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通动物学鱼纲

普通动物学鱼纲


脊髓:内灰质,外白质,每节具传出和传入N,为低级反射中枢。
嗅觉器官:由鼻腔内的嗅囊所构成,嗅囊为一对盲囊,不通口腔。 肺鱼、总鳍鱼类和一般硬骨鱼类不同,它们既有外鼻孔又有内鼻孔。 味觉器官──味蕾 罗伦氏器:位于软骨鱼类的吻部,是特殊的皮肤感受器 鱼类的主要特征 一、鱼纲的主要特征 1、体形般为纺锤形,体分头、躯干和尾,具皮肤附属物 2、具有完整的内骨骼系统,出现了上、下颌 3、用鳃或鳔呼吸 4、出现了成对的附肢—胸鳍和腹鳍 5、有 1 对鼻孔 6、血液循环为单循环,心脏主要由静脉窦,心房和心室所组成 7、脑分化明显,不完全在同一平面上。内耳中具三对半规管 8、含 N 废物通过鳃和中肾排出 9、具生殖导管(输精管或输卵管)
鲈形总目:腹鳍大多胸位或喉位,鳍通常有鳍棘,体常被栉鳞。大多数海产。 鳢形目:有鳃上器,可以帮助呼吸空气中的氧气 鲽形目:成鱼身体不对称,两眼移至身体的同一侧,鳍一般无棘,无鳔,大多数海产。 鲀形目:身体较短,上颌骨与前颌骨愈合形成特殊的喙,背鳍与臀鳍相对,鳃孔小有些种类 有气囊,能充气。 鮟鱇目:鳔无管,胸鳍适于底栖爬行,腹鳍喉位,第一背鳍特化成诱因器官。 鮣形目:第一背鳍特化为吸盘
椎体:属双凹型(椎体两端凹入);椎骨间以前后关节突关连,中央有小孔。 躯椎:椎体、椎弓(髓弓)、髓棘(棘突)、椎体横突等;
尾椎:椎体、髓弓、髓棘、脉棘和脉弓。
附肢骨 奇鳍骨:扦入肌肉中的支鳍骨(辐鳍骨,分上、中、下 3 节),上节支持着鳍条。
肌肉系统:肌肉分节现象比较明显,周身肌肉为恒“W”型的肌节,与文昌鱼或圆口类的肌肉 相似。 发电器官:肌肉特化 常位于眼后、胸鳍基部、尾部或皮肤。 发电器官与御敌避害、攻击捕食、探向测位及求偶等活动有关
鳃隔、鳃瓣等。 呼吸运动 依靠口和鳃盖的运动完成呼吸。 具 2 对呼吸瓣,一对附生于上下 颌内缘的口腔瓣,闭嘴时防止口 中水逆流。 另一对附着于鳃盖骨后缘(即鳃膜), 防止水从鳃孔倒流入鳃腔,可改变口 咽腔和鳃腔骨的压力。 逆流交换系统 鳔:是胚胎发育时从消化管分出来的突起,位于肠管背面的囊状器官。 管鳔类:有鳔管,如鲤形目、鲱形目;闭鳔类:无鳔管,如鲈形目。 鳔的功能:能辅助呼吸、调节鱼体比重、感知声波及气体压力、水压的变化。
软骨鱼的消化系统: 1. 消化管:口腔、咽、食道、胃、肠和泄殖腔孔。消化道由外至内分浆膜、肌肉层、粘膜下 层和粘膜层。肠中有螺旋瓣。 消化腺一般有胃腺、肠腺、肝脏和胰腺。
呼吸系统 软骨鱼:5 对鳃裂,每侧 9 个半鳃。 硬骨鱼: 1. 鳃:4 对,来源于外胚层, 2. 主要有鳃弓(内缘着生鳃耙)、
2、硬骨鱼类 一般为正尾,体被骨鳞;鳃裂四对,肠中无螺旋瓣;多数体外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总鳍鱼亚纲:有鳃、鳔和内鼻孔 肠内有螺旋瓣 肉质鳍 肺鱼亚纲:有鳃、鳔和内鼻孔、肠内有螺旋瓣、具动脉圆锥 辅鳍亚纲:体被硬鳞或骨鳞,无内鼻孔 硬鳞总目:体被硬鳞,心脏具动脉圆锥。鲟鱼 鲱形目:鳍无棘,背鳍单一,体被圆鳞,无侧线。 鲑形目:体形与特征和鲱形目相似,背鳍后方常具脂鳍,有侧线 鳗鲡总目:体成鳗形,腹鳍腹位或缺失,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 鲤形总目:体被园鳞,腹鳍腹位,有些种类有脂鳍、鳔有鳔管,有韦伯氏器。 鲇形目:体表裸露无鳞片,有触须数对,一般有脂鳍。 颌针鱼目:胸鳍位置偏于背方,鳍无棘。 鳕形目:各鳍无棘,鳔无管,腹鳍喉位,一般有三个背鳍。 棘鱼目:吻大多延长成管状,口前位 A 鲻形目:体被圆鳞或栉鳞,有 2 个分离的背鳍,第一背鳍由鳍棘组成,第二背鳍有一棘和多 个鳍条组成。 合鳃目:体成鳗形,背鳍、臀鳍与尾鳍相连;左右鳃裂移至头的腹面。
