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优质教学设计

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精品优质教学设计

1.使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弄清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2.引导学生掌握“求比一个数多(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3.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1.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引导他们把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迁移到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中来。

在四年级下学期,学生已经学习了整数四则混合运算,而且在本册的分数乘、除法两个单元,学生又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两步计算。

本单元教学的分数四则混合运算,学生完全能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弄清它的运算顺序,并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通过自主的活动实现知识的迁移。

2.引导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1)适当把握教学要求,为教学相应的分数除法应用题做准备。

本单元教学的分数乘法应用题,有两种基本的解题思路,一种是先求出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再根据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另一种是先确定所求数量是单位“1”的量的几分之几,再根据分数乘法实际问题的数量关系解答题目中的问题。

相对而言,第一种思路比较容易理解,而且和列方程解答分数除法应用题的思路一致。

因此,教学时,既要突出第一种思路是重点,使每个学生都能理解和掌握这一思路,又要尊重学生个性化的解题方法,做到提倡解题策略多样化,但不刻意追求多样化。

(2)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材十分重视引导学生借助线段图理解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两个例题都是通过画线段图的一部分,要求学生画出线段图的另一部分来使学生弄清题目中的条件和问题的联系,找出数量关系,最终确定解决问题的思路。

(3)加强对比练习,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解题思路。

教学中要加强对基本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与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比较。

引导学生对题目的条件和问题以及解题思路进行比较,使学生更好地弄清应用题的结构,理解和掌握解题思路,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分数四则混合运算2课时2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3课时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练习教材第76、第77页练习十二的第6~11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简算方法的掌握。

2.使学生能熟练、正确地选择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1.正确熟练地进行分数四则混合运算。

2.灵活选择算法。

课件。

提问: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计算时应注意什么?1.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6页的第6题。

提问:这三道题有什么共同点?怎样解这样的方程?学生审题并回答问题,教师指名板演解方程的过程,集体订正。

教师讲评时注意强调解方程的过程要完整,格式要规范。

2.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77页的第7题。

教师指名板演,集体订正,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提问:怎样检验计算是否正确?你有什么好办法提高正确率?学生交流经验。

3.完成教材第77页的第8题。

提问:梯形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样列式?学生回忆公式并独立完成计算,集体订正。

4.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77页的第9~11题。

学生先独立审题,列式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第9题先求出小华的步行速度,再用一圈的长度除以步行速度。

第11题第(1)问,教师应引导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并比较出哪种方法更简便。

第11题第(2)问,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进行列式计算。

1. 计算下面各题。

老师计划买50平方米的布,够不够?课堂作业新设计思维训练12思考题2a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教材第75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二的第1~5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灵活运用学过的运算定律和性质,选择简便方法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和灵活选择计算方法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

1.弄清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2.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择计算方法。

课件。

1.直接说出下面各题的运算顺序。

102×8÷49.5×4+4.2÷1.4(5.6÷8+1.6)×0.3[1.2+(4.8÷0.6-0.5)]×1.5提问: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什么?小结: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是,先算二级运算,后算一级运算,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计算;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的;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最后算中括号外面的。

指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与整数和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2.提问:我们在整数运算中,学习过哪些运算定律和性质?你能用字母表示出来吗?学生回忆并口答。

3.教师指出:整数的运算定律和性质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1.教学例1。

课件出示例题,学生审题后口答列式,并说出列式的思路。

(1)先算两种中国结各用彩绳多少米,再算共用多少米。

请学生分别用不同的方法计算出结果,并板演计算过程。

提问:上面两种解法有什么联系?哪一种方法比较简便?学生观察比较,并汇报自己的想法。

得出结论: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2.小结。

从上题中我们可以看出,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在计算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时,也可以运用整数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

3.完成教材第75页的“练一练”。

第1题让学生先说出运算顺序,再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第2题让学生先审题,观察怎样算简便,再试算,请学生板演。

教师指出:有的题目,原题不能简算,但在计算过程中可以简算。

4.完成教材第76页练习十二的第1~5题。

第1题,让学生直接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第2题,注意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

