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财政支持高等职业学校提升专业服务产业发展能力项目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方案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二○一一年十月目录一、专业建设背景 (2)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 (3)三、专业建设目标 (5)四、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及质量监控 (6)五、专业建设改革举措 (13)六、专业建设预算 (14)七、专业建设保障措施 (15)一、专业建设背景1. 行业背景资料建筑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物质生产部门,它与整个国家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的改善有着密切的关系。
2010年全年,中国全社会建筑业增加值26451亿元,比上年增长12.6%。
全国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业企业实现利润3422亿元,增长25.9%。
2011年上半年,我国建筑业总产值达43111亿元,同比增长26.1%;房屋建筑施工面积达57.1亿平方米,同比增长25.5%。
未来50年,中国城市化率将提高到76%以上,城市对整个国民经济的贡献率将达到95%以上。
都市圈、城市群、城市带和中心城市的发展预示了中国城市化进程的高速起飞,也预示了建筑业更广阔的市场即将到来。
浙江省作为建筑业大省,最近几年继续保持了健康的发展态势,,2010年浙江省建筑业合同总额达到20338.42亿元,总产值达11860亿元,跨过万亿元门槛,位居全国第一。
2011年上半年浙江建筑业再创新高,建筑业主要指标高位增长,同比增幅均在20%以上多项指标位居全国第一。
浙江建筑业上半年完成产值5567亿元,同比增长28%,居全国各省市第一位,占全国建筑业总产值43111亿元的12.9%。
浙江作为名符其实的建筑大省,拥有特级企业40家,一级企业655家,百亿元以上产值企业7家,上市公司16家。
至2010年底,浙江省有建筑企业7082家,从业人员548.84 万人。
2. 人才需求分析据中国建筑专业人才网数据显示,建筑业2010年上半年全国范围内人才需求同比增长61%,其中以一线城市人才需求最大,长三角区的人才需求增长最快。
截至2011年6月底,长三角地区二线城市苏州、杭州、南京、宁波等城市人才需求同比增长50%,诸多新项目的上马带来了人才供不应求的局面。
我国建筑业的快速发展导致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
同时,作为国家新的发展战略而大力推广的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使得建筑设备行业不断涌现各种新产品和新技术,例如地源热泵空调技术、太阳能利用技术、空调工程节能技术等等。
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作为建筑节能的核心专业,最近几年在建筑节能检测、新型建筑节能空调技术等方向出现了强劲的人才需求。
预计本专业人才需求每年增长50%以上。
二、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优势我院自1999年抽检起即设立建筑设备安装技术专业,通过十几年的发展,至今已有近千名毕业生,分布在建设行业各个部门从事建筑设备工程技术(主要为水、暖专业)的施工管理、监理、概预算编审和空调工程设计、空调设备销售等工作。
1. 初步建立了“校企联盟”的合作机制为更好地使本专业服务于地区经济,本专业通过“校企联盟”等方式,已与多个企业形成良好合作关系。
主要有(1)2010年与2011年,分别与宁波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2家规模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建甬港安装班和五洲学院,订单培养安装技术人才;(2)与多家安装企业(如省安、市安、诸安等)签订了校外实训基地的合作协议,为学生提供毕业实习岗位;(3)与吉博力集团、伟星集团有限公司、亚龙科技集团等企业共同开发校内实训基地,目前已建成吉博力给排水实训室;(4)校企合作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教学计划、实训计划,共同对学生顶岗实习、岗位综合实训进行考核。
2.人才培养基础为更好地适应市场要求,本专业在原有供热通风与空调专业课程为中心的基础上,经过根据企业人才需求和毕业生跟踪调查反馈,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讨论确增加了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方面内容。
至今,本专业已形成了以暖通核心,建筑给排水和建筑电气为延伸的课程体系;制定了以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为原则,整合教学资源,体现能力为本位,突出地域经济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
强化生产性实训和顶岗实习,广泛采用现场教学、项目教学、案例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方法,实施“做中教,做中学”,实践学时比例达到总课时的50%以上,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改革评价方法,考核由学校、行业、企业、研究机构和其他社会组织共同参与,以专业知识、专业技能、专业素养评价学生,以专业评价效果评价教师。
2007年,本专业与山东建筑大学合作,建立专升本,为学生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搭建了人才成长“立交桥“。
2011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社会需求与培养质量年度报告(由麦可思人力资源信息管理咨询公司调查)表明,建筑设备工程技术毕业半年后的就业率为97%,半年后的平均月收入达2591元,毕业掌握的基本工作能力为54%,工作与专业的对口率为83%,毕业半年内的未离职率为82%,愿推荐母校的比例为97%以上,均超全国示范性高职、骨干院校2010届数据;毕业半年内的未离职率和愿推荐母校的比例为本学院最高,这表明社会对建筑设备专业的学生需求量很大,学生对自己所学专业、对学院、对专业的认可度很高。
3.实训基地基础经过多年的建设,本专业已经拥有多个校内外实训基地。
