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地方病防治“十二
五”规划的通知
【法规类别】地方病防治
【发文字号】渝办发[2012]83号
【发布部门】重庆市政府
【发布日期】2012.03.19
【实施日期】2012.03.1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XP10
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重庆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渝办发〔2012〕83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
《重庆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已经市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九日
重庆市地方病防治“十二五”规划
一、防治现状
地方病是严重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地方性、区域性疾病。
重庆市地方病主要有燃煤型地方性氟中毒、碘缺乏病、克山病。
近年来,特别是在“十一五”期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地方病防治工作,切实加大了综合防治力度,实施了地方病预防与控制重大科技专项,基本健全了地方病防治监测体系,地方病严重流行趋势总体得到控制,地方病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全市燃煤型氟中毒病区儿童氟斑牙检出率有所下降,病区范围缩小,成人氟骨症减小至局部病区发病,2010年全市病区改炉改灶率达90.53%。
碘缺乏病防治坚持以食盐加碘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2010年全市儿童甲状腺肿大率降至7%,碘盐覆盖率和合格碘盐食用率均在90%以上,并分别于2007年和2010年实现了基本消除和消除碘缺乏病的目标。
克山病得到有效控制。
但是,我市地方病防治工作距实现消除地方病危害的目标仍有较大差距。
燃煤型氟中毒主要分布的13个区县(自治县),8— 12岁儿童氟斑牙检出率高达70%以上,并有部分或完全丧失劳动力的氟骨症患者;巫山县、奉节县、巫溪县等病区还有近4万户尚未实施改炉改灶。
在消除碘缺乏病方面,由于我市防治工作起步较晚,2000年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评估时,全市仅25个区县(自治县)达到基本消除碘缺乏病的标准,成为全国7个未实现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的省(区、市)之一。
虽然2010年实现了全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但在榨菜生产区仍存在非碘盐流入居民户的现象,巩固全市消除碘缺乏病阶段目标任重道远。
目前我市尚有9个区县(自治县)为克山病病区。
二、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防治目标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各项地方病防治措施,健全防控机制,巩固防治成效,发展防治成果,基本消除重点地方病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促进病区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