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影响

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影响

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影响
周民伟1田兴国2陈毅强1姜增固1
(1. 广州市畜牧发展总公司,广东广州510655;2. 华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系,广东广州
510642)
摘要:本文收集了广东省某大型猪场1996-2000年大白、长白(10%)纯种母猪配种、分娩、产仔记录的资料。

运用SPSS数据统计分析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

得出四种配种方式(一次自然交配,简称NS;两次自然交配,简称NS/NS;一次自然交配和一次人工授精,简称NS/AI;两次人工交配,简称AI/AI)分娩率、胎产仔数的结果。

结果表明:NS/AI、AI/AI对NS交配方式,母猪的分娩率、胎产仔数有显著差异(P<0.05).采取NS/AI配种方式分娩率、胎产仔数最高。

关键词:分娩率胎产仔数人工授精自然交配
1 前言
家畜的配种方式有两类:即自然交配和人工授精。

自然交配指公母猪直接交配。

人工授精指利用器械的方法采取公猪精液,对其进行品质检查,稀释保存等适当处理,再用器械把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猪生殖器官内,从而使其受孕的一种配种方法[1]。

人工授精是家畜繁殖技术革新的一项重大突破,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重视和广泛应用。

在我国,早在1935年句容种马场试验马的人工授精就已获得成功,并在40年代初进行了绵羊和山羊的人工授精。

猪的人工授精研究与应用,于1954年以来从广西开始,至今已有40多年的历史。

随着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改进和提高,该技术在许多大型集约化猪场推广使用[1]。

目前,无论技术水平及授精母猪头数均处在世界先进水平,但地区间普及率即发展水平不平衡,以南方各省、区、市较普及。

现在广东省许多大型集约化猪场都在推广这一技术,并且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只要该技术成熟、完善,它明显具有以下几大优点:①大大的提高了公猪的配种效能,在生产中的明显优势是有效地提高了优良公猪的利用率;②可以大量的削减公猪的饲养头数,从而可以降低了公猪的饲养管理费以及公猪栏舍的投资;③因其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制约,只有健康的公猪才可用于人工授精,从而防止了多种疾病的传播,尤其是生殖道传播的疾病;④人工输精所采用的精液都经过检查,质量保证才能输精,适时配种可以提高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尤其在夏天比较明显;⑤有利于优良基因的引入,加强猪群遗传品质的提高。

⑥克服了公母猪因体格差异过大带来的配种困难;⑦稀释后精液可以保存和运输,实现了公母猪异地配种的愿望。

因此、应用和推广人工授精技术在提高整个养猪行业的效益方面起着积极作用[1]。

2 材料与方法
2.1 材料
从广东省某大型猪场按四种(NS、NS/NS、NS/AI、AI/AI)配种方式收集下列资料(时间跨度为1996—2000年)。

共统计母猪配种记录6024。

其中,NS:295;NS/NS:3378;NS/AI:894;AI/AI:1457。

2.2 分析方法
原始记录的项目有母猪的配种方式、配种日期、复配日期、流产日期、分娩日期、产仔数。

原始记录经复查审核后输入电子计算机,并建立数据库文件。

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按年份、月份统计出配种数、分娩胎数、总产仔数。

然后计算出分娩率、胎产仔数。

根据统计出来的分娩
率、胎产仔数的数据,求出不同配种方式平均分娩率、平均胎产仔数。

并进行单因子方差分析,然后再进行分娩率、胎产仔数间相关与回归分析(采取曲线拟合方法)。

找到最佳的经验回归函数。

欢迎访问猪场动力网,更多资料下载请链接/Downloads/
3 结果与分析
3.1 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
3.1.1 方差分析结果。

对四种不同的配种方式的分娩率、胎产仔数进行方差分析,得方差分析结果,见表1。

由表1可知,配种方式对母猪分娩率、胎产仔数都有显著的影响(P<0.05)。

分娩率的标准差大于胎产仔数,说明分娩率的变异较大,分娩率受配种方式的影响较大。

表1 不同的配种方式的分娩率、胎产仔数的方差分析
性状变异来源平方和(SS)自由度(df)均方(MS)F
分娩率组间6220.2032073.40 3.13*
误差1058.21160661.37
胎产仔数组间77.31325.77 2.86*
误差1437.021608.99
注:显著水平0.05。

配种分娩率=(119天后分娩胎数/配种数)*100%,胎产仔数=(总产仔数/分娩胎数)*100% 3.1.2 多重比较结果对四种不同的配种方式的配种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平均值进行多重比较,采用最小显著差数法(LSD法)。

