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沥青路面维修方案第1节道路养护工程流程道路巡视————路况资料汇总、评定————制定维护方案————组织现场维护————道路清扫、开放交通第2节沥青路面维修对于面积较大的龟裂、裂缝、分布密集的坑槽等处治工作可采用冷铣刨- 热摊铺的方法加以修复。
具体步骤如下:1、路面病害调查及处治方案确定施工之前要对路面病害段、桩号、路面标高、宽度、病害范围、转弯半径、超高超宽、纵坡横坡、路面结构、沥青混凝土级配、原材料产地和型号规格等作全面的了解和详细的记录, 并严格按照这些数据指导施工。
2、路面勘测对路面病害段落进行测量, 通过测点高程的比较来确定补修的面积、铣刨的面积和铣刨深度。
路面修补范围的四边要平行或垂直行车方向, 同时要尽可能把纵缝留在标线处或路边。
3、路面铣刨作业路面铣刨。
作业包括切边、铣刨、铣刨废料运输、刨边角、清扫余渣、铣刨面复查等工序。
在确定修补面积后, 技术人员要把铣刨面积用粉笔画出来,然后用切割机将修补面积边线切出来,切缝深度一般要保证4cm左右。
切边的主要目的是保证坑槽槽壁垂直、槽边整齐。
切边完成后, 依据工程技术人员提供的铣刨面积和铣刨深度沿行车方向逐刀地进行铣刨, 一般来说铣刨的深度为3~4cm,但如果坑槽中有松散物或藏水,则应加大刨镜深度,直至彻底露出坚实底层为止。
对于未铣刨但需加铺的路面, 铣刨机要在来回行驶过程中将其拉毛, 拉毛痕迹深度为3~5mm铣刨机铣刨时,产生的废料通过传输皮带装上运输车辆,运到固定点进行存放, 以备再生利用。
铣刨完成后, 还需用综合养护车(液压铺或人工)将铣刨机人(提)刀的斜边与切割机切缝间的少部分残留路面清除掉,然后人工将坑槽内残留杂物清扫干净。
最后要对铣刨面进行检查和测量, 查看锐刨面是否平整, 松散物是否都铣刨掉, 槽壁是否整齐垂直, 测量铣刨深度是否合适, 记录铣刨后各测点的高程, 检查是否合格。
4、喷洒乳化沥青用沥青撒布车将乳化沥青喷洒于整个摊铺面和槽壁接口上,乳化沥青选用快裂式阳离子乳化沥青, 破乳后即可进行摊铺作业。
5、沥青混合料摊铺沥青混合料的摊铺包括以下几道工序: 放样——上料——摊铺——初期养护6、沥青混合料压实碾压采用光轮胶轮压路机, 分初压、复压、终压三道工序。
施工要点如下:a、碾压要及时,应尽量在较高的温度和较短的时间内完成碾压;b、碾压要从坑槽两边开始,以1/3轮宽压在新铺路面上来回碾压,逐渐向坑槽中间移动。
同时, 碾压应按阶梯形逐步向前推进;c、初压采用双钢轮压路机静压2~4遍,复压采用振动压实4~6遍,终压采用胶轮压路机压实2~4遍:d、对于新旧路面横向裂缝,可采用小型压路机进行碾压,以10-20m轮宽压实新路面,逐渐向新铺层移动,直至全轮压实在新铺面层上;e、压路机转向、调头要在旧路面上进行。
7、沥青混合料拌合和运输由于摊铺的不连续性, 所以拌合厂要有足够大的热料储存罐。
a、对于沥青混合料的级配,由于原材料、施工环境和拌和条件都与路面最初施工时存在差异, 所以标准级配可以适当进行调整, 但级配类型必须和原路面一致;b、每天路面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将下一天所需混合料的类型、数量和时间书面通知拌合厂,然后拌合厂据此一次性集中拌制。
由于摊铺时逐块进行的,所以所报混合料应尽量准确, 以避免浪费和完不成作业面的施工;c、充分发挥试验室的作用,做到数据指导生产。
试验室人员要对每批进场的原材料进行各项指标检验, 确保原材料合格;要对出厂的混合料进行马歇尔和拍提筛分试验, 保证出厂的混合料合格;同时要实地钻芯取样, 做密实度试验, 指导摊铺碾压作业;d、车辆应选择较大吨位的,数量上要保证摊铺机前始终有料车,不论运距长度, 沥青混合料在运输过程中都有加盖蓬布第3节沥青路面问题处理1、路面麻面、松散的修理方法:a. 因低气温施工的沥青面层造成麻面或松散,可收集好松散料,待气温上升时洁扫干净, 重做喷油封层, 并用轻型压路机压实: 如在低温潮湿季节, 可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修理: 小面积麻面可用乳化沥青封层修理;b. 由于油温过高, 粘结料老化而造成松散者, 应挖除重铺;c. 由于基层或土基松软变形而引起的松散, 应先处理基层或土基的病害, 而后重沥青混合料等, 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
如路面基层损坏. 应针对损坏原因. 先处理基层病害, 再修复面层。
d. 如因采用酸性石料与沥青粘附性差造成松散, 则应在沥青中掺加抗剥离剂、增粘剂或用干燥的生石灰、消石灰、水泥作为填料的一部分, 或用石灰浆处理粗集料等抗剥离措施, 改善沥青与石料的粘附力, 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性;2、路面油包的修理方法:a. 在气温较高时(或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将油包铲除,而后找补平整,再用烙铁烙平。
