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熊孩子事件”我们该反思了
熊孩子事件:(5月4日《浔阳晚报》)
熊孩子事件7名学生竟然用3颗石子“逼停”高铁。
5月3日,浔阳晚报记者从铁路部门获悉,由于影响铁路安全,造成高铁列车在此区间临时紧急停车41分钟。
经过相关部门定损,7名学生将承担5万元的赔偿。
浔阳熊孩子事件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一个道理:熊孩子认识不到在道轨上放石子潜在的对他人、对高铁的危险,单纯认为好玩,漠视乘客的生命安全,无视集体的财产安全。
说到底是责任意识淡漠,安全意识淡薄,人性思维冷淡。
浔阳熊孩子事件我们该反思什么?
反思“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诚然,家长是有责任的。
身处独生子女的几代人,想必在家里是“小皇帝”,爸爸妈妈默许爷爷奶奶娇惯宠,在学校是“高大上”,不容老师批评指责。
也许是“惯坏了自家孩子,荒废了祖国未来”。
都是娇生惯养惹的祸。
好像《困在厕所里的老师》一文对此很有说明意义。
反思“学校教育的缺失”?若干年前,一位南姓教师在批评教育一位赵姓学生时,由于该生多次骚扰女生,屡教不改,家长还组团跑到学校以武力威胁。
最后南姓老师于午夜12:26当场捉住该生偷窥并骚扰女生宿舍,该教师与当时值班人员联合把他制服交给带班领导处理。
该教师当时的一句话至今犹名在耳:我们不是在教育一个学生,而是在改造一个家庭,当个教师何其难?教育部门的教书育人的职责
落实到位了吗?老师针对坏现象、坏行为进行矫正了吗?面临当下独生子女的学生,教师进行教育的疆土越来越窄,家长讨伐教师的地域越来越广,教育领导部门纠错发声的次数越来越多。
凸显的教师的力量越来越单薄,家长批评教育的呼声越来越高涨;教师施教的胆量越来越小,家长指责的力度越来越大;教育的地位越来越低下。
这正常吗??我认为,教育应该反思。
社会也应该反思。
只要学生出了问题,那就是教师出了问题,就应该处理这个老师;只要家长举报,那就是教育出了问题,就应该处理这个校长的群众性教育管理思维应该慎重啊。
作为教师,作为家长,作为社会,无不希望教育健康良性发展。
重塑教育形象,加快动能转换,优先发展教育,不能光喊口号,靠的是实实在在的为教师、教育做一些实事,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浔阳熊孩子事件给教育也敲响了警钟。
守望幸福740827 2018年5越7日下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