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实物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实物地质资料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近年来,我国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进入快速发展时期,在全国范围内,按
照《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全国各省 (市、区)落实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责任和馆藏管理机构,大部分省(市、区)
落实了职责任务人员编制、经费保障。初步建立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体系,为
16866平方米 ,其中5个单体安装了立体货架,实现立体存储和自动化管
理。全库共有货位46800个,每个货位可收藏9~18个岩心箱,按照平均 货位收藏15个岩心箱(每箱可平均摆放4米岩心),总共可收藏约280万 米岩心,按照每年最多10万米的岩心收藏量计算,可使用28~30年时间。
实物地质资料库中还安放有智能专用立体实物资料回转箱(柜)5组,
(332队的祁门东源钨矿、宁国市竹溪岭钨银多金属矿、327队的沙溪铜矿交步骤
目前,省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库刚刚启用,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由成果地
质资料管理体系传承。各汇交人要充分利用地质勘查单位网上申报系统,主要 流程仍然是。
汇交人报送 电子、纸质 实物地质资 料目录清单
实物地质资料管理 与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安徽省地质资料馆 (安徽省国土资源信息中心)
提
纲
第一部分、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概述
第二部分、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第三部分、钻 孔 数 据 库 建 设
第一部分
实物地质资料 管理概述
(一)实物地质资料 (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依据 (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
(四)实物地质资料管理现状
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处理
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实物库接收目录清单,对清单的真实性和完 整性进行验证,并组织专家进行筛选处理,按照实物库的收藏定位
确定是否需要汇交。需要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为监管平台的重点监
管对象,对于初步拟订需要汇交的项目,向汇交人下发汇交通知书。 汇交人须按通知要求整理好实物地质资料,保证实物资料的完整。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范围
下列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人向国土资源部汇交:
科学钻探、大洋调查、极地考察、航天考察等国家重大调查项目和科研
项目的实物地质资料; 国家重大工程、标志性建筑的实物地质资料; 石油、天然气、煤层气和放射性矿产的实物地质资料; 中央财政安排的项目形成的实物地质资料。
下的作用,一方面是国家馆藏机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在安徽省
的延伸,配合国家实物中心完成重要实物地质资料的汇交工作;另 一方面也是安徽省内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的核心机构,负责全省 实物地质资料的收藏利用工作。在今后的实物地质资料收藏工作中 还将成为国家级馆藏机构委托管理的合作单位,协助国家馆在华东
地区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
提高实物地质资料服务水平奠定了基础; 成立了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建设了实物地质资料库,开展了国家级
实物地质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研究等工作,这不仅使一大批重要实
物地质资料得到有效保护,而且开展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服务,为地质找矿和 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作用。与此同时,省级实物库建设陆续开始启动,安徽、上 海、天津、重庆、山西等5省(市)已初步建成;
12月18日,安徽省金寨县沙坪沟钼矿详查矿区ZK81号孔208箱岩心在313
地质队李先初工程师护送下,作为第一批汇交实物地质资料送到安徽省 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库,从此着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入了一 个新时代。
(六)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展
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库包括两栋6个岩心库单体,建筑面积
(六)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展
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起步较早,除按照国土资源部部署对全省实
物地质资料及管理情况进行摸底调查;开展全省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 工作;通过监管平台开始接收处理实物地质资料清单和建设重要地质钻 孔数据库工作外,2009年12月31日,我省投资5.4亿人民币,动工建设 安徽省地质资料库,经过数年建设,2014年11月各有关单位正式进驻,
后,应将项目产生的实物地质资料清单报送安徽省地质资料馆。 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在收到清单后,上传到监管平台供部实物中 心筛选,同时依据馆藏体系要求结合专家意见,进行实物地质资料 筛选工作。筛选工作由从事地质勘查、地质科学研究、以及地质资
料管理等方面的专业技术人员组成的筛选小组进行。
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步骤
实物地质资料再分为Ⅱ类、Ⅲ类和Ⅳ类。原则上Ⅱ类实物地质资料由
地质工作项目所在地的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
Ⅲ类和Ⅳ类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人自行保管,需要处置的报省级国土 资源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实物地质资料分类
