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螺杆式压缩机操作规范

螺杆式压缩机操作规范

螺杆式压缩机操作流程
(一)接到生产部门降温通知后,依据通知指令事先决定开启几号压缩机组、几号库房风机、
低循桶氨泵等;根据开机后的吸排气压力、制冷能力大小再决定是否需要增加机组
(二)首先开启蒸发式冷凝器
a)查看系统冷凝压力大小,依据冷凝压力、环境温湿度决定开启几组冷凝器。

b)将冷凝水泵、冷凝风机打至手动或自动状态
c)注意开机后检查冷凝水位、补水是否正常,以免造成冷凝压力无法下降。

(三)其次开启氨泵、库房风机
a)依次将氨泵、风机打至自动或手动状态
b)风机开启后有10~40s延时时间,目前速冻库设定为20s左,智能库设定在30s
左右,高架库暂未使用
c)根据开启风机个数和低循桶内液位高低决定开启氨泵个数
d)全部开启后需检查其所对应的氨泵、风机指示电流是否正常,电流为零或偏大、
偏小均为异常现象,必须立即排查,防止风机长时间过载工作毁坏设备
(四)开启高压级压缩机
a)开机前需检查机组供电电压是否正常(380~410V),吸排气阀门、油冷却阀门
是否全部开启、油分离器上下油镜油位是否正常。

b)确认全部正常后,按开机按钮(2S以上有效),开机启动后根据中间冷却器液
位高度和中间压力大小,缓慢加载至合适能级;待吸气压力(中间压力)降
至2.5bar以下,方可准备开启低压机
(五)开启低压级压缩机
a)开机前续检查压机供电电压是否正常(380~410V),吸排气阀门、油冷却阀门
是否全部开启、油分离器冷冻机油位是否正常
b)在启动状态处于“就绪”时,按开机按钮(2s以上有效)启动压缩机
c)根据低循桶液位、吸排气压力、温度等指标加减载至合适能级范围
d)切记不可加载过快,防止“潮车”、“液击”
(六)及时供液
a)高低压压缩机全部开启后,应及时检查低循桶、中冷、高贮器液位
b)若低循桶液位过低会出现供液量不足,制冷能力下降、氨泵故障等异常;液位
过高则会造成压缩机“潮车”毁坏设备等
c)若中冷液位过低也会出现系统制冷能力下降;过高易造成高压机潮车、中间压
力过高等
d)若高储器液位过低易造成高低压级串气,液位失控等异常;液位过高则冷凝压
力升高,制冷能力下降
e)综上所述,当出现液位过低应及时开启手动或自动供液阀门进行供液。

液位正
常后及时关闭,防止出现遗忘关闭阀门、电子阀失灵等故障导致供液过多、液
位失控等重大事故发生;当液位超高报警时,需立即开启风机、氨泵进行排液,
如果此方法无效需进行容器之间的倒液
(七)巡视和检查,机器开机运行期间应反复巡视、检查;早发现问题早解决问题,预防重
大事故发生,检查内容个人认为应做到一下几项:
a)压缩机吸排气压力:低压级吸气压力不能低于-0.5bar,排气压力不能高于6bar;
高压机吸气压力不能低于0.8bar,排气压力不高于14bar,若超出范围,机器会强制减载,直至停机;
b)压缩机温度:高低压机排气温度均不能高于100度,高低压机喷油温度均不
能高于65度
c)压缩机油压差:高低压机油压差不能低于1.2;否则出现紧急停车
d)压缩机工作电流是否正常,低压级不能高于额定电流380A;高压机不能高于
额定电流460A;若高于额定电流会出现紧急停机事故
e)检查压机是否有漏气、漏液、漏油等异常,若有应立即排查维修预防更大事
故产生
f)巡视低循桶、中冷、高储液位是否正常;液位过低需开启手动或电磁阀供液;
液位过高应立即开风机、氨泵排液甚至倒液
g)检查冷冻机油位是否正常,有无变质、变色或缺油,因此导致设备异常声响、
轴承磨损等事故
h)巡视电控柜、监控系统各风机、氨泵等工作电流是否正常、有无报警;若有
需立即排查维修
i)监控库房内降温是否正常,若出现温度长时间不下降或温度异常上升、吸气
压力降不下来等问题;需进库查明原因,风机、供液、回气是否异常等逐一
排查,直至问题解决。

j)根据以上内容填写设备运行记录和两小时点检表
(八)关机流程
a)关机前需提前关闭低循桶供液;预防回液过多导致桶内液位过高
b)首先关闭低压机,减载至0%,按关机(2s以上有效)键停机
c)其次关闭高压机,待中间压力降至2.5bar以下时,减载至0%,按关机(2s
以上有效)键停机
d)关闭库房内风机,氨泵;若低循桶液位过高可延时停泵,等液位降低后再关

e)关闭蒸发冷
荆帅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