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调度自动化系统培训

调度自动化系统培训


当各设备均工作正常时,各前置机将其运行性能(如:CPU占用率,内存占用率等)送往后台机监 视进程,监视进程比较各前置机性能状况进行合理的端口切换,使各前置机的性能均衡,实现负载的 动态分配,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负载均衡。某一RTU的值班前置机统计通道的误码率和投退状态选择 较好的通道作为传输主通道其它通道作为备用通道。当RTU的值班机和RTU通信故障时,系统将自 动进行通道切换或前置机值班端口的切换。当某一前置机发生故障时,此前置机上所有的值班端口 都被切换到其它正常的前置机上。
RCS-9788装置用于通道的切换。 在前置部分,远方N个RTU或变电站的N个主通道和N个备用通道接入两组RCS-9787(A组和B
组),经RCS-9787调制解调(或光电隔离)变换成两组N个串口,这两组N个串口接入RCS-9788。 RCS-9788的作用是对这两组N个串口进行切换,输出另外两组N个串口,这切换后的两组N个串口
RCS-9788通道切换功能:
前置采集系统示意图 前置服务器 按口值班
电力调度网
变电站远动机


线
线




通信柜
专 线 通 信
变电站远动机
前置通讯方式
以太网方式,前置服务器通过路由器同外部网相连。采用光纤方式的SDH或ATM方式,典型的是 2M带宽的E1(G703)格式和E1信道n×64k格式,主要通过路由器、转换器等设备。
前置采集接线示意一
前置采集接线示意二
前置采集接线示意三
前置采集接线示意四
前置系统工作方式
前置系统的运行模式新型前置系统不再单一地将各种设备划分为主用和备用,设备的数量也不局限 为两台,可以任意扩展为多台。运行切换模式不是简单地在主备间切换,而是细化到端口切换。这 种运行模式能克服以往数据采集系统的缺陷,让每一个设备都发挥作用并且被监视,系统冗余配置 的双机 (双设备),称为A,B机(或A,B设备)。数据采集系统前置机为双机配置。无论远动终端 的传输方式是单通道或多通道都将其均衡地与各前置机相连,同时每台前置机预留一定数量的端口 做为备用。在系统运行过程中,与RTU的主通道相连的前置机(下称RTU值班前置机)控制其主备通 道的切换,由前置系统驻留在后台机上的监视进程控制前置机端口的切换。
调度自动化功能简介
电网调度自动化功能分低、中、高三档 低档:SCADA 中档:SCADA+AGC/EDC 高档:SCADA+AGC/EDC+SA(总称EMS) 网、省两级调度自动化系统应根据调度职责范围逐步实现以下总体功能:数据采集和监控,自动发
电控制和经济调度,实用安全分析,计算机通信。
FE服务 器
电力调
度 通信网专线通信
地网区网络通信 转络发

