开发和日后使用情况做出准确的判断.
社区 一词在城市规划中尚未给出准确的定义, 在研究时人们常常将其理解为 居住于某一特定区域, 具有共同利益关系、并拥有配套服务体系的一个社会群体. [ 1]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受社会文明程度、人民生活 水平和经济发展状态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其内容设置不是一成不变的. 1964 年我国制定的居住区公共服务 设施定额指标的项目仅有 40 项, 1993 年的新指标虽然增加到了 8 大类 72 项[ 2] , 但在目前仍然无法满足居 民的需求. 因此, 分析我国现阶段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与居民需求的现状, 对提出适应时代发展的规 划标准、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民生活品质、构建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本文针对当前我国居住社区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总的来说, 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标准应是一个针对不同档次居住社区, 由公益性标准和指导性建议组 成的包容性强、灵活性大的公共服务设施指标体系, 同时在实际开发建设之前应进行市场调研、配合实际调 研来进行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 3. 2 规划实施建议
1) 合理分级, 着眼社区. 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分级模式为 小区 ) 组团 ) 单元 三级模式[ 7] , 这种分级
2) 社区人群需求的多样化. 传统的公共服务设施是按照人口总量和规划指标体系进行规划的, 这样并 不合理. 因为居住社区内不同阶层、不同年龄的居民, 其社会行为和生活方式存在着差异, 所以按照人口总
收稿日期: 2009 12 10 作者简介: 丁 一( 1983- ) , 男, 河南禹州人, 硕士研究生.
2 公共服务设施开发及建设中的主要矛盾
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是城市开发的一部分, 涉及的要素包含了土地、资金、供给、需求、城市规 划等五个方面. 从建设过程来看, 包括了规划、社区开发、审核、建造、运营等五个阶段. 从涉及的主体而言, 包括了行政部门、规划部门、开发商、建造单位、社区居民、运营商等. 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开发建设中, 所涉及 到的各要素之间的合作是否成功, 决定了建成后的公共服务设施是否能够达到一种合理配置来满足社区居 民的各种需求. 然而, 由于种种原因, 各要素常常无法最大程度地发挥其资源优势, 使得社区公共服务设施 在开发建设中出现各种矛盾.
服务内容
管理协助 管理巡逻 图书阅览 失业保障 心理咨询、教育 法律咨询、普及 各类活动 护理、照料、康复 文化、素质培训 休闲、娱乐 交往、各类体育活动 交往、各类体育活动 集会、表演、交流 文化、素质培训 援助、救助 卫生医疗保健 房管、维修 托幼、教育 就业、职业培训 照料、护理 门诊、住院
实 施单元
由于公益性项目与居民生活密切相关, 是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要的项目, 故不能完全市场化. 指导性项 目是可以市场化的项目, 这些项目的配置会随着居住社区的类型和特点发生变化, 故不必给出强制性标准, 可以根据社区所处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实际需要由开发商进行开发建设, 由开发商根据政府部门给出的指导 意见进行调研, 做出合乎指标体系的选择.
丁 一: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动态思考
2 19
的用地, 也往往由于投资主体的相互推诿而难以及时建成.
3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的确定及优化
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按照投资主体的不同可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由政府为投资主体的项目, 一类是由 民间资本为投资主体的项目. 以政府为投资主体的项目又可分为政策性项目和公益性项目. 政策性项目是 不存在需求差异性、可一步到位的社区行政管理服务设施; 公益性项目是用于公益服务、需根据社区人口结 构和群体需求差异来配置, 但需纳入规划中预留土地的服务设施[ 6] . 以民间为投资主体的项目, 一般是指导 性项目. 指导性项目是指城市及居住区规划、设计和建设时, 可根据标准或市场需求实施的服务设施. 表 2 列举了公共服务设施规划项目、投资主体以及实施单元.
第 40 卷 第 2 期 2010 年 3 月
河 南大学学报( 自然科学版) Journal of H enan U niver sity ( N atur al Science)
V ol. 40 N o. 2 M ar. 2010
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设置的动态思考
丁一
( 郑州大学 建筑学院, 郑州 450000)
Dynamic Thinking of Public Service Facilities in Urban Residential Community
DING Yi
( S chgz hou Univers ity , Zhengz hou 450000 ,China)
220
河南大学学 报( 自然科学版) , 2010 年, 第 40 卷第 2 期
体系在实际操作中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形势. 从与城市或地区发展目标和功能定位的衔接、满足不同层次 居民需求的角度来考虑, 公共服务设施体系应由传统的三级模式系统向 市级 ) 地区级 ) 居住社区级 ) 基层 社区级 四级系统转变[ 1] . 与传统的划分模式相比, 这种模式更注重居住区与城市间的关系, 通过强调与城 市整体规划紧密联系的 社区 概念, 更有利于营造亲切、完备的城市社区生活圈.
2) 城市规划与房地产开发的利益矛盾. 随着住宅建设从 买方市场 向 卖方市场 的转变, 开发商经常 以漂亮的花园、高品质的环境来吸引买方, 却极少考虑公益性公共服务设施的设置. 由于利益出发点的不 同, 开发商常常只建设利益较大的商业服务设施, 而社会福利、文化活动站等服务设施则无人问津. 再加上 投资主体的不同, 在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投资者、开发者互相推诿的现象. 即便是规划好
1 我国城市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现状
1)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滞后. 公共服务设施配置的滞后表现为与居民需求的脱节. 实地调研和资料统 计[ 3] 显示, 现阶段在我国的大部分城市居住社区内, 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设施, 如有线电视、小超市、 餐厅等生活服务设施较为齐全, 而儿童服务设施、文化设施、老人服务设施、劳动保障服务站等公共服务设施 明显不足. 在城市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中, 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的许多切身利益得不到保障[ 4] , 居民对居住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的需求极其强烈. 表 1 所示的调查问卷反映了居民生活中的主要困难以及对 公共服务设施需求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特点, 其中, 缺乏公共活动场所和公益性设施 一项的比重较大, 在居 委会的 5 个选项中位居第 1, 在居民的 7 个选项中排第 4 位. 因此, 为保证公共利益, 应加强对公益性公共设 施的刚性控制, 在规划标准上应予更明确规范, 并与住宅建筑同期建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