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样品的采集方法

样品的采集方法

2 样品的采集
2. 1 采样时间和采样深度对桉树土壤中微量元素分布规律的分析,是为了从微量元素的角度,探讨
桉树土壤的特征性。

桉树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与样品的采集时间和采样深度相关。

由于不同时间采集的土壤样品与残
留在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大小的数据是不一样的。

桉树土壤样品的采样时间,可在砍伐后或施肥前,一般在秋冬季至早春采样较为合适。

桉树的根系分布比较深,为了探讨围绕根系的微量元素分布,依据桉树根系的深度,采样深度一般定为0~40cm。

2. 2 采样点数及分布每一个桉树土壤样品采样点的分析结果,代表一个采样单元面积的桉树土壤状况。

如果所设定的采样点没有代表性,即使分析结果再准确也无实用价值。

因此必须科学设定采样点,并在采样单元中多点采样,然后以多点采集样品的均匀混合样作为采样单元的代表点。

采样点数的多少,根据地形地貌、不同的桉树品种和采样单元的大小来确定。

可用梅花形和蛇形(S形)等两种布点方法采样。

采样单元面积较小,地势平坦,可用梅花形布点采样,中心点设在两对角线相交处,设5个采样点(见图a所示); 采样单元面积较大,地势不平坦,可用蛇形(S形)布点采样,按“S”形的路线均匀分布5~10个采样点[2]。

采样点要避开林边、路边、河边和堆肥处等特殊部位。

2. 3 采样每点采样时,首先挖土坑,土坑一般挖成1×1. 5米的长方形[2],挖出的土壤放在土坑两侧, 土坑深度依具体情况而定,分析微量元素含量一般应挖至50cm。

根据土壤剖面的颜色、结构、质地、松紧度、湿度、桉树根系分布等,自上而下划分土层,进行仔细观察,描述记载,将剖面形态特征逐一记载到采样记录表。

然后,把每一个采样点的采样深度分为3层: 0~10cm、10~20cm、20~40cm。

采样次序自下而上逐层采样,通常采集各层中部位置的土壤,而不是整层都采。

先采剖面的底层土样(20~40cm),再采中层土样(10
~20cm),最后采上层土样(0~10cm)。

将所采集的三层土样分别放入相应的样品袋,用铅笔写好样品标签,每个样品须写2个同样标签,并贴在样品袋的内外两侧。

标签内容包括编号、桉树品种、采样地点、采样深度、采样人、采样时间等。

一般每一层采集1 kg左右的样品。

在采样过程中要注意用竹片去除与铁锹和铁铲等金属器具接触的部分土壤,再用竹片取样,避免在采样中引入微量元素的干扰。

2. 4 采样时进行野外记录采样时进行野外记录,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工作。

其作用是为研究桉树土壤
微量元素含量的变化规律提供依据。

野外记录的项目有:桉树品种、种植年代、生产情况、胸径、林下植被生长状况、坡向、坡度。

采样地是否刚施过肥、下过雨,天气状况。

3 样品的预处理
采集回来的桉树土壤样品,经登记编号后,都须经过一定的预处理。

风干、磨细、过筛、混合、制成分析样品保存,进行各项分析。

预处理样品的目的是:
①使分析样品可以长期地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变质;②挑去非去部分,使分析结果能代表土壤本
身组成;③将样品适当磨细和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取的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减少称样的误差;④将样品
磨细,增大土粒的表面积。

使制备待测试样溶液时分解样品反应能够完全和匀致。

3. 1 风干将采集回来的桉树土壤样品铺在聚乙烯塑料布或干净的纸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约2cm,
置于干净整洁的室内自然风干,严禁暴晒,并注意防止酸、碱等气体及灰尘的污染。

在土样半干时,用手将土
样捏碎(用手捏碎时需戴塑料手套,避免手上的细菌、灰尘等污染样品,影响分析结果),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

在风干的过程中应首先拣去粗大动植物残体(根、茎、叶和虫体、石块、结核等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然后把同一个采样单元内不同采样点的同一层的土样充分混匀再用四分法筛分到所需的数量(通常为300~500 g)。

四分法的操作手续是:将土样摊成圆形或正方形,划一十字线,等分为4部分,弃去对角的两份;剩下的部分如果还太多,再混均,再用四分法继续筛分[3]。

3. 2 磨细过筛风干后的桉树土壤样品按照不同的分析要求研磨过筛(如:分析测试微量元素时,应
用尼龙筛过筛和玛瑙研钵研磨)。

风干的土壤样品用木棍辗碎过14目筛。

也可用玛瑙研钵研磨留在筛上的土块再倒在聚乙烯塑料布上重新辗碎。

如此反复进行,直至全部土壤过筛。

通过14目筛的土样,经充分混匀后,即可供一般项目的理化分析之用,如速效养分及效换性、pH值等。

分析测试微量元素含量时,则尚需另行磨细。

方法是:将通过14目筛孔的土样摊成薄层,划成许多小方样, 用角匙多点取出样品约5g,在研钵中心研磨,直至全部通过100目筛(样品呈面粉状)。

3. 3 保存处理好的样品通常保存在广口瓶中,瓶上贴上标签,写上分析号、桉树品种、采集地点、采集深度等项目。

如无广口瓶,也可用纸袋代替,小于100目筛的土样较少,可用称量纸包。

放入广口瓶中(这种处理好保存起来的土样称风干土样),保存的土样要尽量避免阳光、高温、潮湿和酸碱气体等的影响,否则
影响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2]奚旦立.环境监测[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M], 2005: 215-216.
[3]http: //www. instrument. com. cn/bbs/shtml/20070511/83401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