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ng kao (3)三、语法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素怎样组合成词,词怎样组合成短语(词组),词或短语怎样组合成句子,单句怎样组合成复句,其中都存在着一定的规律。
(一)短语结构类型短语是意义上和语法上能搭配但没有句调的一组词,又叫词组,是大于词而不成句的语法单位。
汉语组成短语的语法手段是语序和虚词。
语序是各类词语排列的前后顺序。
词语直接组合的,主要靠语序,语序不同,语法意义往往不同。
例如风景美丽——美丽风景(主谓——偏正)词语不直接组合的,靠虚词。
例如战士的枪——战士和枪(偏正——联合)短语的结构主要有:1.主谓短语由主语和谓语两个成分组成,主语在前,谓语在后。
例如:历史‖悠久(名‖形)明天‖星期三(名‖名)我们‖走(代‖动)学生‖读书(名‖动∣名)2.动宾短语由动词和宾语两个成分组成,动词在前,宾语在后,动宾之间是支配、关涉关系。
例如:迎接∣客人(动∣名)喜欢∣清静(动∣形)接受∣批评(动∣动)买∣三碗饭(动∣数量∣名)3.偏正短语由修饰语(或限制语)和中心语两部分组成,修饰语(或限制语)在前,描写或限制后面对中心语,其间有修饰或限制关系。
可再分为两种:(1)定中短语由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或限制关系,有时用“的”表示。
例如:他的书南京人贪吃的河马五口人新鲜蔬菜悠久历史神秘的旅伴(2)状中短语由状语和谓词性中心语组成,其间有修饰或限制关系,有时用“地”表示。
例如:热烈欢迎愉快地交谈共同奋斗为人民服务吱吱地叫非常高兴一步一步走这么说4.动补短语由中心语和补语两个部分组成组成,补语附加在中心语的后面,其间是补充关系,有的补语之前用“得”。
例如:打得好痛快极了看了三次吃一碗走到乡下生于1990年5.并列短语由语法地位平等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语组成,其间是并列关系,可以细分为联合、递进、选择等关系。
例如:工农兵学商科学和民主一个或两个讨论而且通过平易的、通俗的、生动的作品6.连动(连谓)短语由不止一个谓词性成分连用,成分之间没有语音停顿,也不用任何关联词。
例如:上山采药回家休息听了很高兴进门脱鞋上床睡觉7.兼语短语由前一个动词的宾语兼做后一动词定主语,形成一个宾语兼主语的兼语。
有兼语的短语叫兼语短语。
例如:请他进来派小王去北京称你为首长8.同位短语由两部分组成,前后各部分的词语不同但所指相同,语法地位一样,共作一个成分。
例如:首都北京老王同志我们大家南京特产板鸭班长小李你们几个跑步这种运动9.“的”字短语由助词“的”附着在实词或短语后面组成,指称人或事物,属于名词性短语,能做主语、宾语。
例如:少不了吃的(东西)我首先听到的(声音)是狗叫的声音大的(同学)要照顾小的(同学)10.介词短语由介词附着在名词等词语前面组成,可以做状语、修饰谓语,少数可以做补语。
例如:用木头烧饭为健康干杯向先进人物学习被狼咬了把人交出来(关于开展学雷锋)的活动从成功走向失败11.多义短语只有一个意思的短语叫单义短语,不止一个意思的短语叫多义短语。
例如:进口图书资料①┃动┃宾┃②┃定┃中┃弟弟和妹妹的朋友①┃并┃列┃┃定┃中┃②┃定┃中┃┃并┃列┃咬伤了人的狗①┃动┃宾┃┃定┃中┃②┃定┃中┃┃动┃宾┃(二)句子成分和句型1.句子成分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2.句型句子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来分类。
(1)根据句子的语气,可以分为A.陈述句叙述或说明事实的具有陈述语调都句子,可以带语气词“了、的、呢、罢了、嘛”等。
例如:他不会去的。
没有一个人不怕他。
这是头一回嘛。
大家无不欢欣鼓舞。
刮风了。
B.疑问句具有疑问语调表示提问的句子。
例如:这事你知道吗?(是非问)谁叫他来的?(特指问)简单地说,还是详细地说?(选择问)这个人老实不老实?(正反问)C.祈使句要求对方做或不做某事的句子。
祈使句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命令、禁止,一类是劝阻、请求。
例如:不许出声!不得随地吐痰!别声张,悄悄的!您还是进来歇一下吧。
D.感叹句带有浓厚的感情的句子。
例如:多么动人啊!祖国万岁!哎呀,我的妈呀!(2)根据句法,可以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由主语、谓语两个成分构成的单句叫主谓句,例如:太阳照在梨树上。
我们很高兴。
今天星期五。
任何困难他都能克服。
分不出主语和谓语的单句叫非主谓句,由主谓短语以外的短语或单词加语调形成。
非主谓句一般都要在一定的语境里才能独立成句。
例如:出太阳了。
禁止吸毒!对!蛇!多么好听的歌啊!(3)根据施事受事关系,可以分为主动句、被动句。
例如:我们消灭了敌人。
(主动句)敌人被我们消灭了。
(被动句)(4)根据对主语的判断的性质,可以分为肯定句、否定句、双重否定句。
例如:我是一个兵。
(肯定句)她不是合格的干部。
(否定句)这样做不是不可以。
(双重否定句)(5)根据句法成分的排列次序,可以分为一般次序句和特殊次序句。
例如:河边上有许多红的、黄的、粉的好看的石子儿。
(一般)河边上有许多儿,红的,黄的,粉的........。
(特殊)这个孩子多乖呀!(一般)多乖呀,这个孩子....!(特殊)(6)根据结构的简单和复杂,可以分为单句和复句。
(三)复句类型及关联词复句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分句组成的句子。
复句类型简表名称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常用的关联词语举例并列复句各分句平等地排列在一起,分别说明或描写几件事情、几种情况或同一事物的几个方面。
也。
又。
既……又……一方面……一方面……不是……而是……①他既勇敢,又机智。
②一方面要搞好经济建设,一方面要搞好政治思想工作。
连贯分句与分句间在意思上又。
便。
于是。
接着。
过了那树林,船便弯复句是承接的,表示连续发生的动作或事情。
进了河港,于是赵庄便真在眼前了。
