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第一课第一框生活处处有哲学


• • • •
A、哲学的产生是由人自己臆造的 B、哲学的产生和发展有赖于人们的思考和实践 C、哲学有利于认识世界 D、哲学有利于改造世界
(不定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 B、哲学智慧是人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 动中产生的 • C、哲学智慧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 D、哲学智慧是在处理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实践 中产生的
1.如果一个人不知道宇宙的性质,没有 对自然和社会的正确认识,就不能享受 快 乐 , 这 是 因 为 A. 只有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才能指导 人们正确地改造世界和对待人生 B.只有哲学才能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 C.幸福生活来源于对自然界的正确认识 D. 只要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就能促 进社会生活的进步 【 A 】
【全书基本框架】
辩证的唯物论
辩证唯 物主义 哲学 马克思 主义哲学 唯史观
历史唯 物主义
价值观
人生观
一般到个别
整体与部分
第一单元
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
第一课
美好生活的向导
你能说出一些你所了解的哲学家吗? 对于这些哲学家,你了解他们的思想吗?
•走进哲学
苏格拉底
亚里士多德
• • • •
A、没有哲学就没有生活 B、爱哲学能使人同神同在 C、哲学能使人洁净灵魂,能正确地对待生活 D、爱生活就是爱哲学
4、自从人类有了思想以来就提出了许多关于世界、 宇宙、人等的问题,仅就“世界的起源”这一问题, 就有诸如:“世界是由水构成的”、“宇宙是一团燃 烧的火”等不同的说法,由此而形成了不同的哲学思 想。这说明( )
(2)、从哲学作为世界观最基本的功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 界
小结
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哲学就在 生 我们身边 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问和对 活 世界的思考 处 处 有 哲学是一门给人智慧、使 哲 人聪明的学问 学 哲学是指 导人们生 活得更好 哲学的任务是指导人们正确 的艺术 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哲学的本义
是爱智慧或追求智慧。
【本义】Philosophy源自希腊的西方学术名词翻译。 Philo + sophia = Philosophy

+ 智慧 =爱智慧/思考的乐趣。
• 好驭手 •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妻子脾 气暴躁,有人问苏格拉底为何娶这样 的女人为妻-- • 他笑道:“如果你能驯服一匹烈 马,那么其他马又有何难驾驭的呢? 我能忍受这样凶的人,天下人谁不能 做我的朋友呢?”

ABC 】
一、保持一颗好奇的心,探究世界。
二、细心观察生活,思考人生,总结 人生智慧,自觉地应用哲学。
三、注重思维能力的训练。
四、认真学好书本基本理论观点,拓 展阅读有关哲学书籍。
2.下列关于学习哲学与灵魂的健康、人们的幸福 之间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 学习哲学能帮助我们用睿智的眼光看待生活和 实践,从而有利于灵魂的健康和人生幸福 B. 学习哲学能帮助我们正确对待人生的变化与发 展,从而有利于实现人生的幸福 C. 学习哲学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对待进与退、得与 失、名与利,从而为生活提供有益的指导 D. 哲学一门生活的艺术,能够指导人们回避生活 中的一切矛盾
B
马克思说:“没有哲学我就不能前进。” 这句话主要强调( )
C
A、马克思是研究哲学的哲学家 B、哲学与生活是不可分割的 C、哲学能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 D、不懂哲学的人就不能进步
“人们远在知道什么是辩证法以前,就已 B ) 经辩证地思考了。”这说明( A、辩证法是本来就客观存在的 B 、哲学思想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 C、思考的力量是巨大的 D、哲 学就是辩证法
2、哲学家德谟克利特年轻时就开始到处游历, 他的目标是到处找老师追求知识,最终他创立了“原 子论”。他认为:茫茫宇宙,除了原子之外还有虚空。 哲学家的经历表明( )
• A、哲学就是爱智慧 • B、哲学来自实践、思考 • C、哲学有利于我们看世界 • D、哲学促进我们的思想发展
3、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说:“凡是不曾研究过 哲学的人以及在逝世时并不是全然纯洁无暇的人,没 有一个是可以与众神同在的;只有爱知识的人才能 够。”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1.有人认为,神秘而深奥的哲学智慧产 生于哲学家聪明的大脑,这种观点 A. 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的产生必须以 聪明的大脑为基础 【 D 】 B. 是正确的,肯定了哲学是一门给人智 慧,使人聪明的学问 C. 是错误的,没有认识到哲学与生活密 切相关的关系 D. 是错误的,否认了哲学的智慧产生与 人类的实践活动
A

