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1.doc

车库顶板行车道回顶方案1.doc

目录1、编制依据 (2)2、工程概况 (2)3、施工部署 (2)4、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 (4)5、回顶架体搭设及拆除 (7)6、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 (9)7、安全注意事项 (9)车库顶板行车通道回顶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1、本工程施工图纸2、本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制[2009]87号文】4、《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5、《建筑施工碗扣式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6、建筑施工计算手册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8、《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9、本工程的实际情况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位于石嘴山市大武口区,南接规划路,东临隆湖大道,北临山水大道,西临学院路。

本工程项目名称为石嘴山市理工学院校前 A 区改造工程地下车库,主要使用功能为汽车库、消防控制室、变配弱电间、生活水箱间、换热站,地下车库柱网轴线间距大部分为 8100mm,柱截面尺寸主要为 500×500mm。

由于现场施工需要, 5#、7#楼基础砂夹石回填工程需从地下车库 A2、 B2 区顶板过车(包括土方车、压路机、铲车)。

经现场勘察后,为满足现场施工需要,现选取地下车库13-14/P-S,13-14/F-L 区顶板中间作为行车通道,顶板回顶范围见附图。

地下室层高为,板底净高为(局部),混凝土顶板厚300mm(局部 350mm)。

三、施工部署1、项目人员安排工序分工及责任情况,如下:序职务姓名负责内容号1 执行经理阙建飞对项目部管理人员进行任务明确分工,各司其职2 项目总工魏建新负责本方案的审核及技术指导3 现场经理范开清全面负责现场管理、工程进度工作、施工协调、调度4技术员龚哲负责本方案的编制和交底。

现场施工技术指导5质检员吴水华负责现场实施质量检查6安全员褚桂朋负责项目安全工作7工长何方贵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8工长朱江华负责施工现场的生产及协调2、施工方案设计在道路位置处做回顶,回顶满堂脚手架,脚手架搭设参数如下:、支架搭设高度:地下车库底板存在局部降板,回顶架体高度分别为、。

、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部位进行回填土,回填素土,压实系数不小于,回填高度为 1m。

回顶区域为地下车库13-14/P-S,13-14/F-L区。

临边防护参照安全注意事项章节中所示。

具体见下图所示:回填车库顶板上行车道路剖面示意图四、车库顶板上新建道路回顶部位的承载力验算、荷载计算、恒荷载:①回填土自重: 18kN/m3 *1m=18 kN/ ㎡恒荷载即为 18 kN/ ㎡、活荷载:①土方车(运送砂夹石)按装 15立方米考虑,土方车自重约 20吨,砂夹石约吨,合计吨,按 50吨考虑。

(考虑动荷载)②压路机自重: 20吨③铲车自重: 18吨、结构验算按设计图纸要求,顶板可覆土,现回填土1m,恒载满足设计要求。

土方车、压路机、铲车作用下楼面均布活荷载的确定因土方车最重,以下按土方车作用下验算楼面等效均布活荷载。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01附录:连续梁板的等效均布活荷载,可按单跨简支计算。

但计算内力时,仍应按连续考虑。

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2 单向板上局部荷载(包括集中荷载)的等效均布活荷载 qe=8Mmax/bL 式中 L ——板的跨度,取最大轴线间距 8100mm;b——板上荷载的有效分布宽度,按本附录确定;Mmax ——简支单向板的绝对最大弯矩,按设备的最不利布置确定。

按土方车后车轮作用在跨中考虑,后轮均作用在一个共同的平面上,轮胎着地尺寸为×,后车轮作用荷载取50T,前车轮作用荷载不计,(偏安全考虑)。

详附图(参照 JTJ021-89 ) 300KN 汽车的平面布置图如下所示:M max=50×1000Kg×10N/Kg×4= ( 偏安全考虑取 L=按《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附录: 1b cx、 b cy取值为:b cx=+=2m, b cy =+ =2mb cx≥ b cy , b cy≤,b cx≤L时b=b cy +,( 偏安全考虑取 L=5m)b=2+×5=q e=8M max/bL 2 =(8 ×/ ×52)=m22按 60KN/m验算。

偏于安全考虑,不计算梁板的承载能力,只考虑支撑钢管的承载能力,按260KN/m计算。

现场根据实际情况顶撑架体的立杆纵、横向间距均按 600mm设置,水平杆步距为 1500mm,根据《建筑施工计算手册》第二版表 8-17(420 页)得知每根 ? 48×的钢管立杆容许荷载 [N] =;计算单元为×=共计 9 根立杆如下图所示:满足要求。