第3题,注意选择简便算法和运算定律。

第4、第5题,注意审题,正确列式。

1.先说出运算顺序,再计算。

2.先按照下图指定的顺序进行计算,然后列出综合算式。

4.说出下面图形的名称,并计算它们的表面积。

课堂作业新设计思维训练教材习题教材第75页练一练教材根据这部分内容的特点,创设需要用分数四则混合运算解决的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进行类推,理解并掌握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解法,发现整数的运算律在分数运算中同样适用。

教材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了足够的空间,有利于学生形成合理的认知结构。

将计算与解决问题有机结合起来,能使学生体会到计算是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从而增强学习计算的内在需求。

把整数的运算律迁移到分数中来使用,让学生在计算中自主探索,充分观察,对比体验,通过自己思考,用已有的知识结构去同化、顺应新的知识,达到学习目的。

分数四则混合运算歌通览全题定方案,细看是否能简便;从左到右脱式算,先乘除来后加减;括号依次小中大,先算里面后外面;遇到除法别紧张,利用倒数更简便。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二)教材第79、80页的内容以及练习十三的第3、4、5、8题。

1.通过教学,理解并掌握稍复杂的“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提高学生口头分析数量关系的能力和画图能力。

正确分析数量关系。

课件。

少个班级?学生先独立解答,然后说一说这道题应该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要求今年比去年增加了多少个班级,是求哪个量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集体订正时,让学生画出线段图来帮助进一步理解题意及数量关系。

1.教学例3。

改变复习题的问题: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让学生将例题与复习题对比,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让学生看着线段图,并对照复习题想一想:怎样求出今年一共有多少个班级?让学生试着独立解答,请用不同解法的同学板演,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方法一:先求出今年比去年增加多少个班级,再求今年有多少个班级。

2.让学生把例3与例2进行比较,找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学生观察比较,口头交流。

提问:例3与上节课学习的例2有什么不同?例2是研究总量与部分量的关系,而例3是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关系。

3.学生试做教材第80页的“练一练”。

学生先说一说解题思路,再独立解答,集体交流。

4.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三的第3、4、5、8题。

学生独立画图分析解答,并说出解题思路。

第8题是对比题。

第(1)题是“求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第(2)题是“求比一个数少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前让学生找一找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小结:这两个小题都以10岁儿童平均每分钟的心跳次数为单位“1”,但是新生儿心跳次数比101.人的心脏跳动的次数随年龄的变化而变化。

青少年每分钟心跳约75次,婴儿每分钟心跳的材多少吨?少箱?课堂作业新设计思维训练1. (1)2-2×25=65(米) (2)2-25=85(米) 2. 略 教材习题教材第80页练一练本部分内容是在学生理解和掌握了“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问题的思路与方法的基础上,学习解决稍复杂的“比一个数多几分之几的数是多少”的问题。

它是分析两个数量的关系,确定把什么看作单位“1”学生不易理解,教学时,要画线段图帮助学生理解题意,学生就不会感到有太大的困难了。

在教学时,教师必须先引导学生进行转化。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练习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三的第6、10~18题。

1.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掌握。

2.引导学生正确分析和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

正确分析题中存在的数量关系。

课件。

前两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解答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关键是什么?1.完成教材第81页练习十三的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提醒学生注意运算顺序。

2.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三的第10题。

学生独立分析解答,集体订正并交流解题方法和思路。

可能出现两种解法。

方法一:先求两个年级各植树多少棵,再求和。

7.完成教材第82页练习十三的第15题。

引导学生对比这两道小题,看看有什么不同,应注意什么。

接用减法计算。

8.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三的第16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解题思路。

9.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三的第17题。

学生独立完成,注意观察两个小题有什么异同。

10.完成教材第83页练习十三的第18题。

学生审题,独立解答,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先审清三个问题再进行解答。

树。

?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一)教材第78页的例2及练习十三的第1、2、7、9题。

1.使学生掌握稍复杂的分数乘法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2.引导学生正确画出线段图分析数量关系,培养学生的画图能力和分析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

正确分析稍复杂的“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课件。

人?学生自己解答。

学生解答后,教师提问:这道题是把哪个量看作单位“1”?为什么用乘法计算?学生口答分析思路。

1.教学例2。

教师将复习题中的问题改成“女运动员有多少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