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道路停车未收费补缴费操作流程细则

道路停车未收费补缴费操作流程细则

关于杭州市区道路停车未收费补缴费
操作流程实施细则
根据《杭州市区道路停车未收费补缴工作方案》要求,为进一步明确各工作环节的操作流程,规范服务,提高工作效率,更好地落实道路停车未收费补缴费举措,特制定本细则。

一、实施范围
实行道路停车收费管理工作的上城区、下城区、江干区、拱墅区、西湖区、西湖风景名胜区及下沙经济技术开发区。

滨江(高新技术开发)区可参照执行。

二、实施主体
市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以下简称市停车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本细则。

各区道路停车收费监管中心(以下简称区停车中心)负责指导、协调和监督辖区道路停车收费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区服务中心)实施,各区服务中心具体执行本细则。

信息中心、受理中心、机关各相关处室按各自工作职责,做好保障工作。

三、各项流程具体细则
(一)收费员操作流程
1.车辆驶入
(1)在确定未影响正常收费的情况下,收费员协助车主指挥停车,以减少碰擦事故。

(2)车辆停稳后,告知该区域停车收费标准(15分钟免费、以多少时长为计费单位、每个计费单位价格多少等)、实行收费“一日一结”(收费员管理时间内收费)及有关优惠政策,提醒车主注意事项(关好门窗、车内不放置贵重物品等)。

(3)及时在POS机相应停放泊位编号内,录入车辆号牌信息(利用POS机拍照识别功能扫描号牌),在车头前方45度、车尾45度、车身正侧面各拍摄一张停放照片,并按POS机操作提示存储影像(要求车辆号牌、停车泊位号牌可识别,可见其它参照物)。

(4)打印计费小票,放置车辆前挡;若POS机提示有《杭州市道路停车缴费通知单》的,应与计费小票一并打印,并放置车辆前挡醒目位置,拍照确认;车主在场的,可将通知单交给车主。

2.车辆驶离
(1)按POS机所示消费信息,告知车主当次停车时长、产生金额,问询是否现金付费、刷卡付费或其他支付方式,若POS机无付费记录显示,收取足额费用,提供车主POS机打印的消费凭证与足额道路停车收费专用发票。

(2)若POS机显示该车辆有未付费记录的,提醒车主欠费信息,引导车主补缴。

告知后,车主示意不补缴欠费、但支付当次停车费用的,按步骤一操作;若示意补缴全部或部分金额的,按POS机提示完成操作,提供车主相应POS机消费凭证与足额道路停车收费专用发票。

(3)对2辆以上车辆同时进入或驶离的,无法及时对驶离车辆进行结算(车主未能等待收费),应第一时间拍摄该泊位有关摄像(该
泊位侧面45度能涵盖前后车辆或其他参照物),并按未付费操作记录、存储、上传上述信息。

(4)在确定未影响正常收费情况下,收费员协助车主只会驶离,以减少喷擦事故。

3.日常巡视
收费管理时间内,做好收费工作点的日常巡检保全工作,对发现遗漏车辆按要求及时打印小票,并拍照,特别是做好《杭州市道路停车缴费通知单》的放置、拍照取证工作;对未付费车辆泊位,及时按照未付费车辆驶离取证要求,做好影像拍摄、记录、存储和上传等工作,发现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并做好记录。

(二)催告流程
1.书面催缴。

区服务中心将收费员已出具《杭州市道路停车缴费通知单》的车辆进行集中登记,经区监管中心审核后,发函催缴,载明15日的缴纳期限、缴费方式、申辩权利及无正当理由拒不付费应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如缴纳滞纳金、可能面临提起民事诉讼、纳入个人信用记录等)。

