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纲要期末复习要点

语言学纲要一、填空题(1x15=15分)二、单选题(10分)三、判断题(15分)四、国际音标(10分)(21<辅>+8<元>)五、简答题(定义、举例、分析、比较)(5x6=30分)六、分析题(2x10=20分)导言1、语言学:是研究语言的科学。

语言是语言学的研究对象。

(文学分为文字、音韵、语法和词汇)2、语言学的三大发源地:中国、印度、希腊-罗马。

3、小学中国传统的语文学4、19世纪,历史比较语言学的形成,标志着语言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5、20世纪初,瑞士语言学家索绪尔(现代语言学之父),代表作《普通语言学教程》,提出,存在于语言社团中每个人头脑中的共同的语言形式结构是语言学研究的真正对象。

标志着语言学从此成为一门现代科学。

6、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语法、语汇(词汇)等几个子系统。

7、古代汉语——历时语言学;现代汉语——共时语言学8、《语言学纲要》是理论语言学,也称普通语言学。

《对外汉语》、《教师口语》等属于应用语言学第一章、语言的功能一、语言的社会功能:1、信息传递功能(语言是第一性的,文字是第二性的,文字是对语言的再编码系统)(1)传递信息的形式:文字、旗语、信号灯、数学符号、化学公式等2、人际互动功能(说话者传递信息表达主观情感、态度或意图,寻求听话者的反馈)二、语言的思维功能:(了解)1、大脑左半球(左脑)控制语言功能以及相关的计数、分类、推理等功能,掌管抽象的、概括的思维2、大脑右半球(右脑)在音乐等艺术感知,人的面貌识别、立体图形的识别、整体把握能力、内在想象力等方面起主要作用,掌管不需要语言的感性直观思维。

3、聋哑人是有思维的。

第二章、语言是符号系统1、符号:(1)概念:指一个社会全体成员共同约定的用来表示某种意义的记号或标记Eg:烽火戏诸侯、电梯的着火铃(2)包括:形式与意义两个方面2、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它传递的某种信息,可以通过它自身的物质属性来判断。

(自然现象)Eg:着火冒烟3、符号与征候的区别:(1)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本质上的、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2)征候是事物本身的特征,和本体具有因果关系的自然联系。

4、语言符号的任意性和线条性:(是索绪尔作为语言符号的基本性质提出的)(1)任意性:也叫约定俗成性,是指作为符号系统的成员,单个语言符号的语音形式和意义之间没有自然属性上的必然联系,只有社会约定的关系。

(任意性≠随意性)(2)线条性:是指语言符号在使用中是以符号序列的形式出现,符号只能一个跟着一个依次出现,在时间的线条上绵延,不能在空间的面上铺开。

5、语言符号的层级体系:语素——词——词组——句子音系层(底层)6、语言系统的两个层面语法层(上层)7、组合关系:就是两个同一性质的结构单位(例如音位与音位、词与词等等),按照线性的顺序组合起来的关系。

组合关系就是符号与符号组合起来的关系,也就是在一个结构中的词与词之间的关系。

8、聚合关系:在语言的组合结构的某一个位置上能够互相替换的几个具有相同作用的符号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

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单位(具体结构中的符号和用来替换的符号)聚合在一起,它们就形成了聚合关系。

9、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是语言系统中的两种根本关系。

第三章、语音和音系1、语音具有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的双重属性2、从自然属性出发,针对所有人类语言的语音研究,属于语音学的研究3、从社会属性出发,针对语音在某一个具体语言的系统中起什么作用的研究(eg:汉语、英语),属于音系学的研究。

4、语音的最小线性单位——音素(自然界,自然属性)5、音系的最小线性单位——音位(是否有区别意义)举例分析什么叫音位、音素以及二者关系△音素:以语音的自然属性和人类语音共性为研究对象的语音学。

△音位:以语音的社会属性和语音在具体语言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的音系学。

△音素多于音位6音标:纪录音素的符号,最通行的是“国家音标”7、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协会于1888年制定并开始使用的,其制定原则是“一个音素只用一个音标表示,一个音标只表示一个音素,音素和标写符号一一对应,不会出现混淆或两可的现象。

”8、国际音标所用的符号大多数采用拉丁字母,国际音标一定要放在【】里。

9、语音四要素:(1)音高:妇女和儿童的声带短而薄,所以说话时声音高一些,男子的声带长而厚,所以说话时的声音低一些。

(2)音强:与声波的振幅相关。

(3)音长:对汉语来说没有区别意义的作用(4)音质10、八个元音描述:【i】:前高不圆唇【e】:前半高不圆唇【ε】:前半低不圆唇【a】:前低不圆唇【u】:后高园唇【o】:后半高园唇【ɔ】:后半低园唇【α】:后低不园唇11、会写21个辅音国际音标,不要求描述:(塞音、擦音、塞擦音共18个)12、a的音位变体:13、音质音位:以音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出发所划分出来的、以音质为语音形式的音位,是音质音位。

