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预防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ppt

《预防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主题班会ppt

▲ 风险成本 = 受害人轻伤、致残甚至死亡 + 3年以下 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3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 刑或者死刑 + 高额的赔偿金……
3.给加害人的家庭造成巨大的经济负担。
人的生命和健康是无价的,可以说:以损 害他人生命和健康为目的的打架斗殴行为是一 种最昂贵的消费行为。为此花上成千上万、几 十万、甚至上百万都不是什么希奇事,花钱如 流水。有的家长痛苦的把这种情况比喻为: “辛辛苦苦几十年,一夜回到解放前。”当前 社会上流传这样的话:“有本事去挣钱”,下 一句话是“没本事别打架”。
①当你和同学产生摩擦冲突的时候常以什么方式解决? ②当你的利益受损时,你是接受同学的赔礼道歉呢还是 设法打击报复? ③你常看到的同学解决摩擦的方式是什么?
学会正确处理同学间的矛盾
一个人不可能与世隔绝的过一辈子,必然要和人接触,要 生活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在与人交往中,不可能所有的人都像 你的父母那样,对你宠让、迁就,总会发生摩擦、冲撞,尤其 现在不少同学自我意识较重,在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支配下发 生矛盾在所难免。因此,切不可与同学间稍有不愉快就委屈得 了不得,不再和同学接触,把自己封闭起来,或者去激化矛盾。
三是很担心。如果被打的同学受伤严重,很可能惊动 派出所,自己将被警察抓起来,受到法律的制裁。
再次,对学校极其其他方面的影响 将一块石头投进平静的池塘中,石头在它投入的那个地方产 生的影响最大。暴力事件的影响也会像水波那样向周围扩散,影 响到其他的群体或个人。暴力发生的时候,旁观者可能迫于同伴 尤其是施暴者的压力而集体“失语”。受欺负者的朋友可能怕遭 到施暴者的报复,而不敢帮助被欺负者,不敢告诉老师。自己也 因为不能勇敢的站出来帮助自己的同学而产生愧疚感和无能感。 暴力事件发生后,如果学校或教师缺乏必要的干预措施,旁观者 会观察到欺负者通过对他人的欺负而获得一种支配感、控制权是 一种优势,他们以后也很可能会采取这种暴力的方式来解决问题, 或通过这种方式来获得自信感或自我价值感。这种“冷漠”将导 致麻木冷漠风气的蔓延,正义感和责任感的丧失,趋炎附势风气 的盛行,恶势力的猖狂,欺压弱势成为常态,最终造成校园暴力 事件频频发生的大环境。因此,学校发生了暴力行为,学校的学 习生活环境同时就被污染了,这种被污染的环境会让其他的学生 缺乏一种基本的安全感,整个学校的管理也将受到影响,严重的 还会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4.构成故意伤害罪,被追究刑事责任。
失去自由,一层层的铁门,强制劳动,从 早到晚时时监视和约束,严厉的强制措施,低 下的食宿条件。唯有争取减刑,早点出去。对 家庭也造成了最大的伤害。
正是因为打架斗殴的后果如此严重,学校 和家长才这样重视。我亲耳听见有一位父亲这 样教育他的孩子:“别打架,咱们也打不起” 等。话虽朴实,但很实在,让我们都按这位父 亲的要求去做吧!
★ 打架成本 = 直接成本 + 附加成本 + 风险成本
▲ 直接成本 = 5日到15日拘留 + 500元至1000元罚款 + 至少几十元乃至几十万元的医药费 + (严重的)追究 刑事责任……
▲ 附加成本 = 心情沮丧郁闷 + 名誉形象受损 + 家人朋 友担心 + 同学他人鄙视 + 自己内心恐惧 + 学习、生活、 就业蒙受的巨大隐性损失……
相信你看了这些,你肯定也认 为制造和参与打架不是“英雄”不 是“帅”,相反却是多么的愚蠢和 无知!用暴力解决问题是最笨、最 愚蠢的做法!
二、预防校园暴力,构建和谐校园
1.拒绝校园施暴 ,学生应该怎么做?
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就要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但在我 们与人相处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因为种种原因产生摩擦 和纠纷,所以,处理人际的关系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如何处 理这些摩擦和纠纷。现在我们就下面的这些问题做一个现 场调查。(请同学们自由发言)
奋度高、情绪紧张、情绪容易冲动,情绪不稳定,
欠成熟,容易波动失控。看问题片面、主观、偏
激。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还爱以模仿为途径,
对周围的一切新鲜事物进行模仿,包括对影视、
游戏中的暴力行为进行模仿,以此寻求满足和刺
激。如果遇到不满和矛盾时,也容易激动,暴怒,
呈现激情状态,以某种偏激行为表现出来。男生
比女生明显。
预防校园暴力 构建和谐校园
开封市第二十五中学学生处 2016年6月
在学校里,别人总是嘲讽你、欺负你、
威胁你;有人总是散播关于你的谣言;有人
在校园里或网上扬言要“收拾”你,甚至在
生活中真的给了你一点“颜色”……这就是
校园暴力!
