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工程监理培训主要内容监理学习要点: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应当编制包括质量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旁站方案,并报建设公司审批。
监理单位的项目管理机构应当编制包括安全监理内容的项目监理规划、监理实施细则、监理旁站方案,并报建设公司审批。
对于风险较大的分部工程应编制专项安全生产监理方案。
监理单位应按规定,组织工程质量的隐蔽验收,上道工序未经验收,不得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监理单位应组织监理人员的质量管理培训和监理人员的岗前培训。
工程开工前,监理单位应督促施工单位按照市有关规定缴纳深基坑质量安全风险保证金,办理农民工工伤保险,进行工程渣土装运备案和远程视频监控系统登记备案。
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第三方监测单位等应组织本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专业培训。
监理单位负责日常检查,监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施工单位安全工作进行检查。
监理旁站的主要工作内容1、检查施工单位质检员、试验员、安全员等管理人员到岗情况,核查特殊工种人员持证上岗情况,检查施工机械、建筑材料、模板支撑系统、盾构始发和接收架等准备情况。
2、核查进场建筑材料、半成品、构配件、设备、商品混凝土的质量检验报告、混凝土塌落度等质量状况,并监督施工单位进行检验或委托具有资质的第三方进行检验。
3、检查现场安全和应急措施是否到位,检查施工环境是否对工程安全质量产生不利影响。
4、检查已验收工序(钢筋、防水层等)的质量是否有受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发生了不符合规范和设计要求的情况。
5、检查隐蔽项目的隐蔽施工过程,重点检查隐蔽项目的成品质量。
6、检查现场旁站监理项目施工过程中执行施工方案以及建设工程强制性标准等情况。
7、做好旁站记录和监理日志,保存旁站监理原始资料和影像资料。
施工测量要点:为了确保地铁测量精度,施工单位、监理单位、总控测量单位要设专人负责测量工作;测量仪器设备的种类、精度和数量必须满足工程的需要,必须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定期对仪器进行检定;测量人员和设备在施工期间保持相对稳定。
施工单位测量工程师、测量监理工程师必须认真复核本标段施工图设计中的坐标、高程及几何尺寸。
总控测量单位负责全线测量控制网的建立、维护和复核,对施工单位加密控制网、关键部位测量点、相邻标段坐标、高程及几何尺寸衔接进行复核。
施工单位必须有行之有效的多级复核制,一般为三级,最少二级。
所施工工程的控制测量均须经施工单位上级部门精测队复核(由监理工程师监控);并接受和配合总控测量单位对地上、地下施工控制测量项目的阶段性复核和检查。
施工单位应独立完成联系测量、投点、定向、高程传递,并在施工过程中按测量方案完成联系测量,不得依赖总控测量单位的检测代替施工测量,独立完成贯通后的地下主控制网平差。
工程完工后,必须按以下要求移交足够数量的合格控制点给后续工序使用。
1、导线点(中线点)须为砼标石,内有100mm×100mm×10mm大小的钢标,镶直径2mm、深为6mm的铜芯标志;水准点可与导线点重合,但须保证稳固及有最高位置;2、地下车站:左右线各设立2个以上水准点及2至3个导线点(中线点);3、地下区间:曲线要素、直线150m、曲线通视情况不小于60m须设立一个导线点(中线点),水准点每120m须设立一个。
监理单位的责任:组织施工单位从总控测量单位接受首级测量控制网。
督促施工单位对首级控制网进行保护和复测。
督促施工单位对首级测量控制网进行加密布点和测量。
对施工单位的加密测量控制网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对施工单位的施工放样测量成果进行复核。
施工单位(土建、铺轨)的责任:从总控测量单位接受首级测量控制网并进行测量桩的保护和复测。
根据现场实际情况,对首级测量控制网进行加密。
根据施工图和复测合格的测量控制网进行现场施工放样测量。
采取必要的措施,保护现场的测量控制网的测量桩。
土建施工单位向铺轨施工单位和装修、设备安装单位移交竣工测量的控制桩。
总控测量单位对施工单位所布控制点进行检测,填写“控制测量成果核验表”,将检测成果资料提交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并向监理、施工单位通报测量结果。
当总控测量单位检测认为,施工单位所布控制桩点精度符合要求时,施工单位据此安排施工放样测量工作,填写“施工测量放线报验单”,上报监理工程师进行测量验收;当总控测量单位检测认为施工单位所布控制桩点精度不能满足贯通精度要求时,施工单位应重新予以布点和测量,并上报布点测量资料,要求总控测量单位重新检测。
见证、复试要点:在工程开工之前,施工单位应将负责本工程的抽样人员名单及拟委托的检测机构报送监理工程师审查,经总监理工程师审批后,与本工程见证人员名单一起报送检测机构、地铁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备案。
施工单位应按照规定制定检测试验计划,配备试验人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取样工作,做好材料取样记录、试块和试件的制作、养护记录等。
天津地铁工程中施工单位所有应进行检测试验的项目,100%实行见证取样送检。
对施工单位质量履约检查的内容主要包括开工控制工作、测量控制工作、材料(含构配件)验收控制工作、工程验收及创优工作、档案资料工作、基坑工程、防水工程、钢筋混凝土工程、联络通道工程、盾构工程。
按照天津市建质安总【2011】51号《关于建立施工现场标养室的通知》要求,施工单位应在施工现场建立符合规定要求的标准养护室,配备专业试验人员,建立健全标养室管理制度。
建设公司和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均要建立质量检查制度,检查内容包括:质量管理体系、管理制度、质量控制措施、隐蔽工程检查、原材料(或半成品或构件)检验、测量控制、技术交底、质量隐患治理、质量事故处理、教育培训等。
履约检查形式日常检查由监理单位负责,监理单位在日常工作中应根据工程的实际进展情况对施工单位质量工作进行检查。
