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桥墩扩大基础施工专项方案

桥墩扩大基础施工专项方案

工程名称: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双东工业园环园路连接线铁路高架桥)建设工程工程地点:罗定市环城路施工单位:深圳市前海汇升通资本管理有限公司裕通建工实业集团有限公司编制单位: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二期工程项目部编制人:编制日期:2018年月日审核人:审批负责人:审批日期:2018年月日编制说明一、编制原则1、严格遵循《施工招标文件》规定的内容,达到设计文件的标准,充分体现业主的要求。

2、严格参照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和项目法施工要求进行施工管理和质量控制。

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强化施工安全管理,使各项工作落到实处,确保本工程优质、高效、顺利进行,创造良好的社会信誉。

3、严格执行国家、省、市有关环境保护、文明施工的法律法规,充分体现以人为本,干好一项工程,造福一方人民的宗旨。

二、编制依据(1)招标文件、投标文件和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2)依照有关主要法律、法规《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D63-2007)《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建设工程施工现场供用电安全规范》(GB50194-2014)《混凝土质量控制标准》(GB50164—2011)《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范》(JTG F90-2015)《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等(3)广东省有关部门及地方政府在施工安全、工地治安、人员健康、环境保护及土地租用等方面的有关标准及规定。

(4)我公司长期施工的类似工程的经验积累和施工现场勘察资料、施工路段地质、水文情况,现有交通、用水、用电、施工道路情况调查资料以及技术装备力量。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技术指标 (1)三、桥墩基础基坑开挖 (2)四、桥墩扩大基础施工方法 (3)五、人力及机械配置计划 (5)六、施工进度计划 (6)七、质量保证措施 (6)八、安全施工措施 (7)八、文明施工措施 (8)一、工程概况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双东工业园环园路连接线铁路高架桥)建设工程是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二期工程,是在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一期工程建设基础上实施的,其中本项目设计起点接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一期工程K0+380位置,在K0+590.742处上跨春罗铁路,对应铁路桩号为K60+700,与铁路夹角56°,终点处接顺罗定市环城路连接线建设工程第一期工程K0+780位置,全长400米,道路等级为二级公路兼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40km/h,双向六车道,道路标准段宽度30m。

本项目上跨铁路桥采用5-30预制混凝土小箱梁桥,与铁路夹角56°,铁路里程桩号为K60+700,桥台采用U型桥台,基础采用扩大基础。

本项目桥跨布置10*30+10*30+10*30+10*30+10*30米,上部结构均为30m预应力砼箱梁,先简支后连续,30m预应力砼箱梁数量为10*5=50片。

桥梁下部结构分桥台、桥墩、扩大基础、盖梁等结构。

组织机构详《罗定环城路道路桥梁施工组织总设计》,本方案不再述说。

二、技术指标扩大基础、桥墩、盖梁每幅4个,共8个,如下图所示。

扩大基础、桥墩、盖梁施工示意图3、桥墩各部分参数三、桥墩基础基坑开挖3.1 基本思路基坑开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桥墩施工图纸,首先由测量技术员放样出桥墩扩大基础边线和基坑开挖线,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基坑开挖。

3.2 主要步骤3.2.1道路修筑、场地平整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施工场地平整,需修筑桥墩扩大基础施工时临时道路,临时道路填筑用挖方路基石,保证吊车、混凝土运输灌车、装载机、施工指挥车辆能够安全、顺利通行。

3.2.2 测量放样基坑开挖的总体思路是:根据桥梁施工图纸,首先由测量技术员放样出桥墩扩大基础边线和基坑开挖线,再由挖掘机配合人工进行基坑开挖。

3.2.3基坑开挖基坑采用边坡无支撑开挖法,根据测量放样出的基坑开挖边线,采用挖掘机结合人工的方式进行基坑开挖, 辅以人工清槽。

基坑底面,按基础设计平面尺寸每边放宽最低不小于50cm,基坑坑壁坡度规范选定,挖到扩大基础后放慢挖掘速度,机械开挖至桥墩扩大基础底标高以上约10cm处,接着再人工修整至桥墩扩大基础底标高。

基坑开挖完成后,可在基坑边坡上设置两个爬梯,方便人员进出基坑。

弃土堆坡角距坑顶缘的距离不小于2m,以免塌方和影响施工。

施工时注意观察坑缘顶面土有无裂缝,坑壁有无松散塌落现象发生,基坑四周设置围栏及警戒标志,确保施工安全。

弃渣应及时拉至指定弃土场,不得随意堆放。

3.3 基底垫层混凝土在基底找平之后,在基坑底部粗略放样出桥台基础边线,浇筑100厚C15混凝土垫层,并从桥台桥墩边线向外偏移20cm形成一轮廓线。

四、桥墩扩大基础施工方法1、施工前准备1.1 进场材料检验,所有进场材料必须附带厂家出厂合格证;经试验室进行材料的性能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工程施工。

1.2 做好机具设备的入场准备工作。

1.3 编制施工技术方案并上报监理工程师批复。

1.4 由工程管理部组织进行桥台施工技术交底。

2、钢筋加工与安装2.1钢筋在车间加工成半成品后倒运至施工现场,人工绑扎,与提前预埋钢筋按照设计文件及规范要求进行绑扎、焊接。

2.2 钢筋的规格、间距、形状等均要符合设计图纸和施工要求。

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应平直,无局部弯折,成盘的钢筋在制作前要进行拉伸,弯曲的钢筋均应调直。

2.3 钢筋绑扎严格按照图纸进行,绑扎注意钢筋位置,搭接长度及同区段钢筋的搭接数量。

钢筋骨架应绑扎牢固并有足够的刚度,且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不发生任何松动或大的变形。