A、哲学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B、认识世界需要智慧 C、哲学是从人们的主观情绪中凭空产生的 D、改变自然界,需要发展人的智力
(2)、哲学源于人们对实践的追 问和对世界的思考
为什么要学哲学呢?
2、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据说狄奥根尼住在一个木桶里, 所拥有的所有财产包括这个木桶、 一件斗篷、一支棍子、一个面包袋。 有一次亚历山大大帝访问他,问他 需要什么,并保证会兑现他的愿望。 狄奥根尼回答道:“我希望你闪到 一边去,不要遮住我的阳光。”他 睡在一个桶里,他的名字叫狄奥根 尼。人们称他为“狗”,把他的哲 学叫做“犬儒哲学”。 他拒绝一切的习俗、宗教、 (古希腊哲学家狄奥根尼) 礼仪;不要政府、不要私有财产、 不要婚姻,鄙视一切;他的人生信 请你评价一下狄 条是:返于自然。追求 友爱,包括 奥根尼的哲学思想 人与动物之间的爱。
2.人们面对人口、资源、环境之间日益 加剧的矛盾而进行的思考不可回避地触 及到具有哲学性质的问题。这说明 A.哲学的智慧源于生活实践 【 A 】 B. 在生活实践中产生的思想都是哲学思 想 C.哲学是一门生活的艺术 D.实践的发展是为了适应哲学的需要
• 3.为解决好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实 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们对上述问 题的理性思考。这主要说明 A.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 • B.认识世界、办好事情需要智慧、需要哲 学 • C.源于生活的哲学都是科学的 • D.对世界的思考是正确改造世界的根本保 证
C
练 一 练
(单选)1、达尔文的进化论沉重打击了上帝创造 物种的神创论,摧毁了各种唯心的目的论和物种不 变论,并为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提供了科学依据。 上述论断说明( ) • • • • A、人类的实践活动是以哲学为基础的 B、哲学为人类的实践活动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 C、辨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对科学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D、人类的实践活动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丰富和 发展提供了依据
• 谁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 一天,有位学生在课堂上 问贝克莱:“先生,您认为谁 是当代最杰出的哲学家?” • 贝克莱迟疑片刻,面带难 色地回答道:“我是一位很谦 虚的人,所以我很难说出这位 哲学家的名字,但作为真理的 追求者,我又不能不说真话。 这回你应当知道他是谁了吧?”
• 姑娘和火炉 • 一群年经的学生在学习爱 因斯坦的相对论时觉得非常难 懂,就来找爱因斯坦,请他用 最通俗的语言来解释一下他的 相对论。 • 爱因斯坦稍加思索,以十 分轻松而又常见的事例道出了 其中的真谛:“当你和一位美 丽温存的姑娘一起坐上两个小 时,你会感觉只过了一分钟; 但当坐在一个炽热的火炉上, 哪怕只坐一分钟,也会觉得过 了两个小时。这就是相对论。
【 B 】
4.人们在经过了一系列思考后理性地选择了 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使落实科学发展观成 为人们的自觉行动。这主要体现了 A.人们改造世界的水平取决于主观认识 B.思维方法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C. 真正的哲学智慧能够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 世界和改造世界 D. 没有哲学就没有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的活动
柏拉图
毕达哥拉斯
卢梭
笛卡尔
叔本华
尼采
康德
黑格尔
杜威
萨特
罗蒂
胡塞尔
罗素
德里达
1、哲学就在我们身边
• 人们想问题、办事情都 需要哲学的智慧。 • 哲学的智慧是从哪里来 的?是人们头脑中自生 的吗? 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吗?
(1)、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人在怎样的程度上学会改变自然 界,人的智力就在怎样的程度上发展 起来。 —— 恩格斯 这话主要说明(

古今智慧 一个刚退休的老人回到老家 ,在小城买了一座房住下来 , 想 在那儿安静些写点回忆录。开始的几个星期 ,一切都很好。但有 一天 , 三个男孩子放学后开始来这里玩 ,他们把垃圾桶踢来踢 去 ,玩得很开心。 老人受不了这些噪音 ,于是出去跟年轻人谈判。他说 :“ 我 很喜欢你们踢桶玩 ,如果你们每天来玩 , 我给你们三人每天每人 一块钱。 ” 三个小青年很高兴 ,更起劲表演它们的 足下功。 过了三天 ,老人忧愁地说 : " 通货膨胀使我的收入减了一半 , 明天起 ,我只给你们 5 毛钱。 " 小青年们很不开心 , 但还是答 应。每天放学后 ,继续去进行表演。一个星期后 ,老人愁眉苦脸 地对他们说 :" 最近没有收到养老金汇款 ,对不起 ,每天只能给 两毛了。 " " 两毛钱 ?" 一个小青年脸色发青 ," 我们才不会为了区区 两毛钱而浪费宝贵时间为你表演呢 ,不干了 " 。 从此以后 ,老人又过上了安静的日子。
烛光照亮小屋
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 傍晚,先生给每个学生一枚铜钱, 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 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于是, 一个学生去买了许多干草,堆在屋 中。先生摇摇头。而另一个学生却 买来了一支蜡烛,点燃后,原本黑 暗的屋子一片光明。先生笑了: “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方法。”
古希腊哲学家伊壁鸠 鲁说:“当一个人年轻的 时候,不要让他耽误了哲 学研究,当他年老的时候, 也不要让他对哲学发生厌 倦,因为要获得灵魂的健 康,谁也不会有太早或太 哲学的功用不在晚的问题。” 于增加积极的知 识,而在于提高 心灵的境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