书面函内容由市停车中心另行制订。

2.登报公告。

经邮政部门确认,催缴函未能送达的,则由区服务中心整理,报区监管中心审核,必要时进行登报公告。

3.民事诉讼。

书面发函(确认已送达)、登报公告无效的,由各区服务中心甄别、筛选,选择金额较大、笔数较多、证据齐全的典型案例,在征求法律顾问意见后,提起民事诉讼。

(三)民事诉讼流程
1.准备阶段。

区服务中心聘请律师(法律顾问),对典型案例(金额较大、影响恶劣、证据采取完整等)进行甄别、筛选,并配合律师做好相关准备工作。

2.庭审阶段。

区服务中心按照法院立案要求缴纳诉讼费用,并根据庭审结果及车主是否上述情况,做好律师的沟通,积极配合各项庭审事项。

3.执行阶段。

区服务中心凭生效判决书向法院申请执行,并提交申请执行材料。

政策法规处、市、区停车监管中心指导区停车服务中心做好民事诉讼工作。

(四)资金结算流程
1.区服务中心按照管理站、分部(或分中心)、区中心“三级分工、三级负责”原则,逐级安排专门工作人员,负责补缴费资金结算的梳理、核对、校核等工作。

2.管理站工作人员每日将管辖范围内收费工作点收费员现场收取、车主前往管理站补缴其它区的未收费资金,逐一与POS(或系统后台)明细进行梳理、核对、记账,并于当天下班前将资金、报表一并提交分部(或分中心)专人汇总、核对。

其中,车主前往管理站补缴的,或已在网上补缴前往索要发票的,应视情提供道路停车专用发票。

3.分部(或分中心)工作人员完成各管理站专人提交的补缴资金明细、车主前往分部(分中心)补缴其它区未收费资金的核对,汇总
后最迟于次日下班前将资金、报表提交区服务中心财务人员。

其中,车主前往分部(分中心)补缴的,或已在网上补缴前往索要发票的应视情提供道路停车专用发票。

4.区服务中心财务人员对分部(或分中心)提交的、车主前往区服务中心以及通过市民卡、支付宝等第三方支付平台补缴其它区未收费资金明细进行梳理、记账、校核等工作。

其中,车主前往服务中心补缴的,或已在网上补缴前往索要发票的,应视情提供道路停车专用发票。

5.各区服务中心财务人员每半月对照系统后台统计数据,将已收缴的其它区未收费资金进行结算,并填写接收凭据。

四、工作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把该项工作作为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任务来抓,统一思想,一级抓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确保按照各项流程开展未收费补缴工作。

(二)要加强收费管理服务培训,规范收费服务行为,严肃、合理、公正处置相关问题,做到及时、准确、公开,确保道路停车收费服务规范有序。

(三)要加强对工作推进可能存在问题的研判,建立健全法律事务、人员管理、信息系统运行等应急处置预案,确保该项工作有序良性实施。

附件:民事诉讼参考流程
民事诉讼参考流程
一、律师准备
律师根据案件情况起草法律文书、向区服务中心调取证据材料、前往公安局调取被告户籍资料等。

二、法院一审
(一)立案。

律师向有管辖权的法院递交起诉材料,法院立案庭经审查在7天内做出是否同意立案的决定。

如同意立案,区服务中心凭立案受理通知书缴纳诉讼费用。

立案庭在收到诉讼费后,将案件移送至业务庭,并确定承办法官。

(二)审判。

一是业务庭将起诉状副本和证据送达给被告,并给予被告15天的答辩期。

在答辩期内,被告有权针对法院管辖权提出异议,如法院经审查驳回被告管辖权异议的,被告还有权提起上述(管辖权审理时间不计入审限)。

二是一审独任审理期限为三个月,如案件复杂需转为合议庭审理的,审理期限为六个月。

在审理期间,如原、被告达成和解的,法院将根据调解内容出具调解书。

三是法院将通过开庭或邮寄的方式下达民事判决,案件当事人自收到判决书之日15日可以向杭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如上诉期届满无人上诉的,则一审判决生效。

三、法院二审阶段
(一)如案件当事人提起上诉的,一审法院将一审案卷装订后移交二审法院,实践中移送时间一般为一个月左右。

(二)二审法院收到一审案卷后确定二审承办法官,并由二审法官确定开庭时间。

(三)二审审限为三个月,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一般延长的情况比较少)。

二审判决自二审法院送达之日起即生效。

四、执行阶段
(一)申请执行人(区服务中心)凭生效判决书向一审法院申请执行(申请执行期限为二年),并递交申请执行材料。

(二)执行法官将根据申请人(区服务中心)提供的财产线索等对被执行人财产予以执行。

执行期限为六个月,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