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南宁三祥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南宁三祥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1 建设项目概况 (1)2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 (2)3 项目的资源利用与污染物排放 (3)3.1 能源种类及数量 (3)3.2 水的来源与用水量 (3)3.3 运行期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方式 (3)3.4 建设期污染物产生情况 (4)4 环境保护目标 (5)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6)5.1 预测时段与范围 (6)5.2 预测内容及结果 (6)5.3 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 (7)6 环境保护措施 (7)6.1 环保投资 (7)6.2 环保措施 (7)7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 (8)1 建设项目概况南宁三祥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厂址位于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内,该开发区位于武鸣县西侧,距南宁市区36km 距武鸣县城12km 。

厂址地理坐标为北纬23°07′30″-23°20′,东经30″108°-108°15′,东临武鸣县城,西至锣圩镇,南接宁武镇,北至仙湖镇,本工程厂址地理位置见图1-1.图1-1 南宁三祥热电有限公司热电联产项目地理位置图本工程拟建规模为2×90t/h+2×130t/h 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3用1备,1台130t/h 锅炉备用)和3×15MW 背压式汽轮发电机组,主要环保工程有炉内脱硫+炉外半干法脱硫系统、SNCR 脱硝系统、布袋除尘器等。

本工程需新征建设用地,用地面积120亩。

项目总投资约4.5亿元。

项目基本情况见表1-1。

表1-1 项目基本组成表宾阳县武鸣县南宁市厂址位置本项目以集中供热为主导的供热模式,对整个园区供热现状统一规划,合理地设置供热系统,实施集中供热,为开发区各企业提供环保、节能、清洁的能源,促进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供热事业健康发展,构建良好的投资环境,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项目的建设是非常有必要的。

2 项目所在地区的环境现状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各监测点SO2、NO2的小时浓度Pi值均小于1,各测点SO2、NO2、TSP和PM10的日平均浓度Pi值均远小于1,监测项目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的二级标准要求,评价区环境空气现状总体较好。

地表水现状监测在武鸣河设3个监测断面。

监测与评价结果表明:各项水质标准指数均小于1,评价区域#1断面、#2断面和#3断面的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Ⅲ类水质标准。

武鸣河水质状况良好。

地下水现状监测结果表明厂址及周边地下水水质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要求,厂址区域地下水水质现状良好。

根据声环境现状监测结果,厂址区域昼间和夜间噪声值均达到《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3类标准要求,评价区域声环境现状满足功能区划要求。

3 项目的资源利用与污染物排放3.1 燃料本工程按2台90t/hCFB+2台130t/h CFB锅炉(三用一备,1台130t/h锅炉备用),设计煤质年耗煤量约30.23万吨,燃煤由南宁美泰源煤炭经营有限责任公司供给。

3.2 水的来源与用水量本项目的生产、生活用水均取自市政自来水,厂区总体用水量为275.3 m3/h。

现东盟经开区已经将一条DN300的供水管路引到电厂南门,按流速2m/s计算,供水量可达到500 t/h,完全满足厂区生产和生活所需要的水量。

3.3 运行期污染物产生量与排放方式电厂排放烟气中主要污染物有SO2、烟尘、氮氧化物、汞及其化合物。

排放方式及排放量如表3.3-1所示。

表3.3-1 电厂排烟状况表除效率为70%;2)年运行6500h;3)汞及其化合物通过脱硝、除尘和脱硫协同控制措施,脱汞率按照保守考虑取70%。

本项目采用雨污分流排放系统。

雨水进入厂区雨水管网后排入市政雨水管网系统;本项目正常排放废水包括定排冷却水、中和水池排水、生活污水。

定排冷却水排水(228m3/d)属清洁下水,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中和水池排水(864m3/d)主要为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再生酸碱废水,经过中和处理后,属清洁下水,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生活污水(43.2m3/d)经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装置处理达标后,无雨天回用于厂区绿化,雨天时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园区污水最后汇入武鸣县污水处理厂。

工程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为炉渣和脱硫灰,年产灰渣96330t/a。

本工程灰渣用汽车运输至南宁市闽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综合利用。

工程运行期各种机械设备产生的噪声在70~100分贝之间。

3.4 建设期污染物产生情况工程施工期产生的污染物主要为废水、废弃土石方、扬尘和噪声,此外,场地开挖及局部植被破坏会造成一定的水土流失。

4 环境保护目标根据工程所在地的环境状况,结合工程排污特点、周围环境特征,以及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确定的环境敏感点及保护目标为评价区内人口密集的村镇、居民点和周边的水体。

本工程环境保护目标如表4-1所示。

表4-1 项目环境保护目标注: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点的方位是以电厂为中心,距离是指到电厂边界的距离。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5.1 预测时段与范围预测时段均为工程运行期。

本工程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为以电厂烟囱为中心,边长5km的正方形区域;本工程不能回用的部分废水处理达标后排入武鸣县污水处理厂;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为以电厂厂址为中心周边20km2的区域;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为电厂厂界向外200m的区域。

