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危险化学品的火灾危险性及燃爆特性
乙类
29
二氧化碳
第2.2类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类
30
NO2
二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具有强氧化性。遇衣物、锯末、棉花或其他可燃物能立即燃烧。与一般燃料或火箭燃料以及氯代烃等猛烈反应引起爆炸。遇水有腐蚀性,腐蚀作用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加剧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3
NaOH
氢氧化钠
第8.2类碱性腐蚀品
危险特性 有强腐蚀性,遇酸呈剧烈的中和反应,并放热,水解产生腐蚀性产物,触及皮肤有强烈刺激作用可致灼伤。对锌、铝和锡有腐蚀性,并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
甲类
10
CH3F氟甲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甲类
11
CH2F2二氟甲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接触热、火星、火焰或氧化剂易燃烧爆炸。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氟化物气体。气体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戊类
24
HCl
氯化氢
第2.2类不燃气体
危险特性:无水氯化氢无腐蚀性,但遇水时有强腐蚀性。能与一些活性金属粉末发生反应,放出氢气。遇氰化物能产生剧毒的氰化氢气体。
戊类
25
H3PO4
磷 酸
第8.1类 酸性腐蚀品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遇金属反应放出易燃易爆的氢气。受热分解产生剧毒的氧化磷烟气。具腐蚀性。
甲类
7
AsH3砷化氢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8
PH3磷化氢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还原剂。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9
CH4甲烷
第2.1类
易燃气体
易燃,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源和明火有燃烧爆炸的危险。
甲类
12
NO一氧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具有强氧化性。与易燃物、有机物接触易着火燃烧。
乙类
13
NF3三氟化氮
第2.3类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受热或与火焰、电火化、有机物等接触会引起燃烧,甚至爆炸。与易燃物和可燃物接触会发生剧烈反应,甚至引起燃烧。与还原剂能发生剧烈反应,引起燃烧爆炸。
甲类
14
C4F6
六氟-1,3-丁二烯
甲类
21
CH4O
甲醇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或引起燃烧。在火场中,受热的容器有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2
C2H6O
乙醇;酒精
第3.2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戊类
26
SO2
二氧化硫
第2.3类有毒气体
燃烧性 不燃, 闪点 无意义;危险特性:不燃。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加,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戊类
27
CO
一氧化碳
第2.1类易燃气体
危险特性: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和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28
Cl2
氯气
第2.3类有毒气体
危险特性:本品不会燃烧,但可助燃。一般可燃物大都能在氯气中燃烧,一般易燃气体或蒸气也都能与氯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氯气能与许多化学品如乙炔、松节油、乙醚、氨、燃料气、烃类、氢气、金属粉末等猛烈反应发生爆炸或生成爆炸性物质。它几乎对金属和非金属都有腐蚀作用。
乙类
3
CL2氯气
第2.2类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乙类
4
NH3氨气
第2.3类有毒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乙类
5
CO一氧化碳
第2.1类易燃气体
第2.3类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有腐蚀性的氯化氢烟气。
甲类
15
SiH2Cl2二氯二氢硅
第2.3类有毒气体
遇明火、高热可燃。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受高热分解,放出剧毒的光气和有腐蚀性的氯化氢烟气。
甲类
16
B2H6
乙硼烷
第2.1类易燃气体
易燃气体,剧毒。在潮湿的空气中自燃。
是一种易燃易爆气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
乙类
6
SIH4硅烷
第2.1类
易燃气体
硅烷为一无色、具窒息性的气味,会与空气反应,有窒息性影响。与空气接触会自燃,燃烧时会释放出未结晶的二氧化硅浓烟。高温或火焰时,若钢瓶的释压装置故障可能引起钢瓶爆炸。若硅甲烷在高压下释放或在高流速下,可能与空气形成混合物而发生延迟性的爆炸。
常见化学品危险性及火灾分类
序号
品名
危险性类别
主要危险特性
火灾危险性类别
1
H2氢气
第2.1类易燃气体
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热或明火即会发生爆炸。气体比空气轻,在室内使用和储存时,漏气上升滞留屋顶不易排出,遇火星会引起爆炸。
甲类
2
O2氧气
第2类不燃气体
是易燃物、可燃物燃烧爆炸的基本要素之一,能氧化大多数活性物质。
甲类
17
ClF3
三氟化氯
第2.3类
有毒气体
强氧化剂。能与多种物品发生具有危险性的强烈反应。遇水猛烈反应,放出氟化氢和氯气。并能与砂子以及其他含硅物品(如玻璃、石棉等)强烈反应,也能与金属和非金属元素激烈反应。高毒。腐蚀性强。干燥环境
甲类
18
甲苯
第3.3类高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的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19
C6H12O
4-甲基-2-戉酮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甲类
20
C4H8O
2-丁酮;甲基乙基酮
第3.2类 中闪点易燃液体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