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第一单元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文化遗产和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和古代埃及的历史遗产一、世界文化遗产的由来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重大举措(1)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面临威胁①原因:自然灾害、战争、工业化和城市化浪潮等。
②表现:使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不断遭到破坏。
③认识:文化与自然是不可分割、密切联系的,两者之间必须协调一致、融合为一。
(2)《世界遗产公约》①制定:各国1972年达成协议。
②主要内容:各缔约国负有保护本国文化和自然遗产的责任,必要时可利用国际的援助和合作。
将一部分“具有突出的普遍价值”的遗产列人《世界遗产名录》,作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加以重点保护。
③意义:其制定是人类文明进步历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确立了文化与自然协调一致的思想,有力地推动了世界遗产的保护工作。
(3)成立世界遗产委员会和世界遗产中心2.《世界遗产名录》与登录标准(1)《世界遗产名录》的登录标准:文化遗产和自然遗产必须具有真实性和完整性并符合登录的一项或几项标准。
(2)《世界遗产名录》的公布:每年2月1日前申报,世界遗产委员会在第二年7月审议。
(3)《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制定:2003年通过。
3.中国丰富的世界文化遗产(l)中国丰富的文化遗产资源。
(2)中国拥有的世界遗产数量:截至2005年6月以前,我国已有30项世界遗产,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可持续利用1.世界文化遗产的价值(1)是人类历史文化的载体,人们认识历史文化的教科书。
(2)是不同民族、不同国家进行交流,互相学习的宝贵资源。
(3)是学术研究尤其是历史、文化、民俗、宗教和民族学研究的重要资源;2.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原则(1)保护原则——文化遗产的真实性和完整性。
(2)严厉的保护措施——《濒危世界遗产清单》。
3.艰巨的保护任务(1)申遗热潮的兴起:世界遗产委员会规定自2004年7月起每个缔约国每年可申报两项遗产项目,其中至少有一项是自然遗产。
(2)严峻的保护形势:从世界范围看,是由于国际局势动荡不安,局部战争频繁发生;从我国现实情况看,是由于无节制的过度的开发。
(3)保护世界遗产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保护使命。
三、古埃及的金字塔1.金字塔的来源(l)尼罗河文明兴起①政治上,奴隶制国家的出现、统一和发展。
②经济上,奴隶制经济的发展。
③文化上,公元前27世纪法老昭塞尔的“阶梯形金字塔”,是向金字塔转型的标志,是历史上的第一座金字塔。
(2)金字塔的杰出代表①分布:集中于今天开罗东北部、尼罗河西岸孟菲斯和从吉萨到代赫舒尔一带。
②代表:吉萨金字塔群(胡夫、哈佛拉、孟卡拉三大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2.超凡的金字塔艺术——胡夫金字塔(1)历史地位:是埃及历史上规模最大、结构也最复杂的金字塔。
(2)外部建筑艺术:规模巨大,匀称壮观;(3),内部建筑艺术:构適乒杂,艺术精美。
(4)精湛建筑艺术:精确度高、结构精密。
3.金字塔研究中遇到的“疑难和奥秘” (1)金字塔的建造之谜。
(2)狮身人面像的建造之谜。
4.金字塔群存在的历史意义(l)昭示古代世界文明的高超技术与成就。
(2)有重大的旅游观光和科考价值。
