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国《超级基金法》人体健康风险评价手册回顾摘要:《超级基金法》全称《综合环境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是美国针对有害物质排放而制定的一项国家管理制度。
其目的是来治理美国全国范围内被遗弃的废物处理场,并控制可能对环境和公众健康构成危害的危险物品排放。
超级基金关于人身健康的评估程序建立出一套有利于场地修复的体系。
对超级基金领地的修复调查-可行性研究将参考人体健康评估提供的风险信息加以实施。
本文介绍了《超级基金法》风险评价体系的特点。
文中涉及的内容大部分来自美国环境保护总局(EPA)关于人体健康评估的手册中,当中的数据收集与评估、暴露评估、毒性评估以及风险表征是风险评价中的重要步骤。
所有这些对我国场地污染的防治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1. 简介1980年,美国政府制定了《综合环境响应、赔偿和责任认定法案》(The Comprehensive Environmental Response, Compensation, and Liability Act, CERCLA),并建立了名为“超级基金”的信托基金,从而对上述法案的实施给予了资金支持。
为了满足超级基金的要求,美国环保署(US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EPA,简称EPA)实行了一项人体健康评估体系作为修复工作的一部分。
收集和评估的人体健康信息被试用在化学品风险评估法则和程序当中【1】【2】。
超级基金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现场修复方案的实施提供了一个框架进行风险评价,主要目标包括:分析基线风险(baseline risk assessment)并决定对现场采取行动的需求;为保证公共健康安全,提供滞留化学品的含量级别信息;为多种修复方法选择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提供信息;为现场公共健康威胁的评估和存档提供一套坚固的程序。
基线风险评估将根据现场定位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经过最初的规划过程,基线风险评价分为4个步骤:1)数据收集与评估;2)暴露评估;3)毒性评估;4)风险表征(见图1.2关于超级基金风险评价的流程)。
图1.2 超级基金风险评价流程2. 美国健康风险评价的法规组成《超级基金法》的颁布建立起了一项针对有害物质释放到环境的国家项目(见表2.1)。
此后,一系列配套行动计划的出台强化并促进了超级基金制度的实施。
其中1986年的《超级基金法案的补充与再授权》(Superfund Amendments and Reauthorization Act, SARA),是对CERCLA 法案的再授权。
议会通过SARA 给予USEPA 对超级基金场地的清理权限,同时提高了EPA 的强制权威。
表2.1 人体健康风险评价的相关条例与技术指南《国家油类及危险物质应急计划》(the National Oil and HazardousSubstances Pollution Contingency Plan, NCP)为预防油类泄露和应对危险品及污染物的排放提供组织结构和相关程序。
此计划已被列入CERCLA当中的第105条和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当中第311条当中。
为了满足法案的要求,EPA补充了一套人体健康评估体系作为场地修复项目的一部分。
超级基金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目标是为了给场地整治在决策上提供一套风险信息系统。
具体目的包括:(1)分析基线风险并决定行动的必要性;(2)对现场容留化学物质进行安全标准的分析;(3)比较各种修复方法对人体健康的潜在影响;(4)对公众健康威胁的评估和记录流程进行统一。
基线风险评价的特定性决定它将根据场地的复杂性和特殊环境,以及可行/直接并合适的资格(ARARs)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
ARARs(Applicable or Relevant and Appropriate Requirements)的制定是为了使现场救助行动的选择符合美国的一系列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条例要求。
所以ARARs又称为‘其他法律的顺从手册’【3】【4】。
从人体健康评估中积累的风险数据将被用于进行超级基金领地的修复调查-可行性研究当中(remedial investigation/feasibility study, RI/FS)。
RI/FS是超级基金工程为了表现风险特点并调整修复方案的重要方法,其目标是收集足够的信息去支持适合修复特定区域的风险管理决策。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USEPA必须确定存在的风险,从而寻找出合适的修复方法。
多数经验证明超级基金场地的情况非常复杂,一般含有多种污染物,呈现在多种介质中。
介质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增加了风险评估中取样、运输、建立模型以及剂量预测等方面的难度【5】。
这又引出了一个‘简化方法’,它承认不可能也没必要排除掉全部的不确定因素,而仅寻求足够数据去全面了解现场情况并支持修复。
作为流线化过程的一部分,为了减少RI/FS实施的成本和时间,超级基金的人体健康评估也需要为实施修复方案提供信息。
这些信息包括污染物表征、潜在暴露途径以及潜在的暴露对象,去决定哪些风险需要减轻或排除,哪些暴露途径需要阻拦。