2.4 钢筋接头应设置在承受应力较小处,并应分散布置。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受力钢筋的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

2.5 钢筋焊接前,必须进行试焊,合格后方可正式施焊。

焊工必须持证上岗。

钢筋接头搭接时采用单面焊缝,下料时确保焊缝长度≥10d(d 为钢筋直径)。

2.6 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采用焊接接头,在接头处的35d 范围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面积不得大于该截面钢筋截面积的50%。

双面搭接焊的有效焊缝长度不小于5d,单面搭接焊的有效焊缝长度不小于10d。

焊缝宽度不小于0.8d ,深度不小于0.3d 。

被搭接的两根钢筋端头应做15°预弯,保证焊接成型后两者轴线一致。

不得烧伤钢筋,焊渣清理干净、焊缝饱满。

2.7 钢筋安装完成,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和批准,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3、模板安装3.1 将标准模板组合成分块模板片,板片高度及宽度视基础尺寸确定。

3.2 基础混凝土采用小钢模或木模,模板拼装时接缝错台要求不超过1mm,接缝间夹海绵条,防止漏浆。

3.3 模板安装使用吊车配合人工进行。

模板准确就位后使用管架和圆木支撑,并用缆绳进行固定,固定好后检查基础模板的稳固性,竖直度,尺寸及位置。

3.4 模板拼装完成后,施工人员要根据已在混凝土垫层上放出的桥台边线和轴线,对模板进行初调,初调的重点是模板的对角线和垂直度。

对角线主要是查看侧模是否大致与桥台边线重合,垂直度则采用垂球引测的方法检测。

初调即将完成时,通知测量人员,对模板进行精确的调测,直至模板满足设计及规范要求。

3.5 为保证模板的整体稳定,模板调测完成后,及时在各侧模板外侧加设支撑对模板进行加固,拉杆螺栓必须拧紧、到位。

加固后的模板应确保拼缝的密封性和钢筋骨架的保护层,防止漏浆、露筋。

模板加固完成后,在每块侧模上三个不同点测量放样出桥台顶标高,并标识,作为桥台混凝土顶面的控制依据。

3.6 浇注前,模板必须清理干净,底部应完全没有任何杂物,并应在模板表面均匀涂抹脱模剂,以便拆模时不损坏混凝土。

桥台钢筋施工完成后经相关技术人员、质检工程师和驻地监理工程师检查验收合格后,便进行桥台模板安装。

桥台模板在安装前必须清洗干净,然后用吊车按顺序将各侧模板吊入基坑进行整体拼装。

拼装时,按照钢筋施工时放出的边线作为模板安装的控制线,模板各构件的连接要紧密,避免出现错台;其四周设置加劲龙骨和对拉螺杆,对拉螺杆数量以模板牢固为准。

4、混凝土浇筑4.1 在进行浇注混凝土前,相关技术、质检人员应对模板拉杆、外支撑、钢筋上有无污垢、混凝土保护层厚度、预埋件、模板内的杂物、模板接缝是否严密等进行全面的检查。

如不符合要求及时进行处理直至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为止。

检查合格后及时通知驻地监理现场检查,监理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混凝土浇注。

4.2 混凝土在拌和站集中拌和,使用混凝土运输车运输。

试验检测工程工作人员要在拌和站检查和控制混凝土的拌和质量,按设计和施工配合比控制混凝土坍落度,确保混凝土具备良好的工作性。

拌制的混凝土只有满足设计和规范要求后,才允许通过混凝土罐车运至施工现场。

混凝土运至施工现场后,试验检测人员在现场检测混凝土的坍落度,确认混凝土具有较好的工作性后,将混凝土放入混凝土输送泵中,直接泵送入模的浇注方式进行承台混凝土浇注。

为了防止混凝土离析,绝不允许出现混凝土的倾落高度大于2m的现象发生。

4.3 混凝土浇注要分层连续进行,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 左右,逐层振捣密实,防止漏振和过振,使之成为无空隙、无离析、无蜂窝的密实体。

振捣使用插入式振捣棒,振捣棒要备用 1 台。

振捣位置按梅花形控制,间距控制在30cm左右。

振捣上层时,要插入下层约10cm,使上、下层混凝土紧密结合,振捣程度以提出细浆和表面无气泡、水泡为宜,防止漏振或过振。

振捣棒提出混凝土时要缓慢,防止在混凝土中形成空洞。

混凝土入模时采用铁皮制作的串筒导入。

混凝土浇注要保证连续,如有中断也不能超过前层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4.4 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派专人随时检查模板及支撑是否有松动、变形,钢筋和预埋件是否移位,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措施。

5、拆模和养护混凝土施工完毕后,在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75%以上时拆模,拆模后用薄膜裹住适时洒水养生。

在养生期间要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并根据情况适度补水,养生用水应清洁无污染,养生期控制在7-10 天。

5.1 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混凝土顶面必须及时用湿麻袋加以覆盖,其主要作用有二:一是蓄水保温,防止表面水分蒸发和低温混凝土受太阳辐射时温度骤变,二是保持内外温差的稳定性。

5.2 混凝土终凝后,应立即对混凝土暴露面进行浇水养护。

5.3 粉煤灰掺量较大时的混凝土,养生期可以在7 天之上再行延长。

5.4 养护期间,应每天记录大气气温的最高、最低温度以及天气变化情况,并详细、如实地记录养护情况。

5.5 根据气温情况,掌握恰当的浇水时间间隔,在养生期内,特别是前7 天龄期内,应始终保持混凝土表面湿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