得四种配种方式的配种分娩率、胎产仔数多重比较表2、表3。

由表2来看:NS对NS/AI、AI/AI分娩率、胎产仔数差异显著(P<0.05)。

采取NS/AI的配种方式的分娩率、胎产仔数最高,AI/AI次之,NS最低;NS/AI比NS分娩率高16.7%、胎产仔数高1.94头。

NS配种方式分娩率、胎产仔数的标准差明显高于NS/AI。

说明采取NS和AI相结合的配种方式效果最好。

NS的变异较大,NS交配方式受公猪因素(公猪年龄、胎次、体格差异等)影响较大。

采取人工授精可以弥补其不足[2]。

表2 不同的配种方式的配种分娩率多重比较。

配种方式NS NS/NS NS/AI平均数
NS/NS9.2269.93±2.91
NS/AI16.74*7.5177.44±2.78
AI/AI14.91* 5.68 1.8375.61±3.62
NS 60.707±4.83
表3 不同的配种方式的配种胎产仔数多重比较。

配种方式NS NS/NS NS/AI平均数
NS/NS0.929.09±0.33
NS/AI 1.9* 1.01 10.11±0.18
AI/AI 1.61*0.680.33129.06±0.23
NS8.16±0.58
3.2 分娩率与胎产仔数的关系
根据统计出来的不同年份、月份的数据,运用SPSS数据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相关与回归分析的。

应用曲线拟合模型,选择3次多项式(Cubic)进行拟合,找到最佳的经验回归函数。

回归方程:
y=0.4251x –0.0062x2 +0.30382E-05x3
用方差分析法对回归关系进行显著性检验,得方差分析表4。

由表4可知:y对x的回归关系高度显著。

胎产总仔与分娩率关系图1。

表4 回归关系方差分析
平方和(SS)自由度(df)均方(Ms)F
回归1171.033390.34180.86**
离回归345.30160 2.15
4 结论与讨论
从本文统计的结果来看,猪的配种方式以NS/AI的效果最好。

此方法如能够普及对猪的人工授精技术的发展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对提高母猪的胎产仔数,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有明显的效果[3]。

母猪的分娩率、产仔数受许多因素的影响,例如:母猪配种方式、年龄、胎次、品种,公猪的个体条件以及营养、环境因素等的影响[4]。

但配种方式对分娩率、胎产仔数的影响显著(P<0.05)。

采取何种交配方式将直接影响母猪的分娩率、胎产仔数。

从而直接影响养猪生产的效益。

从本文统计的结果来看,采取人工授精的配种方式的分娩率、胎产仔数高于自然交配。

如何提高人工输精的效果是许多大型集约化猪场非常关心的问题。

首先,应该知道影响人工授精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1)发情鉴定的准确性;(2)配种的次数与时间的安排;(3)AI技术的掌握及相关设施的匹配情况;(4)种猪的繁殖状况、饲养管理状况。

此外,造成AI失败的直接因素可能包括母猪习惯性缺陷、消毒卫生状况差、精液保存不当、学习使用AI的速度太快导致各方面的技术经验不够成熟。

[5] 目前,大型集约化猪场都引进外来品种,由于外来品种母猪发情症状不明显,很难掌握好适时输精时间。

所以对生产场,尤其是繁殖场多主张采用第一次本交第二次人工授精。

对于那些第一情期人工授精不孕的母猪,第二情期时最好全部本交。

只有当输精人员技术成熟后,各
方面的条件成熟,可以实行全部人工授精[6]。

参考文献
[1] 王元兴、郎介金,动物繁殖学,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23-250
[2] 古金华、刘萍、余敦丰等,母猪不同的配种方式效果比较试验,黑龙江动物繁殖1998,No.1:
32-33
[3] 姚新军,不同配种方式和频率对配种结果的效果观察,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00,No.1:23-26.
[4] 吴常信、储明星等,猪活仔数的方差分析和多重比较,辽宁畜牧兽医,2000,No. 4:1-3
[5] 张守全、吴同山等,人工授精与本交对引进品种母猪繁殖表现的影响养猪,1999,No.4:14-15
[6] 王祖昆、杨伟立,猪的人工授精工具与稀释液的国产化研究以及现代猪人工授精方法评述,广
东养猪业,2000,No.5:19-23
欢迎访问种猪场网,更多资料下载请链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