降河洄游、溯河洄游 三、鱼类资源的经济价值 (一)珍稀鱼类 受保护的鱼类:鲟形目:白鲟、中华鲟、达氏鲟 鲱形目:哲罗鲑、细鳞鲑等 鲤形目:胭脂鱼、大头鲤等 (二)药用鱼类 癌症:鲟鱼、鲀鱼 鼻炎:黄花鱼的耳石 神经痛等:鲀形目血液和内脏有剧毒 鲨鱼的肝脏含油亮高,富含维生素A和D (三)食用鱼类 食用肉类 鱼翅:鲨鱼的胸鳍和背鳍 鱼唇:鳐鱼的吻部 鱼肚:鱼类的鳔(大黄鱼) (四)观赏鱼类 金鱼:鲫鱼 锦鲤:鲤鱼 热带鱼:鲤形目、鲈形目、鲀形目、鲱形目等。 (五)其他用途 科研:鲨鱼作为研究癌症的材料。 毒理和药理实验, 工业原料:一些废料(人类不能使用的部分)可制成化学试剂。 环保:食蚊鱼以孑孓为食,消灭蚊虫。
鳃弓--第 3~7 对,由五对软骨构成(咽鳃软骨、上鳃软骨、角鳃软骨、下鳃软骨及基鳃软骨)。 舌接型(上下颌)初生颌 硬骨鱼类: 脑颅:许多骨片合成。分为软骨成骨和膜成骨。
有枕部、鳃部、顶部、眶部及基部。 咽颅:颌弓--上颌(前颌骨、上颌骨、方骨) 下颌(齿骨、关节骨、隅骨) 次生颌
舌弓--基舌骨(1 块)、舌颌骨(1 对)、角舌骨(1 对); 鳃弓--五对,前四对由基鳃骨、下 鳃骨、角鳃骨、上鳃骨、咽鳃骨(第四对具上下颌 2.鱼类的头骨由脑颅和咽颅二部组成。 3.从鱼类开始,出现了成对的附肢 4.一对鼻孔,具 3 个互相垂直的半规管 5.鳃的构造较圆口纲复杂 鱼纲分类 1.软骨鱼类:软骨鱼类:歪尾、体被楯鳞;口下位;软骨;鳃裂一般五对;肠内具有螺旋 瓣;雄性具鳍脚;体内受精,卵生或卵胎生。 A905007.AVI (1)板鳃亚纲:体呈流线形或盘形,鳃孔 5-7 对,各自开口体外,上颌骨不与颅骨愈合。 鲨形总目(侧鳃):体呈流线形,鳃孔侧位,胸鳍与头侧不愈合,背鳍正常,歪尾。 六鳃鲨目:鳃裂 6-7 对,背鳍一个,无硬刺,位于身体的后部,有臀鳍。 虎鲨目:头大,眼上棱起显著,背鳍 2 个,有硬刺,有臀鳍。 鲭鲨目:背鳍 2 个,无硬刺,有臀鳍。 真鲨目:眼有瞬膜,背鳍 2 个,无硬刺。 须鲨目:有鼻孔沟或鼻孔开口于口内。前鼻瓣常有鼻须或喉部有一对皮须。 角鲨目:眼无瞬膜,背鳍 2 个,大多有硬刺。有喷水孔 锯鲨目:头扁平,吻长似剑状突起,鼻孔前方有一对皮须;眼有瞬膜及喷水孔。 扁鲨目:鲨形目中唯一体形平扁的类型。胸、腹鳍扩大,彼此接近,背鳍 2 个。 鳐形总目:身体扁平,鳃孔复位;胸鳍前部与头侧相连;背鳍常位于尾上;无臀鳍。 锯鳐目:吻狭长而平扁,似剑状突起,边缘具尖利吻齿。 鳐形目:吻圆钝或突出,侧缘无吻齿。 鲼形目:胸鳍前延伸到吻端,或前部分化为吻鳍或头鳍。 电鳐目:体盘椭圆形,皮肤光滑柔软,头侧与胸鳍之间的皮下具有特化的发电器官。 (2)全头亚纲:体表光滑或有盾鳞,鳃腔外有一个膜质鳃盖,后缘有一个总鳃孔,背鳍 2 个,第一背鳍有硬刺