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二单元第二单元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古代希腊古代希腊、、、、罗马的历史遗迹罗马的历史遗迹罗马的历史遗迹罗马的历史遗迹一、雅典卫城和奥林匹亚遗址1.雅典城邦:位于希腊东南沿海,是典型的小国寡:民的城邦。
工商业发达,实行公民的民主制。
2.雅典卫城(l)时间:建于公元前800年。
(2)代表:山门、伊瑞克提翁神庙和帕特农神庙。
(3)高超的建筑艺术成就:顺山势而建,布局巧妙,高低错落,主次分明,精致秀丽。
(4)帕特农神庙:始建于公元前447年,是古希腊建筑艺术的代表。
外观:宏伟壮丽,雕刻精致华美。
内观:伫立着雅典娜女神雕像。
3.奥林匹亚遗址(1)位置:位于伯罗奔尼撒半岛西北部。
(2)功能:宗教祭祀场所和体育比赛。
(3)现代奥林匹克运动发祥地:公元前776年举办第一届体育竞技盛会。
期间不得进行战争。
(4)奥林匹亚竞技会的精神含义:和平友谊、公平竞争、追求健美、奋发上进、崇拜英雄等。
4.现代奥林匹克运动的兴起(1)1892年,法国教育家顾拜旦倡议恢复古奥林匹亚竞技会。
1896年,雅典举办第一届现代奥林匹克运动会。
(2)奧林匹克精神:相互了解、友谊、团结和公平竞赛。
格言:更高、更快、更强。
二、古罗马城的建筑艺术成就1.古罗马的象征——大斗兽场(1)出现:建于公元80年,又叫科洛西姆竞技场或圆形大剧场,古罗马最宏伟壮观的建筑,古罗马的象征。
(2)结构:观众席、表演区、地下室。
(3)价值:最宏伟的建筑;希腊式和古罗马式建筑融合。
2.图拉真广场和纪功柱(l)出现:罗马帝国皇帝图拉真为自己修建。
(2)结构:层次分明,功能丰富,拱门、庭院、大厅、图书馆、纪功柱、图拉真市场。
(3)价值:充分体现了罗马帝国时代的大一统思想和对皇权的推崇。
3.雄伟的万神殿(1)地位:罗马最宏伟著名的神庙建筑,唯一完整保存至今的古罗马建筑。
(2)目的:崇拜以星宿为代表的希腊与罗马的各位天神。
(3)结构:由门廊和正殿两部分构成,集希腊柱式与罗马圆顶式建筑风格于一体,气势恢宏。
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三单元第三单元....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和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代表一、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佛罗伦萨的文化遗产(l)佛罗伦萨成为文艺复兴摇篮的原因①1187年取得自治权,逐渐发展为城市共和国。
②14世纪30年代出现了欧洲最早的资本主义萌芽。
③15世纪美第奇家族大力扶植文化产业。
(2)佛罗伦萨著名的文化遗产①圣母玛利亚大教堂:是佛罗伦萨的标志性建筑之一。
它的建造,标志着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的诞生。
②乌菲齐博物馆:是欧洲乃至世界的艺术宝库。
藏有《天使》、《圣母像》、《维纳斯的诞生》、《春神图》。
③帕拉蒂纳美术馆:藏有文艺复兴绘画大师的名画《椅子中的圣母》、《戴面纱的女人》、《英国人画像》等。
2.罗马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1)两斯廷小教堂及其壁画——文艺复兴盛期绘画艺术的宝库:米开朗基罗创作的《创世纪》壁画:分三组,分别表示宇宙、人类和邪恶的起源。
是文艺复兴时代的一座丰碑。
《最后的审判》壁画位于祭坛后面墙壁。
(2)圣彼得大教堂——世界上最大的天主教堂①目的:树立罗马教廷的威信。
②过程:16世纪初,布拉曼特设计方案被选中和主持开工;拉斐尔等参与设计方案修改、施工;米开朗基罗的《哀悼基督》雕像和设计教堂大圆顶;贝尔尼尼设计建造教堂主祭坛华盖和教堂广场;1626年圣彼得大教堂最后竣工。
二、世界建筑的奇迹万里长城1.历代长城(1)春秋战国长城①背景:王室衰微,诸侯并起,北方游牧民族袭扰。
②位置:诸侯国边境;中原北部。
③功能:防邻国,御匈奴。
(2)秦始皇修长城①背景:匈奴崛起,进入河套。