b. 由于油钉或撒漏形成的油包, 在气温高时铲去即可。
3、路面拥包的修理方法:a. 由于基层原因引起较严重的拥包, 用挖补方法先处理基层, 然后再重做面层。
b. 由于面层原因引起较严重的拥包,应在气温较高时〈或用加热器烘烤发软后〉铲除, 而后找补平顺, 用烙铁烙平: 面层较厚、拥包范围较大、气温较低时,可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平。
c. 己趋稳定的轻微拥包, 可在高温时直接铲平。
4、路面泛油的修理方法:a. 对于泛油路段, 应先取样作抽提试验, 求算出油石比, 然后确定不同的处治措施。
b. 含油量高的严重泛油路段, 一般在高温季节撒料强压处理, 先撒一层S10 〈10~15MM或更粗些的碎石,用重型压路机强压入,达到基本稳定后,再分次撒S12〈 5~10MM的碎石,引导行车碾压成型。
c. 泛油较重路段,根据情况可先撒S12(5~10m)的碎石待稳定后,再撒S14 〈3~5MM石屑或粗砂,引导行车碾压。
d. 轻度泛油,可撒S14(3~5MM的石屑或粗砂,通过行车碾压至不粘轮为度。
e. 撒料必须先撒粗料后撒细料, 撒布要均匀, 无堆积、无空白;均匀压入。
f. 在行车碾压过程中, 要及时扫回飞散的集料. 待泛油稳定将多余的集料清扫回收。
5、路面坑槽的修理方法:路面的基层完好, 仅面层有坑槽时, 应按下列方法修理:a. 测定破坏部分的范围和深度, 按“圆洞方补”原则. 划出大致与路中心线平行或垂直的挖槽修补轮廓线(正方形或长方形);若采用沥青混合料预制快修补, 则应划出尺寸等于预制块倍数的轮廓线。
b. 开槽应开凿到稳定部分. 槽壁要垂直, 并将槽底、槽壁消除干净。
c. 在干净的槽底、槽壁薄刷一层粘结沥青.随即填铺备好的沥青混合料或选用尺寸、形状相匹配的沥青混合料预制块铺平, 并用细粒式沥青混合料填塞预制块四周接缝烙平压实;新填铺部分应略高于原路面(高出量应根据坑槽深浅、用料粗细及压实程度而定), 待行车压实稳定后保持与原路面相平。
d. 填补用混合料级配类型, 宜与原路面结构、层次相一致。
制备工艺可根据实际条件采用热拌法、冷拌法(热油冷料拌和)或用乳化沥青碎石混合料、袋装预拌乳化沥青混合料等,视坑槽深度采用单层或双层填补。
6、在雨雪连绵的寒冷时节, 为控制坑槽扩展, 可采用现有路面材料临时填补坑槽, 待天气好转后再按规范要求修复。
路面啃边的修理、防治方法:a. 挖出破损边缘, 切成纵格钡则断而. 并适当挖深, 采用局部加厚面层边部的办法修复。
b. 改善加固路肩或设硬路肩, 使路肩平整坚实, 与路面边缘衔接平顺, 并保持路肩所有的横坡, 以利排水。
c. 设置路缘石以防止啃边。
d. 平交道口处,可适当加宽路而.衔接顺适,以减轻行车冲击对边缘部分的破坏。
7、路面脱皮的修理方法a. 属于面层与基层之间粘结不良而脱皮者,应先清除脱落和己松动部分,清扫干净, 喷洒透层沥青后, 重新铺面层。
b. 属于面层本身颗粒重叠、油料分布不均匀脱皮的, 应将面层修复。
c. 由于面层与封层没有粘结好, 初期养护不良而引起脱皮, 应先清除脱皮和松动部分, 清扫干净后, 洒上粘层沥青, 重新封层:8、路面沉陷的修理方法:a. 仅由于面层不均匀沉陷引起的裂缝和轻微下沉, 如土基和基层都己密实稳定, 可拉毛、扫净、洒粘层沥青后把沉陷部分填补到与原路面平齐。
b. 如因上基或基层结构遭破坏而引起的沉陷, 应先将土基和基层修理好后, 再修复面层。
c. 路面沉陷, 应及时填铺平顺。
9、路面车辙的修理方法: 由于表面性磨损过度出现的车辙, 应按下列方法修理:a. 采用路面铣刨机或风镐翻松车辙表面一定深度〈如10~20m〉, 并清除干净。
b. 铺筑前先喷洒0.3~0.5kg/m2 粘层沥青。
c. 采用与原路面结构相同的沥青混合料铺筑, 恢复路面横坡。
d. 周围接茬处要烙平密合、碾压密实。
由于路面内横向推挤形成横向波形车辙, 且已稳定的, 宜接上款步骤铣高补低恢复路面横坡;如因不稳定夹层引起, 则应清除不稳定层, 重铺面层。
由于局部下沉而造成的车辙, 可按处理路面沉陷的方法进行修理。
10、路面波浪、搓板的修理方法:a. 如基层强度不足或稳定性差, 应先处理基层, 再铺面层。
b. 如面层和基层间有夹层, 应挖除面层、清除不稳定夹层后, 喷洒透层沥青. 重铺面层。
c. 小面积面层搓板〈波浪〉。
也可在波谷内填补沥青混合料找平, 起伏较大者,则铲除波峰部分进行重铺:大面积波浪(搓板), 有条件时也可采用路面铣刨机铣削波峰后重新罩面。
11、路面翻浆的修理方法:a、由于面层成型不好,雨、雪水不渗引起基层表面轻度发软或冻胀而形成轻微翻浆,可于春融季节及水分蒸发后,修理平整,促使成型。
b、低气温施工的石灰土基层,发生上层翻浆,应挖除到坚硬处,另换新料修补基层和重铺面层;或根据条件,采用短期封闭交通的办法防止翻浆蔓延扩大。
c、由于排水不良造成的翻浆,应采取加深边沟、设置盲沟等排水措施,或采用水稳性好的垫层、基层重新修复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