鱼纲 鱼类的形态结构。鱼类的主要特征。鱼类的分类。鱼类的洄游 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鱼纲的主要特征 2、掌握软骨鱼和硬骨鱼的形态结构与机能特点 3、了解鱼类的分类特征 教学重点:纲及代表动物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鱼类的循环特点 第一节 鱼纲的结构和适应 外形、皮肤和鳞片、骨骼系统、肌肉系统、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系统、生 殖系统、神经系统、感觉器官 一、外形 1、体形和分部: 具纺锤形、侧扁形、平扁形和鳗形等体形。 体分头、躯干和尾,头与躯干分界:鳃盖后缘的鳃孔(硬骨鱼类)或最后一对鳃裂(软骨鱼 类);躯干部和尾部分界:肛门(硬骨鱼类) 后缘或泄殖腔孔(软骨鱼类) 2、鳍:奇鳍(背鳍、臀鳍和尾鳍)、偶鳍(胸鳍和腹鳍) 鳍式:表示鳍的组成和鳍条数目的记录,鳍的拉丁名第一字母代表鳍的类别 ,(dorsal D-背 鳍,anal A-臀鳍,ventral V-腹鳍,pectoral P-胸鳍,caudal C-尾鳍), 大写的罗马数字代表棘的数目,阿拉伯数字代表软鳍条的数目,棘或软条的数目范围以 “-” 表示,棘与软条相连时用“-”表示,分离时以“,”隔开。例如:鲤鱼:D Ⅲ-Ⅳ-17-22;A Ⅲ-5-6; P Ⅰ-15-16;V Ⅱ-8-9 尾的类型:原尾—尾椎末端平直伸展至尾末端,尾鳍的上、下叶大致相等,见于圆口纲,鱼 纲仅见于胚胎期和仔鱼期。 歪尾—尾椎末端弯曲而伸入较发达的尾鳍上叶内,下叶小而略为突出,尾鳍内外均不对称。 见于古代的甲胄类、盾皮鱼类,现代软骨鱼类和少数硬骨鱼类 正尾—尾椎的末端翘向尾鳍上叶,仅达尾鳍上叶基部,其较发达的下叶由增宽的尾下骨片支 持,尾鳍在外形上完全对称,见于高等鱼类 头部外形:口(上位口、端位口、下位口);触须(吻须、颌须和颏须等);眼和鼻孔(只有 外鼻孔);头后具鳃盖和鳃盖膜。 皮肤和鳞片 1、皮肤:由表皮和真皮组成,还有色素细胞、毒腺、发光器和鳞片等皮肤衍生物及附属结 构。表皮(外胚层,分生发层和腺层);真皮(中胚层,由纤维缔组织组成,分外膜层、疏 松层和致密层 )。 2、鳞片 盾鳞:板鳃鱼类具有,基板和棘组成,由表皮和真皮形成,类似于高等动物的牙齿 硬鳞:硬鳞鱼类具有,来源于真皮,由骨质板和硬鳞质组成,硬鳞紧连成甲胄被覆在鱼体上 骨鳞:大多数硬骨鱼具有,由真皮衍生而来,通常是一片圆形或椭圆形,有弹性半透明的薄 骨板。鳞的前缘插入一个由皮肤形成的鳞囊内,陷入真皮,后缘游离,向后突出于鳞囊之外 为薄薄的表皮所遮盖 两侧缘为相邻的鳞片覆盖,成复瓦状。分圆鳞:游离缘光滑圆钝(鲱形目、鲤形目等); 栉 鳞:游这缘生有小棘或锯齿(鲈形目等)
排泄系统 大部分代谢废物以尿的形式通过肾脏排出,少部分由肠管和鳃排出。排泄系统由一对肾脏和 输尿管组成,代谢废物为氨。
渗透压调节: 淡水鱼类——可通过肾小管重吸收盐分,有些鱼类通过食物或鳃上特化的吸盐细胞从外界吸 收盐分,从而维持渗透压的平衡。 海水鱼类——吞下的海水由肠壁连盐带水渗入血液,经鳃上的排盐细胞将多余盐分排出而把 水留下以维持体液正常的低浓度 软骨鱼类因血液中含有 2%左右的尿素和氧化三甲胺(TMAO)而浓度高于海水,不会产生 失水过多现象。 生殖系统 由性腺(精巢和卵巢)及生殖导管组成。体内受 精或体外受精。输精管是鱼类开始出现。硬骨鱼 类的输精管由精巢外膜往后延续而成,这是脊椎 动物中绝无仅有的 软骨鱼类雄性输尿管兼输精作用,精子由泄殖 腔通过鳍脚上的沟进入雌鱼生殖导管内,营体 内受精。 两性异形: 个体大小、局部特征的差异、体色变化 (婚色、珠星等)。 繁殖方式: 绝大多数为卵生、少数卵胎生或胎生 (软骨鱼类、食蚊鱼、海鲫等)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