安全生产:安全生产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管理方针及“管生产必须管安全,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原则。
重大风险源施工阶段,均需实行风险源施工日例会制度。
重大风险源包括周边有建筑物的基坑开挖、盾构穿越建(构)筑物及河流、盾构接收与始发、联络通道开挖及其他具有较大风险的施工项目。
风险源施工日例会应在风险源施工时每日召开。
对于涉及结构安全及使用功能的必须严格执行首件制度,将每一分部工程涉及的所有分项工程的第一个检验批为首件验收的对象。
按照《天津市城市轨道交通工程重点建设环节质量安全管理办法》要求,工程项目Ⅰ级、Ⅱ级风险源施工时,施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应当现场值班;当工程项目出现险情或发现重大隐患时,施工单位的企业负责人应到现场带班检查,督促工程项目进行整改,及时消除险情和隐患。
采购、租赁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应当具有生产(制造)许可证、产品合格证,并在进入施工现场前进行查验。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用具、机械设备、施工机具及配件必须由专人管理,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和保养,建立相应的资料档案,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及时报废。
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设备的显著位置。
在施工现场建立消防安全责任制度,确定消防安全责任人,制定用火、用电、使用易燃易爆材料等各项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设置消防通道、消防水源,配备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并在施工现场入口处设置明显标志。
在施工现场入口处、施工起重机械、临时用电设施、脚手架、出入通道口、楼梯口、电梯井口、孔洞口、桥梁口、隧道口、基坑边沿及有害危险气体和液体存放处等危险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
安全警示标志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垂直运输机械作业人员、安装拆卸工、爆破作业人员、起重信号工、登高架设作业人员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过专门的安全作业培训,并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三方监测单位应根据勘察报告、施工图、周边环境调查报告、安全风险评估报告等资料编制第三方监测方案,组织专家论证,经监测单位技术负责人和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批准后的方案不得随意变更。
城市轨道交通工程的地面线、高架线工程的环境调查范围原则上不小于线路外边线两侧各30m。
施工组织设计编制完成后,施工单位项目部应报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审批,出具书面审批意见。
施工单位项目部根据技术负责人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后,方可报监理单位审批。
审查通过后,由总监理工程师签署审批意见,报项目管理部签署意见,项目管理部签署意见(附表)后,报质量安全部备案。
按照工程自身风险和周边环境风险的危险程度,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分类进行条件验收。
A类主要包括(不限于): Ⅰ级、Ⅱ级、Ⅲ级、Ⅳ级风险源开工。
B类主要包括(不限于):基坑开挖;联络通道开挖;盾构始发接收;盾构开仓;盾构更换盾尾刷;跨越铁路或快速路的预制梁架设;盾构机组装拆卸;盾构后配套防溜车装置;模板搭设高度8m及以上、搭设跨度18m及以上、施工总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及以上的现浇混凝土;工程爆破拆除;施工现场临时房屋的消防;主变电站、接触轨和车站送电;铺轨(调试)行车。
A类项目由建设公司项目管理部负责人组织验收。
B类项目由总监理工程师组织验收,机械设备操作应保证专机专人,持证上岗,严格落实岗位责任制,并严格执行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的“十字作业法”。
多机抬吊时单机负载不得超过该机额定起重量的80%。
汽车轮胎式起重机作业前应伸出全部支腿,撑脚下必须垫方木。
调整机体水平度,无荷载时水准泡居中。
支腿的定位销必须插上。
挖掘机铲斗未离开工作面时,禁止挖掘机转动,铲斗内严禁站人,不得用铲斗吊运物料。
铲斗落下时,注意不要冲击车架和履带,铲斗接触地面时,禁止转动。
空气压缩机输气管应避免急弯,打开送风阀前,必须事先通知工作地点的有关人员。
空气压缩机出气口处不准有人工作。
施工单位每日应对施工现场进行事故隐患排查。
监理单位每周必须组织一次对施工现场事故隐患的检查。
项目管理部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应每月组织一次对事故隐患的检查。
质量安全部在日常巡查的基础上,每季度组织一次事故隐患的检查。
应急管理工作主要包括应急组织机构、应急物资的储备、应急预案备案、应急预案的培训、应急预案演练及对演练效果的评估等。
专项预案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16种:a)防基坑坍塌事故应急预案;b)防隧道涌水(透水)、涌沙事故应急预案;c)防周边建(构)筑物及房屋开裂事故应急预案;d)防触电事故应急预案;e)防管线破坏事故应急预案;f)防设备倾覆事故应急预案;g)防人身伤亡事故应急预案;h)防食物中毒和窒息事故应急预案;i)防火灾事故应急预案;j)防车辆伤害事故应急预案;k)防机械伤害事故应急预案;l)防起重伤害事故应急预案;m)防物体打击事故应急预案;n)人员疏散应急预案;o)防汛应急预案;p)防高处坠落事故应急预案;综合应急预案要在项目开工前完成评审工作,专项应急预案要在该项工程实施前完成评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