专 通信 线 柜通

信电力调 网络通信

通度 信网实时数采统和转发子R系TU
防火墙
网络 GPS
教员 台
DTS服 务器
学员 学员 调台度员培训台仿
真子系统
EMS(Energy Management System)能量管理系统
SCADA(Supervisory Control And Data Acquisition) 即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
安全监控(SCADA)是指信息收集、处理和控制的自动化系统,通过人机系统的屏幕显示(CRT)和调 度模拟盘,对电网运行进行在线的安全监视,并有越限告警、记录、打印制表、事故追忆、本系统 自检,远动通道状态的监测等功能。对电网中重要断路器进行遥控,对变压器分接头、调相机及电 容器等无功功率补偿设备进行自动调节或投切,实现电压监控。
电力调度自动化系统一般包含安装在发电厂、变电站的数据采集和控制装置,以及安装在各 级调度机构的主站设备,通过通信介质或数据传输网络构成系统。
电网调度自动化系统具有较大经济效益,可以提高电网的安全运行水平。当发生事故时调度员能及 时掌握情况,迅速进行处置,防止扩大事故,减少停电损失。地调采用自动化调度系统能减少停电率。 当装备有直接监护用户用的自动装置以后,可压低尖峰负荷。若采用分时和交换电价自动计量等经济 办法管理电网,经济效益更大。因此,电网调度自动化是一项促进电力生产技术进步和有显著经济效 益的重要工作,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② 信息传输子系统为信息采集和执行子系统和调度控制中心提供了信息交换的桥梁,其核心是数据 通道,它经调制解调器与RTU及主站前置机相连。
③ 信息处理子系统是整个调度自动化系统的核心,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组成部分。该子系统包含大 量的直接面向电网调度、运行人员的计算机应用软件,完成对采集到的信息的各种处理及分析计 算,乃至实现对电力设备的自动控制与操作。
⑩ 认证服务器是一个用在网络接入控制的设备。它存储用户名和密码确定客户的登录。为了访问 特定的网络资源,这个服务器可能自己存储用户许可和公司政策或提供到存储这个信息的目录 的接入。
⑪ 电力系统信息安全遵循“三层四区”的原则,不同的安全区采用防火墙和专用的安全隔离装置 进行隔离,主站系统和WEB子系统和DTS子系统分属于安全I区和安全II区、安全III区,配置时 要考虑增加相应的物理隔离装置。
PAS(Power Advance Software)电力系统基本应用和电力高级应用软件
AGC 自动发电控制,它是能量管理系统(EMS)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电网高度中心的控制目标将
指令发送给有关发电厂或机组,通过电厂或机组的自动控制调节装置,实现对发电机功率的自
动控制。。
DTS(Dispatcher Training Simulator System )调度员培训仿真系统
处理后的实时数据采用组广播方式同步分布了SCADA应用的服务器和工作站,使各个节点都能得到 一致的、最新的实时数据,从而完成监视、分析、控制功能。 ③ 2台历史数据服务器(互为热备用)主要用于存储数据库模型、网络结构、历史数据等,可接磁盘阵列 保存历史数据库,负责管理全网。 ④ 多台人机界面(MMI)工作站可以带多屏,主要完成各种图形显示、调度员操作、模拟屏控制,在任 意1台工作站上都可看到所有应用的数据,如SCADA,PAS,DTS等。 ⑤ 2台PAS服务器互为热备用,主要完成应用软件计算,所有数据存于PAS服务器中,任何MMI工作站 和其他工作站都可在本地看到PAS数据。 ⑥ 前置采集系统通过终端服务器接收RTU信息。能实现双通道,双机热备用。 ⑦ 网络是一个分布式系统的关键部件,可采用双网,也可采用单网,可以是100 Mbit/s高速网,也可 以是10 Mbit/s低速网。无论采用何种网络硬件,上层软件都不需要修改,完全兼容。
SCADA服务器
HIS服务器
磁盘 阵列
PAS服务器
打印机
骨干交换机
报表工 维护工 作站 作站
前置服务器
网络 GPS
① 2台SCADA服务器用于完成数据的接收,规约的解释,SCADA计算和越限、变位处理等。 ② 前置服务器(通讯采集服务器)随时将采集的实时数据送给调度系统的SCADA服务器,SCADA服务器
自动发电控制和经济调度控制(AGC/EDC)是在线闭环控制功能,在考虑电网频率调整的同时,进行 经济调度控制,直接控制到各个调频电厂,其他非调频电厂按日负荷曲线进行,并考虑线损修正, 对互联电网实现联络线净功率偏移控制,对有条件的电厂实现自动电压和无功功率控制。
安全分析(SA)和对策是在实现网络结构分析和状态估计的基础上进行实时潮流计算和安全分析,目 前只能进行静态的安全分析。根据n-1原则进行事故预想,并提出对策,使调度人员提高处理事故的 应变能力,通过约束和紧急控制等手段,解除线路过负荷,使电网保持正常运行状态。
接入两组串口服务器(N-serial Ports Sever)。 A组串口服务器与前置机A(或B)协同工作,B组串口服务器与前置机B(或A)协同工作,共同完成对
远方N个RTU或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和下行数据通信。 前置机A和前置机B两者都可以通过各自的RS-232串口控制RCS-9788对通道的切换。
④ 人机联系子系统将传输到调度控制中心的各类信息进行加工处理,通过各种显示设备、打印设备 和其他输出设备,为调度人员提供完整实用的电力系统实时信息。调度人员发出的遥控、遥调指 令也通过此系统输入,传送给执行机构。
调度自动化配置 基本配置包括:
硬件平台(HP 服务器) 操作系统平台(Tru64 Unix、Oracle/Sybase) EMS/DMS支撑平台(RTE、RTDB、MMI) 电力系统基本应用和电力高级应用软件(PAS) 前置采集系统 调度员培训仿真子系统(DTS) WEB子系统
调度中心系统
调度员工 作站
大屏幕 投影
模拟 屏
骨干交 换机
SCADA/AG C服务器
HIS服务 器
磁盘 阵列
PAS服务 器
运方工 保护工 维护工 作站 作站 作站
打印 机
物理隔离 装置
WEB服 务器 防火 墙
认证服 路由 务器 器外网 WEB子系统
共享采集的集控中 心
通信服务 器 / 现场 路由节点
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管理信息系统
DMIS(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调度管理信息系统
EDC 经济调度控制, 用以确定最经济的发电调度以满足给定的负荷水平。
SA 安全分析
VQC 电压无功控制
主网系统 调度员工作站
大屏幕 模拟 投影 屏
自学: 培训: 反事故演习: 联合反事故演习:
DTS的培训方式
使用教员机 使用教员机和学员机 使用教员机和学员机 使用教员机和学员机 使用远程终端 通过Web浏览,提供操作功能
物理隔离装置
前置采集系统 前置采集系统是调度自动化系统的前端,是连接采集终端与主站服务器的纽带,担任着上传下达的 重要角色,主要负责整个系统所需数据的采集工作。前置数据采集系统要有可靠性,可维护性,可 扩充性要求。前置系统是主站系统的重要子系统,是各厂(站)远动信息进入主站系统的把门关,或者说 是用户进入主站系统的咽喉,也是信息交换的瓶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