校园,本该是一方净土,文明的殿堂。然而, 近年来,校园暴力事件时有发生,给宁静的校 园蒙上了一层阴影。人们不无忧虑地发现,原 本应该用美好、纯真等词来形容的花季少年, 却越来越多地与暴力、喋血、行凶、杀人等词 联系在一起。
案例回放:
此外,2009年9月8日,西安旅游 职业中专新生小美被同校的七八名 女同学按在宿舍的地上殴打,随后 她被强行扒光衣服,周围人用手机 拍下裸照。事发理由据称竟是有女 生怀疑小美用眼睛瞪她。
上 海 女 生 熊 佳 庆 殴 广州校园暴力视频现身网络 打 十余人围殴两同学 同 学
/show/-45HY6pujvmG12WV.html
今天,摆在教育者、
家长、社会面前的,是个
让人无法轻松的话题---
让暴力远离校园
一、认识校园暴力 1 .校园暴力的含义 2 .校园暴力的表现 3 .校园暴力的产生 4 .校园暴力的危害
二、根除校园暴力,建设和谐校园 1.拒绝校园施暴 ,学生应该怎么做? 2.学生怎样防范校园暴力
一、认识校园暴力
1.校园暴力的含义:
这里所说的校园暴力,特指发生在学校 及其周边地区,由同学或校外人员针对学 生生理或心理实施的、达到一定伤害程度 的侵害行为。主要包括
•语言暴力,
•行为暴力,
•心理暴力。
3.校园暴力的产生
(一)学生身心方面的原因:
①处于青春期
这一时期的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总体情感
丰富,强烈,易冲动,不稳定。常表现为情绪兴
(一)学会心理换位
在人际交流上具有这样一种心理特征:他们一方面渴望得到别人的理 解,但同时又很少主动地去理解别人,在对待老师方面,这一心理特征表 现得尤为突出。作为班主任和任课老师,平时应该指导学生学会理解他人, 而在处理师生关系问题上,学生应该学会理解老师,其具体的做法是“心 理换位”,把自己当作老师,学着用老师的观点去分析看待问题,从老师 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出发,来理解老师这样做的理由,这样,许多矛盾 便会被化解、消散了。
校 园 暴 力 就 像 一 个 老 虎 , 让 人 不 寒 而 栗
老师也对如何看待“中学生打架”做过 一个抽样调查,其结果是:
在随机调查的100名中学生中,有73% 的同学认为打架是愚蠢的,是不明智的 做法。但有 27%的学生认为打架可以理 解,打架者堪称“英雄”,也可以用一 个字形容——帅。
同学间发生矛盾,往往是因为一些学习生活中的鸡毛蒜皮 小事,有时就是一句话、一个眼神、一个小磕碰、一次小接触, 或一个道听途说,许多时候还是误会造成的。俗话说的好:时 间长了,哪有勺子不碰锅沿的。那么面对这些矛盾,如何正确 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呢?
一、对于当事人而言
如果同学间发生了矛盾,首先要冷静下来, 想一想矛盾发生的前因后果,看一看这里边有 没有误会,可以找其他同学了解一下,或直接 找这位同学平心静气地谈谈,也许两个人的疙 瘩一下就解开了,那时你会发现化解矛盾是一 件多么快乐的事啊!
一是很害怕,害怕老师、家长知道,害怕被打的同 学出什么问题,害怕被打的对方报复自己,害怕承担打 架的后果等。
二是很痛苦。暴力事件中也受了些伤 ,由于主要是 自己的错,不敢提自己有伤,只能默默忍受伤痛。事情被 老师家长知晓后,家长打骂的痛苦,老师批评的痛苦,同 学嘲笑的痛苦,被责罚、处分的痛苦,后悔、自责的痛苦 等也让他们身心疲惫不堪,内心承受很大的压力。
案例回放:
2009年6月,14岁的银川市某中学 初一女生小静(化名)在放学回家的 路上,被4名十六七岁的少女围殴达2 小时之久,导致鼻骨骨折,头面部多 处受伤。而出事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围 殴少女们看小静不顺眼。
案例回放:
2009年9月3日,银川市某中学 高二年级的两名女生罗某、刘某,因 琐事发生矛盾,并于9月4日上午在学 校约定,下午放学后到宝湖公园外 “单挑”。两人放学后到约定地点打 架后仍无法解决问题,随即又各自打 电话纠集了一帮社会闲散人员继续斗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规定:
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并 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 下罚款。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并处五百元以上一千 元以下罚款:
(一)结伙殴打、伤害他人的; (二)殴打、伤害残疾人、孕妇、不满十四周岁的人或者六十周岁以上的 人的; (三)多次殴打、伤害他人或者一次殴打、伤害多人的。
②不良交往
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会开始选择和
同龄人交往并融入群体里面,这个时候, 家长和老师不再是学生的模仿对象,为了 在群体里面占有一席之地,学生往往会选 择被同化。而未成年人的思想往往很不成 熟,如果受到不良挑拨和唆使,很容易就 会实施暴力行为造成不良后果。
③法律意识淡薄
在很大程度上,实施暴力行为的学生大多法 律意识十分淡薄,他们并没有意识到实施这种行 为会引发什么样的后果和责任,不知道打人也是 违法的。
④受害者忍气吞声或以暴制暴
受到暴力侵害的学生,会分成两种情况,一 是忍气吞声,而恰恰是这种忍气吞声,更助长施 暴者的嚣张气焰,还有另外一种就是以暴制暴,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种则会造成新的校 园暴力。
4.校园暴力的危害
不管是施暴者还是受害者,他们都像是遭遇了一 场灾难一样很痛苦,很难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