选择复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分别说出几件事情或几种情况,表示要在这几件事情或几种情况中选择一件或一种或者……或者……是……还是……不是……就是……要么……要么……宁可……也(决)不……①或者把老虎打死,或者被老虎吃掉。
②是断然地反对,还是警告他不要抱有幻想?与其……不如……递进复句几个分句表示一层比一层深入的意思不但(不仅,不光)……而且(还,并且)……或只在后一分句用“而且”、“并且”、“更”等。
有时还用“不但……反而”表示。
含有反①这种苹果不仅个儿大,而且好吃。
②为了革命事业,他生命尚且不顾,还怕小小的困难吗?诘语气的递进关系,还常用“尚且……何况”来表示。
转折复句在语义上,后一分句同前一分句相反或相对。
虽然……但是(可是、却)……或只是在后一分句用“但”、“然而”、“只是”、“不过”、“却”等。
虽然我一见便知道是润土,但却又不是我记忆中的润土了。
假设复句前一分句提出假设,后一分句表示假设成立之后所出现的情况。
如果(假如、要是)……那么……(就)……即使(即便、纵然、就算、就是、哪怕)……也……①做不完作业,我不出去玩。
②如果不扫除文盲,现代化建设就会遇到困难。
条件复句前一分句提出某种条件,后一分句说明在这只要……就……只有……才……除非……①你再加把劲,成绩就能上去。
②缺乏艺术性的作个条件下产生的情况。
才……无论……(不管、不论、任凭)……也(都、还)……品,无论政治上怎样进步,也是没有力量的。
因果复句前一分句提出原因,后一分句说明结果。
因为……所以。
由于……因此。
之所以……是因为。
既然……就(可见)。
①由于革命力量代表历史发展的方向,因此,它本质上是不可战胜的。
②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
(四)标点符号国家标准标点符号用法(GB/T 15834—1995)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标点符号的名称、形式和用法。
本标准对汉语书写规范有重要的辅助作用。
本标准适用于汉语书面语,外语界和科技界也可参考使用。
2 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句子 sentence前后都有停顿,并带有一定的句调,表示相对完整意义的语言单位。
陈述句 declarative sentence用来说明事实的句子。
祈使句imperative sentence用来要求听话人作某事的句子。
疑问句 interrogative sentence用来提出问题的句子。
感叹句 exclamatory sentence用来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
复句、分句 complex sentence,clause意思上有密切联系的小句子组织在一起构成的大句子。
这样的大句子叫复句,复句中的每个小句子叫分句。
词语 expression词和短语(词组)。
词,即最小的能独立运用的语言单位,短语,即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按一定的语法规则组成的表达一定意义的语言单位,也叫词组。
3 基本规则3.1 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是书面语的有机组成部分,用来表示停顿、语气以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
3.2 常用的标点符号有16种,分点号和标号两大类。
点号的作用在于点断,主要表示说话时的停顿和语气。
点号又分为句末点号和句内点号。
句末点号用在句末,有句号、问号、叹号3种。
表示句末的停顿,同时表示句子的语气。
句内点号用在句内,有逗号、顿号、分号、冒号4种,表示句内的各种不同性质的停顿。
标号的作用在于标明,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
常用的标号有9种,即: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隔号、书名号和专名号。
4.用法说明4.1句号4.1.1 句号的形式为“。
”。
句号还有一种形式,即一个小圆点“.”,一般用在科技文献中使用。
4.1.2 陈述句末尾的停顿,用句号。
例如:a)北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首都。
b)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c)亚洲地域广阔,跨寒、温、热三带,又因各地地形和距离海洋远近不同,气候复杂多变。
4.1.3 语气舒缓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句号。
例如:请你稍等一下。
4.2 问号4.2.1 问号的形式为“?”。
4.2.2 疑问句末尾的停顿,用问号。
例如:a)你见过金丝猴吗?b)他叫什么名字?c)去好呢,还是不去好?4.2.3 反问句的末尾,也用问号。
例如:a)难道你还不了解我吗?b)你怎么能这么说呢?4.3 叹号4.3.1 叹号的形式为“!”。
4.3.2 感叹句末尾的停顿,用叹号。
例如a)为祖国的繁荣昌盛而奋斗!b)我多么相看看他老人家呀!4.3.3 语气强烈的祈使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a)你给我出去!b)停止射击!4.3.4 语气强烈的反问句末尾,也用叹号。
例如:我哪里比得上他呀!4.4 逗号4.4.1 逗号的形式为“,”。
4.4.2 句子内部主语与谓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我们看得见的星星,绝大多数是恒星。
4.4.3 句子内部动词与宾语之间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应该看到,科学需要一个人贡献出毕生的精力。
4.4.4 句子内部状语后边如需停顿,用逗号。
例如:对于这个城市,他并不陌生。
4.4.5 复句内各分句之间的停顿,除了有时要用分号外,都要用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