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纺织品

纺织品


26
2、基本组织

平纹组织:由两根经纱和两根纬纱构成的一个组织循 环。织物无正反面之分。
特点:经纬纱交织最频繁,使织物挺括,坚牢,被广 泛运用。如平布、府绸、凡立丁、乔其纱、帆布等。

斜纹组织:相邻经纬纱上连续的经纬组织点排列成斜 线,织物表面呈现连续斜线织纹的织物组织。斜纹组 织至少要有三根经纱和三根纬纱构成一个织物组织。 特点:经纬线的连接比平纹组织少,坚牢度不如平纹 组织,但手感比较柔软,纱线密度可比平纹组织大。
30


(三)印花

用染料、糊料、化学药剂组成色浆在纺织物上获 得花纹图案。

棉织物的印花工艺主要有直接印花、防染印花和 拔染印花。直接印花在白色或前色的织物中印制 并固定。防染印花先印上防染物质再染色。拔染 印花是通过破坏织物上的染色染料以获得花纹。
合成纤维的染色主要采用分散染料和阳离子染料 等。
3
纺织纤维的分类
1、天然纤维:


植物纤维:种子纤维、韧皮纤维、叶纤维、果实纤维
动物纤维:毛纤维、丝纤维 矿物纤维:石棉 人造纤维:粘胶纤维、铜氨纤维、醋酯纤维
2、化学纤维



合成纤维:聚酰胺纤维、聚酯纤维、聚丙烯腈纤维
无机纤维:玻璃纤维
4
二、天然纤维
(一)棉花:锦葵科

按棉纤维粗细、长度分为三类:长绒棉、细 绒棉、短绒棉

15

聚丙烯腈纤维:又称腈纶,弹性较好,分子呈螺 旋形排列,强度不如涤纶、锦纶,保型性较好。 由于存在腈基,具有优良的耐光性和耐气候性, 耐热性次于涤纶。

聚丙烯纤维:又称丙纶,原料来自天然气及石油 裂解所得的,经熔融纺丝而制得,制造工艺简单, 无污染。回弹率高,耐磨性较好,与涤纶相近。 比重是现有纤维中质地最轻的,可制袜、蚊帐、 弹力衫等,可与棉、粘胶、腈纶混纺制造衣料、 被絮、纱布、地毯等。
16
四、纺织纤维的鉴别

纤维鉴定有形态特征鉴定和理化性质鉴定两种方法 形态特征法主要使用显微镜,通过观察各种纤维的 细部,找出具有代表性的特征 理化法主要通过燃烧、溶解、测试熔点、测量比重 和观察纤维表面的折射进行鉴别

17
(一)显微镜法

主要通过观察纤维纵向和横向的截面,通过观察对比 纤维纵向和横向的形象特征,区分鉴定不同的纤维。 如棉纤维一般是扁平带状,有天然卷曲,横截面呈腰 圆,有中腔,羊毛表面有鳞片,横截面呈圆形,蚕丝 纵向平直,有光折射,横截面呈不规则三角形。涤纶、 锦纶表面平滑,横截面呈圆形,腈纶表面平滑或或有 沟槽,横截面呈圆形或哑铃形,粘胶纤维纵向有沟槽, 横截面呈锯齿形。
保温性等性质的不同。

纱线的结构,如纱线的拈向、拈度及纱线的合股
情况影响织纹的清晰度、光泽度、手感和厚度。
34
二、纺织品的基本结构
(一)织物组织
织物组织的种类很多,有三原组织,及由三 原组织变化而成的多种其他变化组织。 测定织物组织的目的,在于找出经纬纱线的 交织规律,确定织物组织的品种规格和性能。
27

缎纹组织: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的单独组织点 均匀分布但不连续的织物组织。它是织物组织中 最复杂的一种。 在缎纹组织的完全组织中,任何一根经纱或 纬纱上仅有一个经组织点或纬组织点,彼此间隔 较远,分布均匀,因此完全组织的纱线至少是 5 根。
特点:缎纹完全组织越大,浮长越长,织物越柔 软、平滑和光亮,但坚牢度越底。缎纹在棉织品 中,有横贡缎,在毛织物中,有直贡呢。

6
(三)羊毛
羊毛具有弹性好、吸湿性强、保暖性强,不易玷污 和光泽柔和等特点。

羊毛纤维的形态结构:分皮质层、鳞片层和髓质层。
羊毛纤维的化学组成:天然蛋白质纤维
羊毛的化学性质:抗酸能力较强,但抗碱能力弱。 羊毛的物理性质:细度、长度、卷曲、吸湿性、弹性。
7
(四)蚕丝

蚕丝的形态结构与化学组成:两根平行单丝组 成,成分为蛋白质。 蚕丝的化学性质:耐酸性次于羊毛,比棉、麻

稳定。对光很敏感。

蚕丝的物理性质:蚕丝比重小、强度较高。是
热的不良导体,比棉絮保暖。
8
三、化学纤维
用天然的或人工合成的高分子物质为原料, 经过化学处理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纤维。
9
(一)化学纤维的分类、命名

按原料分: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 按几何形状分:短纤维和长丝 按内部组成分:根据含有的单体有不同的称呼 短纤维:人造纤维称纤,合成纤维称纶 长丝:人造纤维称丝,合成纤维称纶丝


强度和伸长度:可用断裂长度和伸长度表示。
23
二、纺织品的织造和织纹组织
1、织品的织造
利用织机将互相垂直的经纬两组纱线,按照一定 的规律交织成织品的工艺过程。