因为RI/FS是支持超级基金场地风险管理决策的分析过程,所以健康和环境风险评价在当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RI/FS人体健康评价被分成3大基本部分:1)基线风险评价;2)预备修复目标修正;3)修复选项风险评价。
由于这些风险信息活动与RI/FS联系在一起(见图1.1)。
图1. 1 RI/FS进程中的风险信息处理活动RI/FS进程包括:●项目定位(RI之前)●现场表征(RI)●修复行动对象形成(FS)●修复手段的扩展与筛选(FS)●修复手段的具体分析(FS)超级基金暴露评估手册【6】跟从原先的超级基金公共健康评价【7】,为救助工程管理者和地区风险评估者提供手册去进行暴露评估。
手册专门描述没有控制的危险废气物现场综合暴露评价并作为进行模拟分析的一项重要参考来源。
超级基金制度针对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造成重大伤害的现场建立了“国家优先名录”(National Priority List, NPL),该名录至少一年更新1次,现在每年更新2次【8】。
它是美国国家应急计划中的一部分,也是超级基金治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9】。
为了治理美国全国的危险废物设施,每个州至少有一个列于NPL名单中的超级基金设施;同时有毒物质和疾病登记署(Agency for Toxic Substances and Disease Registry,ATSDR)提出的居民撤离建议如被EPA采纳,则该设施同样会被列入NPL名单中【9】。
3. 数据收集与评估3.1 数据收集《修复响应行动的数据质量目标》(Data Quality Objectives for Remedial Response Activities, 简称DQO)为取样进行数据回顾并明确了数据质量需求【10】【11】。
就风险评估者而言,数据是进行评估的重要依据,应在工作计划中起到3方面的作用:1)在现场调查的计划中提供取样的需求;2)对工作计划和取样分析计划进行回顾;对现场调查的成果进行初步回顾。
基线风险评价需要以下现场数据:污染物确认;污染物的来源和在介质中的含量;污染源的特征(尤其是潜在排放的隐患);影响污染物命运、传播和持久性的环境状况。
在确认数据后需要对数据进行回顾,其目的是为了确定现场的基本特征,初步决定潜在的暴露途径和暴露点,并确定数据的需求。
根据对现有数据的回顾,风险评估者应当建立起一组概念模型,当中确定了所有潜在和可能的污染源、污染物类型和含量、潜在传播媒介、潜在暴露途径,以及受体(见表3.1)。
DQO手册【10】【11】和RI/FS手册【12】对理论模型的发展有所关注。
一般情况,在RI/FS不足以描述现场和潜在暴露暴露途径的情况下,理论模型应当足以决定仍需的数据。
在估计污染物暴露的含量时,污染源、传播和命运的模型支持数据监测。
一个初步的现场模型策略需要使模拟录入的数据与数据收集的要求相吻合。
在现场取样足以支持复杂的模型时,一些模型参数将被使用。
背景取样是来区分现场自然造成的污染与外来物引起污染的办法。
当中背景级别被分为自然产生级别(不被人类影响而周围呈现出来的化学含量)和人为级别(呈现出的化学含量是由于人为造成而不是来自现场的)。
通过确定背景样品的位置和范围,并使其和场地相关的污染进行比较,来分辨这2种污染类型。
表3.1概念评估模型一个潜在人体暴露的预确认为取样和分析提供了相应的信息。
这些活动包括对隐患介质、隐患区域、现场估计的化学物类型,以及潜在污染物传播途径进行确认。
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Quality Assurance/Quality Control,QA/QC)的考虑对于风险评价的取样非常重要,测量时需要注意:取样是应当携带使用说明;取样的工具不得改变样品的质量;场地QC样品(包括现场空白样品、运送空白样品、复制品、散点样品等)必须与场地样品相同地经过收集、储存、运输,分析;在取样过程中不能改变周边环境,从而使所取样品体现现场的特征;对于样品质量的维护保证样品在现场提取和带到实验室之间的过程污染物浓度和成分没有发生变化。
所有的取样结果都需要进行回顾,去确定取样是否满足了计划中列出的风险评价的数据需要。
如果结果不符合某些样品的需求,需要联系现场调查者去决定未能取到相应样品的原因。
有时风险评估者需要取一定样品来弥补这些缺陷。
3.2 数据评估经过现场取样调查后,大量数据被呈现出来,各种样品都可能呈现出许多化学物质,其中许多可能已经探测。
这些数据需要被组织成适合基线风险评价的形式。
图3.1显示数据评估的过程。
图3.1 数据评估的程序数据集合可以从多个来源、不同取样时期、多种分析方法(现场调查报告、救助调查、预备现场评估,以及持续的现场表征和筛选)进行。
通过不同时间去评价数据可以决定浓度是否相似;或随取样时间发生变化。
如果使用的分析方法相似,那么质量保证/质量控制(QA/QC)将接下来进行;如果不同时间的浓度相似,那么数据将被综合起来去进行定量风险评价来为现场表征收集资料;如果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那么数据需要分开去分别评估。
同样的,可以在定量风险评价中使用最新的数据并且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定性风险评价中评价较旧的数据。
救助工程经理需要负责在风险评价中对一切数据的排除,并且必须在报告中体现排除数据的理由。
对分析方法的评估是为了得出一系列经过针对化学品相关的分析法的数据。
那些不是针对特定化学物并且没有经过QA/QC的方法一般不能用在定量风险评价当中,但可能在风险的定性讨论当中使用。
对现场评估当中涉及到的所有化学物的定量限(QL) 和检测极限(DL)评估可能导致一些样品的再分析、代理浓度的使用,以及特定化学品在评估当中排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