根据部即将出台“实物地质资料分类要求(试行)”的有关精神,综 合考虑实物地质资料的档案价值、利用价值、稀缺程度和重置成本等因素, 将实物地质资料分为Ⅰ、Ⅱ、Ⅲ、Ⅳ类。国土资源部负责制定实物地质资 料管理制度和政策,组织管理和保管I类实物地质资料。省级国土资源主 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内的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工作,管理和保管Ⅱ类实物地 质资料,指导汇交人按有关规定做好实物地质资料的保管和处置。
(二)实物地质资料管理依据
1、《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49号)
2、《地质资料管理条例实施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16号) 3、《关于印发<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8〕8号)
4、《关于印发<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的通知》 (国土资发
〔2011〕78号) 5、《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全国重要地质钻孔数据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国土
(五)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展
3、实物地质资料汇交开始启动。
国家实物地质资料馆共收藏了254份实物资料,主要包括380个钻孔的19万 米岩心、9005袋岩屑、1.2万块标本、3.6万件薄片、290件样品和67个典型矿山 的129块大型矿石标本。
部分省地质资料馆也利用委托管理的方式接收了部分汇交的实物地质资料。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监管现状 截止2014年11月30日,安徽省地质资料馆本年度通过“全国地 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共上报汇交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443份。 其中,国土资源实物地质资料中心返回意见共计443份(其中实物
地质资料汇交通知书1份“安徽省宁国市竹溪岭钨银(钼)矿普
查” ,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442份);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对 上报的实物清单目录进行筛选处理共计352份(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通知书90份,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回执262份,91份正在处理。
资料汇交、保管、利用的监督管理。
第四条 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地质矿产主 管部门的地质资料馆(以下简称地质资料馆)以及受国务院地质矿产主管部门委
托的地质资料保管单位(以下简称地质资料保管单位)承担地质资料的保管和提
供利用工作。
(三)实物地质资料管理机构
在安徽省,安徽省国土资源厅负责安徽省内地质资料汇交、保管、利 用的监督管理。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实物地质资料库承担安徽省实物地 质资料收集、整理、保管、利用和研究工作,为上级部门提供决策支 持和技术支撑,向社会提供公益性服务。
(五)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展
2、基本掌握了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
2011年,国土资源部组织开展了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工作,实物地
质资料中心开发了全国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数据采集软件并通过国土资源部门户 网站向全国发布。全国31个省(区、市)1165个单位进行了钻孔基本清查,已 查出有钻探工作量的项目数2.79万个、已查出的钻孔总数61.89万个,其中信息 完整的钻孔数49.67万个。 安徽省地勘单位有45个有保管的地质钻孔基本信息,清查出2233个项目,共 有4.85个钻孔、钻孔总进尺1602.24万米;
该种类型划定为Ⅰ类实物地质资料,汇交人直接或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 主管部门提交至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国家馆藏机构在收到目录清 单后给予回复。需要汇交的由国家实物中心接收。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范围
前款规定以外的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人向地质工作项目所在地的省 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汇交目录清单。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提 交至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平台,国家馆藏机构在收到目录清单后给予回 复,国家馆藏机构不需要保存的的,由省级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指定地 点汇交保存。
在厅国土资源行政主管部门支持下,了解其他地质项目(如探矿
权)的工作进展和实物地质资料产生情况。 积极参加地质项目管理工作会、成果汇报会、研讨会等会议,了
解省内外地质科学和地质工作方法新进展、新突破、热点问题、重要 成果信息。
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步骤
实物地质资料目录清单接收
根据《实物地质资料管理办法》,汇交人在野外地质工作结束
可用于标本、样品和光薄片等小型实物资料的储存。还将建成大标本园 和科普展示厅,为实物地质资料保管服务提供了基础。
(六)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管理进展
到2014年11月底我省实物地质管理工作实物工作量为:
接收并处理汇交的实物资料目录清单443份;
编制《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目录》1份; 草拟《安徽省实物地质资料筛选细则》1份; 和部实物中心野外联合筛选3个项目的实物资料(未全入库)。
监管平台管 理员上平台 传送
等待国家馆 筛选同时组 织专家对上 报的目录清 单进行筛选
需要实物资 料的发通知
不需要实物 资料的发回 执
需要实物地 质资料的到 现场接收
同意颁发地 质资料汇缴 凭证
实物地质资料汇交
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在汇交监管工作中的定位 安徽省地质资料馆在全国地质资料汇交监管工作的起着承上启
Ⅰ类、Ⅱ类实物地质资料实行统一汇交,可采取委托等方式分散保管在符
合条件的保管单位。Ⅲ类、Ⅳ类实物地质资料由汇交人自行保管或按规定 进行处置。
实物地质资料的筛选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