工艺过程:以棉纤维为例,织前准备包含络纱、 整经、浆纱、穿经、卷纬和定拈。 织造原理:包含五大运动,开口,引纬,打纬, 卷取和送经。

24
棉纤维形态:细长、扁平,管状、腰圆 棉纤维化学性质:耐碱不耐酸,吸水 棉纤维的物理性质:长度、细度、成熟度、 断裂长度。 我国棉花产量的分布
5


(二)麻
常见的有黄麻、洋麻、苎麻、亚麻、剑麻。

麻的化学成分:纤维素、木质素、蜡质、果胶 等。纤维素是麻纤维的主要成分。木质素使纤 维发硬。 麻具有吸湿能力强、吸湿速度快的特性,但由 于纤维整列度较高,柔软性较差、不易弯曲, 手感粗硬。
36
(三)密度

指纺织品沿经向(纬向)单位长度内的经纱(纬 纱)根数。 公制密度是指 10厘米长度内经纱(纬纱)的根数。

英制密度是指1英寸长度内经纱(纬纱)的根数。
37
(四)纺织品的重量

纺织品重量指纺织品单位面积的重量。以克 / 米 2
表示。

一般把200克/米2重量以下的织物为轻薄型织物
第三节 纺织品的质量
一、纺织品的原材料
(一)纺织品中纤维材料的分析
纤维是纺织品的主体成分,对纺织品的质 量、风格、服用性能起决定性的作用。 评定纺织品的质量,主要通过鉴定组成纺 织品的纤维种类。对混纺和交织的织品,要计
算各类纤维的比例,如涤纶/棉的混纺比。
33
(二)纺织品中纱线的分析

纱线分析包括纱线的种类、支数及结构等分析。 纱线粗细不同,引起织物的厚薄、外观、手感、
35
(二)纱线号数
我国已经规定用号数制,号数即长 1000 米的 纱线重量是几克 ,就是几号纱线。比如长1000米的 纱线重量是 10 克,称 10 号纱线。纱线号数对纺织 品的服用性能和物理机械性能有显著的影响。纺 织品的经纬号数有三种配置:

经号数等于纬号数
经号数小于纬号数 经号数大于纬号数
25
(二)织物组织
在织机上由于各根经纱上下运动的规律不同, 使经、纬纱按不同的交织方式获得的织纹,称织物 组织。 1、几个基本概念 组织点:经纱、纬纱相互沉浮的交织点 浮长:织物一根纱线上,相邻两个经(纬)组织点 之间的纱线长度。 组织循环:织物中经纬纱浮沉交织规律具有一个循 环的组织。 组织图:用线条或符号描述的织物组织的图形。
在200—350克/米2重量以下的织物为中厚型织物
在350克/米2以上的属厚重型织物。
38
(五)长度和幅宽

织物的长度,是指一段织物两端最外边,保持整 幅的纬纱线间的距离。织物的匹长,通常用米表
示。棉织物的匹长,在27—40米之间,毛织物的
匹长在50—60米或30—40米之间。

织物的幅宽,是指织物两边经纱线之间的距离。 通常用厘米表示。

18
(二)燃烧法


主要观察其燃烧特征,包括燃烧的难易,火焰的形状 和颜色,灰烬的特征等。燃烧的特征与纤维大分子化 学成分有关。 取毛织品、丝绸、棉织品、化纤织品各一小块,分别 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可见毛织品和丝绸接近火焰时 先卷缩后燃烧,有烧焦毛发的焦糊气味,烧后的灰烬 较多,成为有光泽的硬块,施压立即碎为粉末;棉织 物纤维接近火焰不卷缩,慢慢燃烧,燃烧几乎不产生 什么气味,灰烬很少,呈灰白色,粉末状;化纤织物 的纤维,接近火焰时迅速卷缩,有熔化成小球的现象, 趁热可拉丝,燃烧比较慢,有气味,灰烬为球状,颜 色较深,不易破碎。
(二)撕裂强度

织物在使用中被其他物件钩住,受外力成裂缝, 以至被撕成两半,称为撕裂。 测定撕裂强度的方法有条样法、舌形法和梯形法。
19
请大家观察身边同学的服装面料, 利用感官鉴别方法判断出是天然纤维 还是化学纤维?
第二节 纺织染工艺概要

纺织品是以纺织纤维为原料,经过纺纱、织造、 染色、整理等环节加工而成的。

纺纱:经过开松、梳理、牵伸、加拈四个步骤完 成纤维的轴向取向。
织造:经过开口、投梭、打纬、卷取、送经五大 动作完成纵横取向结算。 染色整理:经过预处理、染色、印花、整理四道 工序,取得色彩、形态和实用效应。31(四)整理

通过物理、机械作用或化学药剂,改善织物光泽、 形态,提高其服用性能。 棉织物的整理主要有手感整理、定型整理,手感 整理通过上浆,获得光滑、硬挺、厚实等手感的 性能。定型整理是在潮湿状态通过定幅和预缩, 改善性能。


毛织物的整理须通过煮呢、缩呢、起毛、剪毛、 蒸呢和压呢等过程。
32


21
(一)纱线 1、纺纱工艺:把纤维加工成纱线

纤维开松成松散纤维层 把纤维层制成纤维条并拉细

加拈纤维细条制成具有一定强力的细纱
具体的工艺过程: 开清棉 梳 棉 粗 纱 细
精 梳 纱
并 条
22
2、纱的质量

细度:指纱线直径的粗细,习惯上用支数来表 示。公支:在公定回潮时,一克纱线所具有的 长度数值。 拈度:一定长度的纱线沿轴向的拈回数。 通过加拈,纱线中的纤维抱合紧密,纤维间的 压力阻力随之增强,提高纱线的强力,既使纱 线有一定的强力,又使纱线有一定的柔软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