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阴切口感染的护理体会
目的探讨会阴切口感染患者临床护理方法及其护理效果。
方法选取2010年1~2月在我院产科实施会阴切开术的156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常规检查,患者实施会阴切开手术,分析患者会阴切口感染原因及其护理方法。
结果156例患会阴切口患者中共有36例发生感染,21例感染较经者,经过7 d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切口甲级愈合;9例感染较重者,治疗10 d后切口甲级愈合;3例感染较重裂开者,治疗15 d后切口甲级愈合。
结论会阴切开及缝合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后应该加强患者会阴切口感染,对于会阴已经发生感染者应该根据患者情况进行细心、专业的临床护理,提高会阴切口感染的患者治疗效果。
标签:会阴切口;感染;护理
会阴切开及缝合术是临床上产科中常见的手术方式,这种手术相对比较交单,风险也比较低,它是为了缩短产妇第二产程,从而能够有效的加速产妇分娩,降低产妇由于自然产、手术产等原因造成会阴裂伤发生率。
但是,部分患者手术后由于护理不当或其他原因造成会阴不发生感染,从而影响患者手术预后[1]。
为了探讨对会阴切口感染患者的护理及效果。
选取2010年1月~2月在我院产科实施会阴切开术的156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1月~2月在我院产科实施会阴切开术的156例患者相关资料进行分析,年龄为(21~39)岁,平均年龄为(26.5±0.8)岁,患者中有36例会阴发生感染,其中33例为单一的切口感染,3例伴有会阴切口撕裂伤,患者对其治疗方案、护理方法等完全知情,患者年龄、病程等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代表性。
1.2临床表现患者中,21例感染较轻,患者入院时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红肿、会阴部疼痛,局部有渗液等,且部分产妇日常活动或睡眠受到影响;12例患者产妇感染相对患者,患者阴部出现明显的红肿、疼痛,且3例患者脓液多,并且患者切口开裂并出现恶臭,患者活动和睡眠明显受影响[2]。
1.3细菌培养为了确定患者感染病菌,医师对患者切口分泌物进行培养,其中24例为大肠杆菌,9例金黄色葡萄球菌,3例自身淋菌。
且患者病原菌更多的来自皮肤、阴道及肛门等部位。
1.4 患者会阴发生感染原因①技术操作不当:患者手术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循无菌操作要求,手术过程中未冲洗污染切口、医师在手术未能及时更换受体、手术缝合时未能及时更换缝合线等。
②缝合失误:患者手术过程中由于医师专业技能不扎实导致对其生理解剖层次不了解,从而在缝合时容易产生缝合过松留有裂隙等现象,从而造成细菌渗入切口,为细菌繁殖提供了一定的条件。
③会阴保
护不当:手术后部分患者对会阴保护不当造成切口延伸、延长等,导致缝合时间过长,增加了细菌污染机会。
④产妇在分娩前接受相关检查时,如:阴道检查等,对于本身存在妇科疾病患者未加用抗菌药及相应的宣教以及产后护理工作。
1.5护理措施手术后立即进行切口清创处理。
护师在清创同时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并向患者宣传会阴感染的相关原因,清创过程中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操作,防治患者切口发生合并外来细菌感染,且患者清创过程中要将切口周围皮肤清除干净。
患者清创后护师要根据个体情况合理使用有效抗生素,并且向患者宣传日常注意事项,让患者注意日常卫生,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清洗会阴部。
而在饮食方面应该尽可能让患者饮食营养价值较高的食物,帮助患者早日抗毒。
研究中,对产后3例感染重度裂开者,切口仍未愈合者,用①碘伏溶液坐浴,②皂蚤灶,③坐浴后再进行换药理疗[3]。
2结果
本次研究中,156例患会阴切口患者中共有36例发生感染,其中21例感染较经者,经过7 d精心的治疗和护理,切口甲级愈合;9例感染较重者,治疗10 d后切口甲级愈合;3例感染较重裂开者,治疗15 d后切口甲级愈合。
3讨论
3.1患者手术后护师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点进行预防,并且做好产妇分娩前的相关工作,增强产妇无菌操作的观念,降低感染发生率。
3.2产妇产前根据产妇个人情况采用肥皂水灌肠,降低大便污染。
3.3对于自身抵抗能力较弱的患者应该适当的使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同时,医院加强医师相关专业技能培训,提高接产者专业技能,从而熟练掌握其分娩机制,正确掌握切口长度。
3.4提高缝合技术产妇在手术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循”无菌操作”原则。
本组有3例患者手术后各层组织愈合较差,护理后患者均得到改善。
3.5加强产后护理和卫生宣教保持会阴部清洁,防止恶露及粪便污染切口,勤换纸垫,用碘伏棉球冲洗会阴3次/d,采用毫米波治疗仪,照射会阴切口,加强营养,促进切口愈合。
3.6患者住院期间,护师要加强病房检查,并且密切观察患者切口部分以及患者体温变化等。
对于存在可能感染患者要立即采取积极有效地措施处理。
本次研究中,部分患者出现发热现象,患者采用抗生素后使炎症得到控制[4]。
3.7局部清创是关键护师对患者进行清创是必须保持切口部位良好的环境,从而能够更好地促进伤口愈合。
3.8正确选择局部用药甲硝哇防厌氧菌感染并能扩张血管,增加血液循环;利凡诺尔纱条具有消炎引流作用,本组有3例患者有局部化脓现象,经正确局部换药后,脓性分泌物明显减少,并长出新鲜肉芽组织。
3.9局部理疗红外线不仅能够杀菌,同时还能够有效的促进机体血液循环;同时还能有效的保持创面的干燥、卫生,从而更急有利于患者切口组织再生和修复。
本组36例患者全部给予红外线照射治疗。
综上所述,会阴切开及缝合术在临床上比较常见,患者手术后应该加强患者会阴切口感染,对于感染的患者应该给予细心、专业的护理提高会阴切口感染的患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李雪芬,陈拉妮.产后会阴水肿330例临床处理分析[J].海南医学,2006,17(5):134.
[2]周秀荣,李华.会阴切口感染的原因分析和护理体会[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1999,08,4.
[3]许牛英.会阴切口36例感染护理体会[J].北方药学,1998:121.
[4]程曼文.微波治疗不明原因外阴瘙痒48例分析[J].中国医学指南杂志,2011,6(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