现有的校内实训室有消防实训室(含消火栓、自喷系统)、吉博力给排水实训室、通风与空调实训室、流体力学实验室、电工基础实验室、建筑电气技术实训室等。
有紧密型和非紧密型合作企业共建的校外实训基地十多个。
4.教学团队基础本专业现拥有专职教师10名,其中高级职称(含)以上的专职教师比例达50%以上;专职教师中注册设备师1名,注册造价师2名、注册监理师2名,注册咨询师1名。
初步建立了一支数量足够,质量较高、相对稳定的兼职教师队伍,聘请10名兼职实习实训指导教师。
本专业教师专业能力强,科研力量雄厚,已申请省厅级科研项目二十多个,省级精品课程一门;多名教师在企业兼职,与企业开展技术合作项目数十个,最近两年横向课题经费三十多万。
本专业教师在建筑节能方面已有十余年的研究历史,建有省内最早的地源热泵与辐射供冷科研实验室,科研成果获浙江省科学技术三等奖一次,在建筑节能研究应用方面走在了省内同类院校的前面。
5.专业社会服务能力强近年来,该专业面向社会,积极承担其社会服务功能。
(1)为企业提供师资,就地设立教学点,进行人才培训;(2)为企事业单位提供科研成果推广应用,如辐射供冷及供暖系统科研成果在慈溪东方明珠城7万m2住宅(获2005年建设部建筑节能示范项目称号)、鄂尔多斯上河国际40万m2住宅等项目得到了推广应用;(3)给企业提供项目咨询服务,如项目设计、招投标、项目预决算和施工管理等。
三、专业建设目标1. 专业建设整体目标构建开放性校企合作平台,完成人才培养模式革新;建设校企互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建立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方式;建设优质教学资源,将建筑设备安装工程专业建设成为具有以多层次校企合作联合办学特色的专业;成为具有国内一流教学水平、一流教学设施、一流教学质量的专业;成为在建设行业内具有较高知名度、较高社会服务能力、受省内企业广泛欢迎的专业;为社会培养具备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发展潜力足的高端技能型人才;为高等职业院校同类专业的建设起到特色引领作用。
2. 人才培养目标通过与企业密切合作,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适应现代化管理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同时具备建筑设备工程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能从事现代化建筑设备工程设计、安装、检修、运行维护及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发展潜力足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3. 教学质量目标以人才培养为中心,以全方位、多层次的校企合作为平台,以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的教学团队为保障,提高教学质量。
由学院、系、专业带头人和行业企业专家共同组建课程建设团队,修订和完善各种教学文件,制定教学标准,形成符合职业教育规律的、开放的教学管理体系;按照职业岗位需求和人才培养模式,重组教学内容,完善实训设备,使培养的人才具有综合素质高、专业技能强、发展潜力足的特点,成为受用人单位欢迎的高端技能型人才。
将新生报到率、毕业生就业率、就业质量、毕业生满意度、企业满意度等作为人才培养重要监测指标。
四、专业建设实施方案及质量监控继续深化与宁波甬港现代工程有限公司、浙江五洲工程项目管理有限公司等规模企业的合作,形成“校企联盟”“专业+公司”的专业建设模式特色。
进一步提高本专业教师服务行业能力和人才培养水平,提升专业知名度,更好地服务地方、服务企业。
未来两年内本专业将着重在以下几方面努力实现提高和突破:(一)校企对接,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1. 建立一个开放性校企合作平台。
制定专业与企业群定期联络制度,搭建校企在线实时交流平台,建立企业-在校生动态信息库。
使学生在学校的读书期间能通过平台了解今后就业企业情况和需求,同时企业能够随时观察在校学生的培养进展。
该平台为学生提前明确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提供了有利条件,促进企业与在校生互相深入了解。
2. 构建以培养岗位技术能力为核心的多层次、多方位联合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结合对企业和学生调研,改进现有人才培养方案与制度,完善甬港订单班和五洲订单班人才企业特色培养方案和各种制度,实行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
3.积极主动根据地方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因时制宜培养地方所需人才①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及时了解企业所需人才的技能和技术,在专业课程中引进企业新技术、新工艺,使专业课程内容紧紧围绕企业的职业要求,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根据省内建筑节能行业发展的需求,开设建筑节能相关技术课程,拓展专业学生就业面,为建筑节能行业培养适用人才。
根据浙江省建筑安装行业发展新形势,工业设备管道安装的人才十分紧缺的现状,拟开设工业设备管道安装选修课程。
②开设企业特色课程,由企业选派技术人员为在校学生讲课或实践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现代企业优秀文化理念融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加强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
③要求学生毕业时具有“双证书”,符合企业需求。
4. 改进教学组织形式,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与企业合作,改革传统的教学组织形式,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组织形式,将学校的教学过程与企业的生产过程相结合。
具体做法:在学习专业课程前,带领学生到企业认识参观,了解他们即将从事的职业;在学习专业课程期间或一门专业课程结束后,带领学生到企业生产参观,使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现场实际相结合,加深对所学内容的理解;最后是学生的顶岗实习和岗位综合实训,对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进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