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儿童智商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儿童智商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儿童智商水平调查结果分析
浙江省1984年普查时确定52个不同流行程度的地方性甲状腺肿病区县,儿童智力测试仪居民甲状腺肿患病率为8·10%,7~14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高达32·6%。

1995年底全省采取食盐加碘为主、碘油丸为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为了解和掌握实施全民食盐加碘10年后儿童智商(IQ)水平现状,评价食盐加碘为主导的综合防治效果,本文对2005年上半年抽取的30个县(市、区)进行儿童智商(IQ)水平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样本选择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按容量概率比例抽样(PPS)法抽取30个县,采用单纯随机抽样法,在各县(市、区)抽取1所乡镇中心小学,每所小学抽查8~10岁在校学生40~45名作为调查测试对象。

被调查儿童均为全民食盐加碘后出生。

1·2方法(1)智商测验:采用天津医学院王栋教授修订的《联合型瑞文智商测验(CRT-C2)》图册,对调查对象采用集体方式进行智商测试;主要测试人员均接受过《联合型瑞文智商测验(CRT-C2)》学习班的培训。

(2)智商分级判定标准:共分为7个等级,其中≥130为非常优秀,120~129为优秀,110~119为中上,90~109为中等,80~89为中下,70~79为边缘,≤69为智力落后;做对5题以下,方法未掌握或确有弱智者进行个案调查,其结果因不能代表总体,在统计分析中剔除。

(3)评价:计算儿童智商均值,与1990年浙江省非碘缺乏病区和碘缺乏病流行区同类儿童智商均值进行比较。

1·3统计分析按算术均数计算各组数据,采用u检验进行分析比较。

2 结果
2·18~10岁儿童智商水平30个县(市、区)共调查8~10岁在校学生1 332名,智商均值为115·05±13·21,其中男性653人,智商均值为115·82±12·84;女性调查679人,智商均值为114·32±13·53,性别间智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城市学生195人,智商均值为113·60±12·14;农村学生1 137人,智商均值为115±13·38。

2·2全民食盐加碘前后智商均值比较与1990年非碘缺乏病流行区(调查2 787名儿童,智商均值为108·74±15·17)〔2〕及碘缺乏病流行区(调查5 626名儿童,智商均值为101·17±16·40)〔2〕相比,儿童智商均值分别提高了6·31和13·8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

2·3全民食盐加碘前后儿童智商分级比较(表1) 结果可见,1990年病区儿童智商多处在中等水平(智商值在80~119者占77·08%),非病区儿童则处在中等偏上水平(智商值90~129者占81·63%);2005年儿童智商水平已明显提高,智商值在90以上者达到96·1%,
其中智商值≥130者已超过10%,智商优秀的构成比明显前移,智商低下的儿童已明显减少。

3 讨论
浙江省实行全民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性防治措施以来,碘缺乏病的防治效果十分明显,至2004年底,全省8~10岁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已降至3·08%,达到了国家消除碘缺乏病标准;儿童尿碘中位数维持在200μg/L左右,达到了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国际控制碘缺乏病理(WHO/UNICEF/ICCIDD)推荐的尿碘适宜标准。

本文结果显示,儿童智商水平也比1990年非病区、病区儿童分别提高了6·31和13·88。

钱明等报道,补碘作为缺碘干预因素对提高智力有中等强度的作用,缺碘可造成病区儿童损失约10个IQ;补碘则可提高约11·5个IQ。

本文的8~10岁儿童均在全民食盐加碘以后出生,表明采取全民食盐加碘措施,对提高儿童智商水平的作用也十分明显。

碘缺乏病是地球化学性疾病,自然环境缺碘不会改变,消除碘缺乏病工作必须长期坚持下去。

进行8~10岁儿童智商水平的监测,可以为评价病情流行程度及判断全民食盐加碘的防治效果提供依据,因此,可与儿童甲状腺肿大率、尿碘水平、居民用户盐碘水平等指标一起作为碘缺乏病监测的敏感指标之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