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大本科《妇产科学与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电大本科《妇产科学与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完整版)

电大本科《妇产科学与儿科护理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 1325课程代码: 0 2367适用专业及学历层次:护理;本科考试:形考(纸考、比例 30% );终考:(纸考、比例 70% )一、单项选择题1 .严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不包括 ( A ) 。

A .先天性聋哑B .强直性肌营养不良C .遗传性痉挛性共济失调症D .双侧视网膜母细胞瘤E .先天性无虹膜2 .妊娠期子宫变化的特点,不包括 ( C ) 。

A .子宫增大B .子宫腔容积增加C .支持子宫的韧带松弛D .子宫肌细胞肥大E .子宫血流量增加3 .产褥期,正常血性恶露特点是色红,并含 ( C ) 。

A .大量血液及蜕膜组织B .大量血液、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C .大量血液、少量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D .少量血液、胎膜及坏死蜕膜组织E .少量血液及坏死蜕膜组织4 .绝经后妇女因雌激素缺乏而引起的近期改变,应除外 ( B ) 。

A .阴道分泌物减少B .容易摔伤C .尿频尿急D .阴道反复感染E .血管舒缩功能障碍5 .有关软产道的构成,正确的是 ( E ) 。

A .阴道、子宫颈、子宫及会阴部B .阴道、子宫颈、子宫及盆底组织C .阴道、子宫峡部、子宫及会阴部D .子宫峡部、子宫、阴道及骨盆底的软组织E .子宫下段、子宫颈、阴道及骨盆底的软组织6 .绝经后期妇女,体内激素的变化特点是 ( B ) 。

A .卵巢继续分泌少量雌激素和孕酮B . FSH 及 LH 的水平明显升高C . FSH 水平升高, LH 水平下降D .绝经 1 年内 FSH/LH 达最高水平E .绝经 1 年后 FSH 及 LH 水平明显下降7 .关于硫酸镁用药护理,错误的是 ( C ) 。

A .硫酸镁的滴注速度以 lg/h 为宜B .用药过程中要评估孕妇的血压C .膝腱反射亢进是毒性反应D .呼吸不得少于 16 次/分E .备好 10% 的葡萄糖酸钙8 .有关外阴根治术后患者的护理内容,正确的是 ( B ) 。

A .根据情况按医嘱给予止痛剂,防止成瘾B .术后保留尿管 5 ~ 10 天C .外阴部伤口 7 天给予拆线D .术后当日开始给予红外线照射E .术后取半卧位,双腿外展屈膝9 .输卵管妊娠最常见的原因是 ( C ) 。

A .内分泌失调B .受精卵游走C .输卵管慢性炎症D .输卵管手术粘连E .精神神经功能紊乱10. 控制子痫的首选药物是 ( A ) 。

A .硫酸镁B .冬眠合剂C .肼酞嗪D .双氢克尿塞E . 20% 甘露醇11 .某 40 岁妇女,白带多,偶伴性交后出血现象,妇科检查:宫颈重度糜烂。

为排除宫颈癌,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 A ) 。

A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B 富颈活检C .阴道镜D .分段诊断性刮宫E .碘试验12. 胎盘早期剥离的主要病理变化是出血发生在 ( C ) 。

A .壁蜕膜B .包蜕膜C .底蜕膜D .真蜕膜E .羊膜下13. 张女士被诊断为有排卵性功血,并疑为子宫内膜不规则脱落,告诉她刮取子宫内膜进行活检的时间是 ( B ) 。

A .月经第 1 日B .月经第 5 日C .月经干净后 3 日D .月经周期中间E .月经来潮前 12 小时内14. 关于低钾血症的叙述,错误的是 ( E ) 。

A .血清钾浓度 <3.5mmol/LB .兴奋性减低、精神萎靡C .肌肉无力、腱反射减弱或消失D .肠鸣音减弱或消失,严重时出现肌肉弛缓性瘫痪E .心电图可见 T 波高尖、 S-T 段上移15. 关于小儿情绪和情感的叙述,错误的是 ( D ) 。

A .新生儿消极情绪多B . 2 个月时积极情绪增多C . 6-7 个月时,产生与双亲的依恋和对陌生人的怯生情绪D . 12-16 个月时,产生分离时的焦虑情绪, 24 个月达到高峰E .婴儿和亲人间的依恋感情是小儿社会性发展的最早表现16. 婴儿每日需水量约为 ( D ) 。

A . 90ml/kgB . l10ml/kgC . 130ml/kgD . 150ml/kgE . 170ml/kg17. 极低出生体重儿是指 ( C ) 。

A .出生体重不足 2500g 的新生儿B .出生体重不足 2000g 的新生儿C .出生体重不足 1500g 的新生儿D .出生体重不足 1000g 的新生儿E .出生体重不足 800g 的新生儿18. 新生儿出生后开始排胎便的时间一般为 ( D ) 。

A .生后 2 小时内B .生后 6 小时内C .生后 8 小时内D .生后 12 小时内E .生后 24 小时内19 .新生儿硬肿症,患儿衄温 <30 ℃,暖箱开始温度应为 ( A ) 。

A .比体温高 1 ℃B .比体温高 2 ℃C .比体温高 3 ℃D .比体温高 4 ℃E .比体温高 5 ℃20. 佝偻病活动期(激期)的主要表现是 ( C ) 。

A .突然发生惊厥B .易激惹、夜惊。

C .骨骼系统改变D .烦躁不安、多汗E .各方面发育迟缓21. 一个小儿,原体重 llkg , 2 天来腹泻较重,今日尿较少,测体重仅为 10. 2kg ,查血清钠为 134mmo/L ,该患儿脱水的性质和程度是( A ) 。

