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精品

最新-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精品

节能减排意义和现状分析
摘要工业化及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人类发展和资源环境的矛盾愈加减退,低碳经济发展模式逐渐走入人们的视野,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形成资源节约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

如何发展生态文明,做好节能减排工作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分析了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及面临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措施。

关键词节能减排;意义;现状;能耗;产业结构;措施1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人类长期长存和发展的根基就是资源和环境,我国作为资源能源生产和消费大国,在追求经济增长的同时,对能源的需求也比以往有所增加,石油越来越依赖进口,供需之间的矛盾愈演愈烈。

煤炭燃烧给环境污染造成威胁,特别是雾霾的严重性几乎让人无法呼吸,还有南方等地的雪灾及严寒冰冻灾害都在影响着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

节能减排是倡导可持续发展的必经之路,能够帮助经济发展转变增长模式,优化产业结构。

节能减排也是我国政府对保护环境及降低能耗的重要意志体现,也展示了我国勇于承担国际义务的胸襟。

节能减排是经济和政治的综合性议题,既能够实现经济朝着集约型方向发展,也是国家发展的义务和责任,应该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一步,也是国家保护环境策略的具体体现。

2节能减排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改革开放的发展提高了能源使用效率,以的增长来看,仍然还有待提高,低于发达国家的使用水平,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增加了能源消耗比例,甚至出现了能源供给不足的现象,特别是重工业化的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矛盾。

在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我国倡导低碳经济发展,但是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因素,需要努力消除。

21能源、产业结构不合理我国新能源开发方面做得还不足,能源结构主要是煤炭、石油及天然气这种不可再生资源为主,在生产和消费方面占到921和927,新能源比例很低,这就使我国面临能源危机。

此外,我国经济发展主要依靠第二产业的发展,而第二产业的发展又是以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为代价的,低耗能、高技术含量的第三产业占有比重不高。

22国家节能减排和地方经济发展目标相悖国家倡导经济发展集约型,转变经济结构,但是地方为了追求指数,相互的经济较量,追求经济发展强市,盲目追求跨越式的经济发展。

很多厂区消耗高,污染严重,却由于其创造着经济利益,地方政府便对其视而不见,对国家的绿色经济政策更是阴奉阳违。

23节能减排技术转化率较低我国在节能减排方面主要是关闭能耗大污染中的企业为主,忽视了其创造的经济效益,过于极端,没有很好协调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关系,这并不是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真正内涵。

节能减排技术作为一种有效方式,能够兼顾经济发展和节能减排。

但是和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在提高能源使用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经济效益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技术贡献仅占10。

3实现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31优化能源和产业结构在产业结构方面要进行调整,增加低消耗的第三产业发展的比重,转化第二产业,尽可能降低高消耗的产业占有的比重,降低,等有害气体的排放,废弃废水的排放必须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运用节能减排的技术提高不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效率,研究开发绿色新能源。

32协调国家节能减排和地方经济发展地方政府根据国家节能减排的政策制定符合实际的措施和计划美腿佛能够产业结构的调整,节约消耗,降低污染,特别是对于新建的项目,要将其能耗标准作为审核的重点,根据《国务院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遏制高耗能企业的过快增长。

33提高节能减排技术含量首先,提高科技含量,在政府支持引导下,全社会参与,多方投入,建立企业领头的节能减排科技投入机制,特别是对于节能减排项目要重点支持。

其次,研发节能减排技术,提高转化率。

在环保经济示范区的带动下,选择节能减排的产品和项目优先扶持,在高新技术开发区建立技术研发基地,提高技术应用于实际的转化率,加快相关工程的开发。

再次,提高环保技术,针对主要的污染物的排放,加快技术开发,在生产的后期为环境提供相应的环保支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