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浅谈新高考背景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管理
作者:王福浩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2017年第06期
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6-0015-01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的深入,高校选拔人才越来越重视衡量学生的综合素质,不再以一张试卷定终身的成绩评价。
各级部门相继颁布有关文件,为学生综合素质的评价指明了方向,核心素养和立德树人成为评判学生综合素質高低的"多元尺"。
在这种情况下,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自然形成了。
然而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形成的益处毋庸置疑,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
1.目前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
1.1思想认识不足,重视程度低。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的完成在学校眼里是政治任务。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与文书、教学等其他档案相比,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档案学校循环利用率低,而且工程极其庞大,需要学校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及财力。
有些学校领导认为只要有学生档案就行了,反正学生毕业后就取走了。
(2)教师对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缺乏正确认识。
普通高中因为有升学的压力,教师缺乏正确的认识,在收集档案资料时满腹牢骚,很难积极配合,更别说学生在校学习生活中生成的具有价值材料的登记、收集、保管。
每次都是学生档案员在期末时不断地催追要,班主任教师才勉强填全上交,所以,学生档案材料的完整性和客观性很难保障。
(3)学生内驱力不足,对综合素质评价档案重要性认识不足。
学生本人因缺乏科学、系统的培训,不知道综合评价档案对今后本人发展的重要性。
因此,学生在填写各类表格时态度极不认真,敷衍了事。
1.2材料管理缺乏规范性。
(1)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档案材料收集不全。
由于档案管理人员与班主任、学生之间处于平行工作,三者缺乏有效的沟通,导致学生档案材料收集不齐全。
学生只是将材料交给老师,教师只是将学生档案数量收齐教给档案处,学生档案管理人员每年只是将班主任教师交来的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