②位置:向两侧延伸,西起临洮,东到辽东,全长5000多公里。
③功能:抵御匈奴。
(3)汉长城①背景:秦汉之际,匈奴强大,威胁中原。
汉和亲仍不能阻止匈奴南下。
②位置:西进盐泽,超过一万公里。
③功能:匈奴不敢南下袭扰。
(4)明长城①背景:明初、明中期退居漠北的蒙古贵族的威胁;明后期女真人的威胁。
②位置: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全长6 000多公里。
(5)建筑风格,①建筑原则、方法:就地取材、因地制宜、用险制塞。
②风格:朴实浑厚、粗犷奔放、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和当地自然环境和谐一致。
2.复杂完备的防御体系(1)城墙①地位:长城主体。
②构造:墙基;墙顶有垛口、女墙、敌台、箭楼等。
③功能:前沿阵地,战斗据点。
(2)关城①地位:长城防守重点,区域支撑点。
②位置:重要关口,险要之处。
③名关:阳关、玉门关、嘉峪关、雁门关、居庸关、山海关等。
(3)烽火台①地位:重要组成部分。
②位置:长城沿线的山峰、高岗处。
③功能:报警设施。
(4)障①地位:纵深防线。
②位置:长城险要地段。
③功能:供官兵驻守戍边。
(5)军用道路①地位:长城防御设施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长城防线的动脉。
②功能:皇帝巡边,大军出塞,军情传递,军用物资运输。
(6)作用:防御性军事工程:有效的防御游牧民族南下袭扰。
3.文化内涵(1)伟大艺术宝库①建筑艺术:雄伟壮观,气势磅礴;布局巧妙,结构合理。
装饰雕刻艺术:细部精美边饰、雕饰;箭楼、敌楼,雕梁画栋、精细雕刻;城门口、券门上有砖雕石刻,工艺精湛。
(2)文学:民间传说,戏曲,诗词歌赋等。
(3)其他①民族关系:民族矛盾与褪屏的产物。
②中华民族的伟大个性:凝聚力、卓越的智慧与创造力;勤劳勇敢、热爱和平。
4.重大积极作用(1)防御作用:保护中原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
(2)中外关系:保障丝绸之路畅通,促进中西经济文化交流。
(3)边疆开发:对长城沿线经济文化发展的推动。
(4)民族关系:促进各族经济文化交流和民族融合。
三、秦始皇陵及兵马俑1.“事死如生”的陵园(1)目的:秦王赢政为了死后能让自己的灵魂继续享受生前的无上尊严和荣华富贵。
(2)地位:秦始皇陵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也是古代最大的皇帝陵园。
(3)建制布局①“事死如生”的陵园:模仿都城的建制布局。
②基本构成:寝殿、地宫(整个陵墓建筑群的核心)和陪葬坑等。
③对后世影响:秦始皇开创的以陵寝、地宫和陪葬墓为基本格局的帝王陵寝制度,伴随着历代皇帝,延续不断,开创了后世帝王厚葬之风的先河。
2.秦兵马倆(1)俑坑:坑道式的地下土木建筑结构,坑藏文物丰富。
(2)军阵——秦军威武雄壮气势的再现。
(3)制作:泥作材料、烧制。
(4)工艺特色:高度概括和细腻写实的艺术手法。
(5)历史文化价值:为我们研究秦朝政治、经济、军事制度、文化艺术及科学技术等,提供了极为重要的实物资料。
四、世界屋脊的布达拉宫1.布达拉宫(1)地位: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古宫殿群。
(2)建筑结构:分为红宫、白宫和僧舍三大部分。
(3)建筑风格:藏汉合璧。
(4)认识:藏汉合壁的风格是藏汉人民团结协作的有力佐证。
布达拉宫的建筑风格和珍藏的文物有力的证明了西藏历来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大昭寺(1)特色:藏、汉、尼泊尔、印度多种艺术特色的集合。
(2)认识:大昭寺的建筑风格是多种文化交流融汇的结果;大昭寺的文物是藏汉两族友好团结的历史见证,如“唐蕃会盟碑”。
五、中国古代宫殿建筑的典范——明清故宫1.最大的古代宫殿建筑群(1)修建:始建于明朝永乐年间,后屡有改建和扩建。
(2)特点:布局严谨、气势恢宏、装饰豪华、壮丽辉煌,色彩富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