5.2 预测内容及结果5.2.1 环境空气影响预测结果(1)本项目主要污染物的落地浓度贡献值都较低,SO2落地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3.54%,NO x落地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6.15%,PM10落地浓度最大值占评价标准的0.38%,均不超过评价标准的10%,对厂址周边及附近居住区大气环境影响很小。

(2)本项目煤场采用全封闭贮煤场,因此,拟建项目不需要设置大气环境防护距离。

5.2.2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除定排冷却水、中和水池排水、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外,其他产生的各种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重复利用。

定排冷却水排水属清洁下水,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中和水池排水主要为化学水处理系统的再生酸碱废水,经过中和处理后,属清洁下水,直接排入园区污水管网;生活污水经地埋式一体化生活污水装置处理达标后,无雨天回用于厂区绿化,雨天时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园区污水最后汇入武鸣县污水处理厂,对地表水环境影响很小。

5.2.3 地下水境影响预测结果本项目厂区各类污水处理设施和管沟均采取了防渗措施,各类废污水发生渗漏的可能性很小,因此本项目对周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很小。

5.2.4 声环境影响预测结果根据噪声预测结果,工程投产运行后,所有厂界昼间噪声贡献值均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厂界东北面、东南面、西北面夜间的噪声贡献值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3类标准要求。

受机械通风冷却塔和汽机房内设备运行的噪声影响,冷却塔和汽机房附近的厂界西南面夜间噪声超过《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最大超标量5.80dB(A)。

工程超标范围为厂区靠近冷却塔和汽机房的西南面厂界外侧32m范围内的区域,无声敏感点分布。

超标区域目前基本为草地、荒地,根据《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南宁—东盟经济开发区总体规划(2010-2030)》和广西-东盟经济技术开发区管理委员会《关于南宁三祥热电有限公司请求在热电联产项目厂址厂界外设置噪声缓冲区的复函》,项目周边涉及超标区域为工业用地类型,无需设置噪声缓冲区,不再规划新建学校、医院、疗养院、居民区等需要保持安静的声敏感建筑。

因此,本工程对周边声环境的噪声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锅炉排汽噪声满足《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关于偶发噪声的标准要求,本工程周边最近敏感点与排汽口水平间距在150m以上,排汽噪声衰减至敏感点时,已达到相应的标准限值,锅炉排汽噪声周边敏感点产生影响很小。

5.3 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分析在工厂采取各项污染治理措施后,本工程对各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均满足国家标准要求,对环境保护目标的影响很小,在可接受范围内。

6 环境保护措施6.1 环保投资本项目环保投资总额约6533万元,占工程总投资48722万元的13.41%。

6.2 环保措施a) 大气污染防治对策:本项目采用循环流化床锅炉,配套建设每炉1台布袋除尘器,除尘效率可达99.9%;烟气脱硫采用炉内喷钙+炉外半干法组合的脱硫工艺,综合脱硫效率为95%;烟气脱硝采用氨水法SNCR工艺,其设计脱硝效率为50%,处理后烟气通过100m烟囱排放。

b) 水污染防治对策:本工程污水分类处理,并考虑一水多用和重复利用,节约用水。

厂内设置生活污水处理系统、含油废水处理系统、酸碱废水处理系统、含煤废水处理系统;除定排冷却水、中和水池排水和生活污水排入园区污水管网外,其他产生的各种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重复利用。

为满足非正常情况下锅炉清洗废水排放,厂内设300m3废水储存池,能满足非经常性废水收集及设备更换和检修时的暂存要求,确保污水处理达标排放。

c) 噪声防治措施:在定购设备时对制造商提出设备噪声限值和要求;采用声屏障、隔声罩、消声器、厂房隔声等降噪措施;各种管道及阀门注意检查,防止漏气噪声;厂区合理布置,充分进行绿化,利用树木及建筑物吸声及阻挡噪声的传播。

d) 煤场污染防治对策:本项目贮煤场按封闭式贮煤场设计,并且碎煤机室、转运站及原煤仓等各转运点分别采用集中除尘装置和喷水雾抑尘系统,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e) 灰渣的处置与综合利用:本工程灰渣用汽车运输至南宁市闽港建材有限责任公司进行综合利用,业主单位与该公司签订综合利用意向书,以使工程灰渣年综合利用率达到100%。

7 环境影响评价主要结论(1)工程采用背压型热电联产机组,同步建设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采用了节能节水新技术,减少资源的消耗量和污染物排放量,各项清洁生产指标良好,按照《火电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进行评价,本项目清洁生产水平达到国内先进生产水平。

(2)厂址选择较合理。

(3)在对电厂烟气、废水、灰渣进行治理后,各项污染物排放均满足相应的排放标准要求,对环境敏感点的影响很小,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在可接受范围之内。

(4)在落实相关环保措施的前提下,从环境保护上分析,本项目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