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跟腱断裂护理查房演示文稿

跟腱断裂护理查房演示文稿

床号:839床 姓名:王智伟 年龄:33岁 性别:男 主管医生:白忠旭 诊断:跟腱开放性断裂
现病史
患者于2018年5月31日以“外伤后左后踝疼痛 出血伴活动受限1小时”为主诉急诊入院。
T:36.4℃ P96次/分 R:22次/分 BP:118/76mmHg
既往体健,饮食,睡眠,大小便正常。无过 敏史。
护理措施
1 评估疼痛的程度,减轻或消除疼痛刺激,遵 医嘱予使用止痛药应用。
2 维持良好的姿势与体位,指导患者正确更换 卧位,妥善保护好患肢,避免其过度转动或对 创面的直接压迫抬高患肢减轻充血,密切观察 手术切口情况。
护理措施
1 多安慰患者,予患肢抬高,指导患者做深 呼吸运动。
2 协助患者做好生活护理。呼叫器及常 用物 品放置在易取得的地方。
3 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在全面掌握病情的基础 上,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治疗方法、病程 及预后。
4 为患者讲解术前术后的注意事项。
患者急诊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左 足跟腱断裂吻合术+扩创探查术”,术毕 安返病房,测T:36.3℃ P:82次/分 R:20次/分 BP:123/80mmHg
症状与体征
不能提跟、跟腱后方凹陷且伴有肿胀或瘀斑 。查体时局部可触及缺损,Thompson(挤压实 验)征阳性
影像学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可发现跟腱断裂,且对于确 诊跟腱部分断裂最为有效;超声技术(US)可 用来评价两个肌腱断端之间的距离;普通X线平 片可用于判断是否伴有跟腱附着部位的急性撕 脱骨折。
术后左下肢伤口敷料包扎整洁,石膏外 固定好,末梢循环正常,遵医嘱给予二 级护理,平卧位,禁食水6小时改普食, 患肢垫枕抬高。应用头孢他啶、七叶皂 苷等消炎、消肿药物对症治疗。
术后护理问题
1疼痛 - 与术后有关 2出血 -与手术创伤有关 3焦虑 - 与担心预后有关 4有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 5自理缺陷 - 与术后有关 6知识缺乏 - 缺乏功能锻炼知识 7潜在并发症:跟腱再断裂 切口愈合不良 关 节僵硬
治疗
1.非手术治疗
可应用跖屈位石膏或者硬质可穿脱的足 靴,可促使两跟腱断端相互靠近来促进跟腱 断端愈合,固定时间一般为6~8周。最初采 用过膝关节的长腿支具,将膝关节限制于屈 曲状态,而踝关节限制于跖屈状态,以最大 程度降低跟腱张力。1个月后更换为膝下断腿 支具,并随后不断减小跖屈角度。与手术治 疗相比,非手术治疗后跟腱再断裂率较高( 1.7%~10%),但其切口愈合不良、切口感染
②心理护理:突然受伤心理压力大,担心 手术能否成功,对预后存在顾虑,担心影响其 今后的工作。因此来到医院以后,主管护士应 主动热情做好入院宣教,尽快适应医院环境, 减轻患者的压力,使其配合治疗与护理。
康复护理方法
第1阶段(术后1~3周):此阶段主要目的是 防止跟腱粘连,以主动运动为主。方法:①术 后24h后每天在床上练习扩胸运动及上肢的肌肉 力量,患侧股四头肌等长收缩练习,5次/min, 每日练100次。②48h后做足趾的伸屈活动,每 日3次,10 min/次,并进行小腿三头肌收缩抽 动,有利于防止局部粘连。③3 d后可以扶拐患 肢不承重下床活动。④2周后拆除伤口缝线,进 行直腿抬高练习,每日2次,每次5组,每组20 次。每周3~5次。
专科情况:左后踝有一约4cm长不规则伤口 ,创缘不整,活动性出血,左跟腱局部皮肤凹 陷,触诊跟腱有落空感,左足跖屈无力,左踝 关节活动稍受限,左下肢皮肤浅感觉正常,远
术前护理问题
1疼痛 - 与受伤有关 2躯体移动障碍 - 与受伤有关 3焦虑 - 与担心术后愈合有关 4知识缺乏 - 与缺乏相关知识有关
及神经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手术治疗。
2.手术治疗
对于保守治疗失败或患者对愈后功能要求 较高且希望尽早返回运动的病例,可采取手术 治疗。手术方式多样,其选择视术中探查所见 跟腱损伤的具体情况而定,包括各种肌腱缝合 术以及选择邻近其他腱性组织进行的增加肌腱 强度的技术。
术前康复护理指导
①向患者说明康复护理的重要性,指导患 者正确使用拐杖。拐杖的使用方法:拐杖的长 度以患者直立时,拐的上端距腋下2~3 cm为宜 ,行走时先将两拐同时移放在两腿前方,然后 提起健肢移到两拐的前方,再将两拐同时向前 移到健肢前方,如此反复,总保持两拐及一健 肢形成一个等边三角形。
第3阶段(术后9周至6个月):在前两个阶段 康复护理的基础上,逐渐增加患肢的负重能力 ,锻炼项目:(1)术后第9周嘱患者练习双腿提 踵和小幅度蹲起动作,逐步脱离拐杖。(2)3个 月后,配戴90°踝背屈限制支架,开始全足掌
。(3)6个月后若小腿三头肌肌力与健侧相同, 患者可逐渐恢复专业训练。
个案护理
Hale Waihona Puke 临床表现多数跟腱断裂发生于运动中做弹跳或蹬踏 动作时。患者常诉有足跟后方有“砰”的撞击 感,随即出现提踵无力,无法完成蹬地、跳跃 等动作。表现为行走困难及推进无力。查体最 初表现为跟腱后方凹陷。随着软组织逐渐肿胀 ,这些体征常会被掩盖。常沿踝关节后方出现 瘀斑和肿胀。最为简单可靠的检查方法,是通 过挤压小腿后方肌肉(Thompson征)来判断腓 肠肌-比目鱼肌复合体的连续性。在俯卧位时挤 压患者小腿后方肌肉,如果不能使足部出现可
跟腱断裂护理查房
解剖
跟腱是人体内最粗、最强大的肌腱,长约 15cm,它位于小腿下段后方,连接小腿三头肌 和跟骨,其主要功能是负责踝关节的跖屈,对 于行走、跑步、跳跃等动作的完成起着重要作 用。跟腱断裂后患者的行走功能将受到严重影 响。跟腱断裂常见于运动中。同时多种慢性疾 病引起的肌腱质量下降也容易引起跟腱断裂。
第2阶段(术后4~8周)在第1阶段康复护理 的基础上,增加膝关节及踝关节的锻炼,以恢 复踝背伸范围。方法:(1)术后4周将长腿石膏 改短腿石膏,并开始去石膏在床上练习膝关节 及踝关节的伸屈活动,陈旧性伤推迟1周,5~ 10min/次,每日3次。扶双拐并在短腿石膏托保 护下下地行走。(2)术后5周开始温水泡脚,每 日2次,每次20 min,逐渐开始滚筒练习(圆木 10 cm,足踏于上来回滚动)。同时练习下蹲。 (3)垫后跟穿鞋,扶拐着地走路,后跟高度3~ 3.5 cm,用踏实的硬纸板10余层,以走路平稳 为标准去跟,每2~3 d去一层,逐渐拆除至术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