A .等渗中度脱水B .等渗重度脱水C .低渗中度脱水D .低渗重度脱水E .高渗中度脱水22. 婴幼儿肺炎最常见的类型是 ( C ) 。

A .大叶性肺炎B .间质性肺炎C .支气管肺炎D .毛细支气管炎E .非典型性肺炎23. 法洛氏四联症患儿喜蹲踞主要是因为这能使 ( E ) 。

A .心脑供血量增加B .缓解漏斗部痉挛C .腔静脉回心血量增加D .休息,缓解疲劳E .体循环阻力增加,减少右向左分流血量24 .猩红热易出现的并发症是 ( D ) 。

A .肺炎B .睾丸炎C .脑炎D .急性肾小球性肾炎E .急性胰腺炎25 .结节性红斑、疱疹性结膜炎常见于 ( B ) 。

A .秋季腹泻B .原发性肺结核C .支原体肺炎D .中毒性痢疾E .支气管哮喘二、名词解释26 .分娩机制:是指胎儿先露部随着骨盆各平面的不同形态,被动地进行一连串适应性转动,以其最小径线通过产道的全过程。

27 .过期产儿:指胎龄等于或大于 42 周 (294 天 ) ,的新生儿。

28.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指手术时因疼痛或局部刺激使受术者在术中或术毕出现心动过缓、心律不齐、面色苍白、头昏、胸闷、大汗淋漓,严重者甚至出现血压下降、昏厥、抽搐等迷走神经兴奋症状。

29 .围绝经期综合征:部分妇女在围绝经期期间可以出现一系列因性激素减少所致的征候群,被称为围绝经期综合征。

30 .子宫的缩复作用:宫缩时,子宫体部肌纤维缩短变宽,间隙期时,子宫肌纤维重新松弛,但不能完全恢复到原状而固定于较短的状态。

经过反复收缩,子宫体部肌纤维越来越短,这种现象称为缩复作用。

三、简答题31 .简述妇科腹部手术后患者缓解腹胀的护理措施。

参考答案:(1) 可采用生理盐水低位灌肠, 1 、 2 、 3 灌肠,热敷下腹部等。

(2) 若肠蠕动已恢复但仍未排气者,可针刺足三里,肛管排气,或按医嘱皮下注射新斯的明等。

(3) 术后第 2 天,护士可指导卧床患者进行肢体运动,根据情况协助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以利于改善胃肠功能,预防或减轻腹胀。

32. 简述分娩期预防产后出血的主要措施。

(1)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基本需要,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保证产妇休息。

(2) 第二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作会阴侧切术,胎头、胎肩娩出要慢,一般相隔 3 分钟左右;胎肩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脉滴注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

(3) 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挤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

33 .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患儿的饮食护理。

参考答案:(1) 明显水肿或高血压时,短期内低钠饮食,每日钠 <lg ,水肿消退、尿量正常后则不应长期限盐。

给易消化的软食,包括少量脂肪,足量的碳水化合物。

(2) 蛋白质的摄入控制在每日 2g/kg 为宜,食人高生物效价的优质蛋白。

(3) 注意补充各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四、病例分析34. 患儿,女, 2 岁,发现心脏杂音 1 年, 2 天来咳嗽, 1 天来加重伴发热。

患儿于 1 年前体检时,发现心前区有杂音,疑为先天性心脏病,但未作进一步检查确诊。

2 天前着凉后咳嗽, 1 天来咳嗽加重伴有发热,体温 38 ℃~ 39 ℃。

平时身体较弱,活动尚可,但易疲乏、易感冒咳嗽,一年前患过一次肺炎。

病后食欲稍差,二便正常。

体检:神清,体格发育稍落后,身高 89cm 、体重 12kg , T37.8 ℃,心前区膨隆,心律齐、心率 132 次/分,胸骨左缘 3 ~ 4 肋间可闻Ⅲ/6 ~Ⅵ/ 6 级粗糙的全收缩期反流性杂音,并可触及收缩期震颤,肺动脉第二音增强。

两肺叩诊清音、呼吸音粗、两肺底部可闻较密中小湿哕音,腹软,肝肋下 0.5cm ,脾未及。

神经系统(一),脊柱四肢无畸形。

心脏 x 线检查:心脏外形中度增大,以左心室为主。

肺纹理粗。

心电图检查:显示左心室肥大。

该患儿诊断为室间隔缺损,合并支气管肺炎。

请问:应采取什么护理措施?(1) 一般护理①身心评估:注意患儿的病史和病情,体征及化验检查情况及其意义。

②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精神及 T 、 P 、 R 的变化,有无呼吸困难、面色发绀。

③生活管理:注意营养,保证休息。

④环境清洁、空气清新、定时通气换气,保证合适的室内温度(18 ℃~ 22 ℃ ) 和湿度 (55% ~ 60%) 。

(2) 改善症状①体位:可采取头高位或半卧位,以利呼吸。

经常给患儿更换体位或抱起,防止肺不张和减少肺淤血。

②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患儿呼吸道分泌物必要给予吸痰。

③有缺氧表现时,及时给予氧疗。

④维持正常体温定时测体温,体温超过 38.5 ℃给予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

⑤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并观察疗效和副作用,如抗生素、止咳化痰平喘剂等。

(3) 健康指导①向家长介绍先心病的相关知识和肺炎的预防和护理知识。

②对家长讲解先心病进一步检查、治疗的知识和日常护理知识。

③预防感染,注意体温变化,按气温改变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引起呼吸系统感染。

注意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