每根立杆的实际承载力 N=60kN×÷ 9= <[N] =计算支撑架的受压应力及稳定性:1、根据荷载60kN/m2,每根立杆承受的荷载为2N=×× 60000N/m=21600N2、钢管面积: 2A=424mm3、立杆的受压应力为:σ=N/A2σ=21600/424=mm4、立杆受压稳定性:σ=N/фA≤f长细比λ=L/i钢管回转半径查表i= 《建筑施工手册1》表5-17λ=1500/ ≈按λ =95 查轴心受压杆的稳定系数ф = 《建筑施工手册1》表 5-182 2σ=21600/ ×424=mm< 205 N/mm 满足要求。

根据建设单位的要求, 所有行车临时通道( 地下室上 ) 必须在结构板上先按建设单位的设计要求作好顶板层的防水,再在其上回填1m厚砂土。

地下室顶完全可以承受此荷载,在进行荷载计算时未考虑这一部分荷载。

立杆顶撑采用U型托与梁板顶紧,,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 200mm。

五、回顶架体搭设及拆除1、工艺流程铺底部垫木→逐根树立立杆并随即与第一步横杆扣紧→装第一步小横杆并与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大横杆与各立杆扣紧→安第一步小横杆→安第二步大横杆→安第二小小横杆→第三、四小大横杆和小横杆→加设剪刀撑。

2、构造要求1)脚手架构架根据荷载验算所得,回顶部位立杆纵横向间距为600×600mm;水平杆步距均为不大于 1500mm,实际搭设时根据搭设高度进行选择。

2)纵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设置在立杆内侧,应连续设置不得间断;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各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 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 1/3 。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 100mm;纵向水平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立杆上。

应等间距设置间距不大于400mm的中间纵向水平杆,并用直角扣件固定在横向水平杆上。

3)立杆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厚度不小于50mm的木垫板。

脚手架立杆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地下室顶板的顶撑加固立杆与负一层现浇板顶撑加固的立杆必须在同一立面位置,保证上、下层的立杆同心。

钢管立杆顶部应采可调节U 型托,且其螺杆伸出钢管顶部的使用长度不得大于200mm,安装时应保证上下同心。

立杆接长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不得采用搭接或在水平上错接。

对接应符合下列规定: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 。

4)剪刀撑与横向斜撑临时行车通道的顶撑加固的架体纵向剪刀撑跨越立杆5~7 根,应连续设置;横向每隔6~10m设置一道剪力撑。

每道剪刀撑宽度不应小于 4 跨,且不应小于6m,不大于9m 。

斜杆与地面的倾角宜在45°~ 60°之间。

其搭设示意如下图所示:剪刀撑斜杆应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150mm。

φφφ48或φ51)相同;螺栓拧紧扭力距不应小于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40N· m;且不应大于65N·m;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各杆件端头伸出扣件盖板边缘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3、脚手架拆除1)脚手架拆除前应全面检查脚手架道扣件连接、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要求。

2)拆除程序事先报项目部安全主管审查通过。

3)作业主管负责人出据作业安全交底,详细将拆除顺序、临时拉结加固措施等交代给每名作业工人。

4)架体必须由上至下逐层拆除,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5)架体分段拆除高度不得超过两步。

6)拆除中注意事项:①拆除的物件应轻拿轻放, 严禁抛掷。

②拆除的物件应随拆随运,避免堆至楼面,造成吊运困难。

③拆除的物件及时清理、分类集中堆放。

六、钢管加固支撑的检查1、在下列情况下,必须对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进行检查:1)脚手架搭设前;2)作业层施加荷载前;3)达到设计高度后;4)停用超过一个月,复工前。

2、进行钢管加固支撑脚手架检查、验收时应根据下列技术文件:1)《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2001)的相关规定;2)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专项方案)及变更文件;3)技术交底文件。

3、脚手架使用中,应定期检查下列项目:1)杆件的设置和连接,连墙件、支撑、门洞桁架等的构造是否符合要求;2)底座是否松动,立杆是否悬空;3)扣件螺栓是否松动;4)安全防护措施是否符合要求;5)是否超载。

七、安全注意事项1 、顶板上行车路线必须按图示位置行走。

土方车没车总重必须控制在50T 以内,严禁超载。

2、不得将缆风绳、混凝土泵管固定在脚手架上,禁止悬挂起重设备。

3、设专人负责对脚手架进行经常检查和保养,检查项目主要包括主节点处杆件的安装,特殊构造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底座是否松动、扣件螺栓是否松动、安全措施是否符合要求。

4、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连墙杆、支撑、栏杆、挡脚板等。

5、拆除脚手架时,地面应设围栏和警戒标志,并派专人看守,严禁一切非操作人员入内。

6、杆连接必须使用十字扣件,且连接牢固。

钢管、扣件规格材质必须符合要求。

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有裂纹。

7、施工人员必须经过培训,有上岗证。

无证人员禁止进入现场作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