14非音质音位:以音高、音重、音长等非音质单位为语音形式而形成的音位称为非音质音位。

15音节:是语音中最自然的结构单位。

音节是音位组合构成的最小的语音结构单位。

16、音节与语素的关系:一个音节通常也就是一个语素的语音形式,音节与文字的关系:而在文字上也通常用一个汉字来相对应。

17、声母:指音节开头的辅音韵头(也叫“介音”)韵腹韵母韵韵尾第四章、语法1、语法的组合规则和聚合规则:(1)组合规则:语法单位相互连接起来构成更大的语言片断的规则叫做语法组合规则。

(2)聚合规则:语法单位的归类(分类和变化)的规则2、语法单位:语素→词→词组(短语)→句子(1语素:是语言中音义结合的最小单位,也是最小的语法单位。

(2)语素与音节的对应关系:大部分是一个音节对应一个语素,少部分是两个或三个。

(3)语素与词的关系:词由一个或多个语素组成。

不能自由拆开、自由移位的是语素,不是词。

(4词:是造句的时候能够自由运用的最小单位,是比语素大一级的单位。

(5)词和词组的关系:词组由词构成,可插入别的成分。

(6词组:词组是词的组合,它是句子里面作用相当于词而本身由词组成的大于词的单位。

3、根据语素在词中的不同作用把它分成词根和词缀,词缀也是语素。

4、派生词缀:黏附在词根语素上构成新词,增加了新的词汇义内容或改变了词的类别归属5、屈折词缀:只能改变一个词的形式,不能构成新词。

增加的是表示句法范畴的意义,并且总是不改变词的类别归属。

△常见的基本结构类型可以归纳为主谓、述宾、偏正、联合、述补五种单纯词:由一个词根语素或一个词根语素加上屈折词缀构成的词6、词复合词:按一定规则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合成词:派生词:由词根语素和派生词缀组合起来构成的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词语素组成的词7、形态:词与词组合时形式要发生变化。

同一个词与不同的词组合就有不同的变化。

这些不同的变化形成一个聚合,叫做词形变化,或叫做形态。

8、词形变化所表现的语法意义的聚合叫做语法范畴。

常见的语法范畴有性、数、格、时、体、态、人称等。

9、变换和句法同义:用不同的句子表达同一个意思10、变换和句法多义:作用是通过移位、添加、删除、替代等手法消解歧义。

11、世界上的语言分成四种:孤立语、黏着语、屈折语、复综语汉语日语英语第五章、语义和语用1、词汇意义包括感情色彩、语体色彩、象征功能等其他与概念义相关的意义。

(同义词从这三个角度区别)2、一词多义(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区别:(1)同音词之间意义没有联系,是不同的词具有相同的语音形式;(2)多义词的各个意义之间有内在联系,是同一个词的不同义项。

第六章、文字1、文字的基本性质:文字是用书写/视觉形式对语言进行再编码的符号系统。

(1)在某种语言的基础上自发产生并逐步完善的文字——“自源文字”2、文字创造的两种方式(2)部分或全部、借用或参考其他民族文字的字形,再根据本民族语言的特点做或多或少的改动而形成的文字——“他源文字”3、早期的自源文字:(1)中东两河流域的苏美尔古文字(2)埃及地区的埃及古文字(3)中国中原地区的甲骨文(4)美洲的玛雅文字第七章、语言的演变与分化△语言的演变的特点:渐变性、不平衡性1、词汇子系统的变化最快2社会方言:社会方言是社会内部不同年龄、性别、职业、阶级、阶层的人们在语言使用上表现出来的变异,是言语社团的一种标志3地域方言:同一种语言由于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的差异而在不同的地区形成的地域分支或变体。

4亲属语言:从同一种语言分化出来的、彼此有同源关系的几种独立的语言。

5、社会方言与地域语言的区别:(1)社会方言的差别主要反映在词汇方面。

(2)地域方言的差别表现在语音、词汇、语法各个方面,往往表现为系统上的一系列差别,尤其以语音差别最为突出。

(3)正因为地域方言的差别是系统上的,所以在一定的社会政治条件下,地域方言就有可能分化为不同的语言,而社会方言由于其差别主要是在词汇系统方面,所以无论如何也不会发展为独立的语言。

6、亲属语言与方言的区别:(1)其差别主要是由语言外的因素决定的。

(2)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是不完全的,其语言一般也是不完全分化的。

同一语言在地域上不完全分化而形成的语言分支,就是该语言的方言。

(3)单一社会在地域上的分化如果进一步加剧而形成完全的分化,则方言就进一步发展为亲属语言。

第八章、语言的接触1、语言联盟也称“语言的区域分类”,代表:巴尔干半岛的语言联盟2、现代汉民族的共同语——普通话3、“洋泾浜”是当地人在和外来的商人、水手、传教士等打交道的过程中学来的一种变了形的外语。

是出现在世界好多通商口岸的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是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产物,只有口头形式,用于和外国人交往的特殊场合。

4、波兰医生柴门霍夫创造的世界语:是一种人造的国际辅助语。

第九章、语言系统的演变1团音:舌面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搓二呼的组合叫做团音2尖音:舌尖前塞擦音、擦音与齐、搓二呼的组合叫做尖音3、组合规则的演变:P2534、词义的演变:词义的扩大、缩小、转移5、新词产生、旧词消亡、词语替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