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报告——样板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报告——样板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农田水利学》 课 程 设 计
马青河灌区灌排系统规划设计
设计单位:西南大学 XXXX 级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学》课程设计
设计人员: 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设计时间: 二○一六年六月
0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日 29 30 31 月计
月份 4 5 6 7 8 9 10
7.7 3.6 72.9 198.5 107.3 39.8 25.0 37.3 103.5
1.1.5 种植计划及灌溉经验 灌区以种植水稻为主,兼有少量旱作物,各种作物种植比例见表 3。
25/4~4/5 5/5~14/5 15/5~1/6 10 7 10 8 18 18
17/6~30/6 1/7~11/7 12/7~20/7 25/4~20/7 14 21 20-50-90 1.3 11 13 10-40-50 1.3 9 8 湿润 87 100
田间允许水层深 10-30-50 10-40-80 20-50-90 20-50-100 (mm) 渗透强度 (mm/d) 1.3 1.3 1.3 1.3
表 3 作物种植比例 作物 种植比例(%) 旱稻 50 中稻 30 双季晚稻 50 棉花 20
根据该地区灌溉试验站观测资料,设计年(1972)早稻及棉花的基本观测数据如表 4 及 表 5 所示;中稻及晚稻的丰产灌溉制度列于表 6。
表 4 早稻试验基本数据 生育阶段 起止日期(日/ 月) 天数 模比系数(%) 复苗 分蘖前 分蘖后 孕穗 2/6~16/6 15 25 抽穗 乳熟 黄熟 全生育期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阶段需水量 (mm) 阶段渗透量 (mm) 阶段耗水量 (mm) 翌日耗水量 (mm)
27.6 13 40.6 4.06
31.5 13 44.5 4.45
71.0 23.4 94.4 5.24
98.6 19.5 118.1 7.87
82.8 18.2 101.0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1
51.2 14.3 65.5 5.96
31.5 11.7 43.2 4.80
394.2 113.1 507.3
表 7 马清河灌区 1972 年早稻生育期灌溉制度计算表(mm) 日期 月 4 日 24 25 26 27 28 29 30 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分蘖后 20-50-90 分蘖前 10-40-80 复苗 10-30-50 生育期 设计淹灌 水层 逐日耗水 量 逐日降雨 淹灌水层 变化 10 25.94 21.88 17.82 1.5 15.26 11.20 27.14 23.08 19.02 3.4 92.0 1.2 7.9 28.5 18.37 50.00 46.74 50.19 74.24 69.78 65.33 60.87 2.5 6.4 58.92 60.87 56.41 51.96 46.72 6.0 24.5 47.48 66.73 61.49 56.25 51.01 45.77 10.6 10.7 51.12 56.58 51.34 56.31 20 灌水量 排水量
6 49.2 35.4 1.5 1.9 17.4 1.9 1.1 3.7
46.10 40.86 36.71 35.17 29.93 24.69 19.45 44.20 53.73 47.76 39.89 32.02 24.15 16.28 48.41 40.54 32.67 24.80 46.93 39.06 33.09 25.22 47.35 40.14 32.93 25.71 48.50 41.29 83.28 76.06 90.00 82.79 77.07 69.86 62.65 55.44 48.22 42.26 36.30 30.35 24.39 18.43 12.47 14.25 30 30 30 40 30
5
20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25 26 27 28 29 30 31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7 1 2 3 4 5 6 乳熟 10-40-50 抽穗 20-50-90 孕穗 20-50-100
4.059 4.059 4.059 4.059 4.059 4.059 4.059 4.059 4.059 4.059 4.454 4.454 4.454 4.454 4.454 4.454 4.454 4.454 4.454 4.454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1.3
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 a=1.0。
表 5 棉花试验基本数据 生育阶段 起止日期(日/月) 模比系数(%) 地下水补给量占作 物需水量的(%) 计划湿润层深(m) 幼苗期 21/4~16/6 18 10 0.4~0.5 现蕾期 17/6~28/7 30 20 0.5~0.6 开花结铃期 29/7~26/8 24 22 0.6~0.7 吐絮期 27/8~6/11 28 25 0.7 全生育期 21/4~6/11 100
2 灌溉制度
2.1 早稻灌溉制度
求得各个阶段的水面蒸发量:用月蒸发量/每个月的天数*阶段数 阶段需水量由以水面蒸发为参数的需水系数法,将各阶段水面蒸发量乘以各阶段需水系 数得到各阶段的作物需水量。
表 6 早稻逐日耗水量计算表 生育期 起止月日 天数 阶段水面蒸发量 (mm) 阶段需水系数 复苗 25/4~4/5 10 34.7 1 分蘖前 5/5~14/5 10 38.1 1 分蘖后 15/5~1/6 18 69.5 1 4 孕穗 2/6~16/6 15 71.9 1 抽穗 17/6~30/6 14 67.1 1 乳熟 1/7~11/7 11 62.1 1 黄熟 12/7~20/7 9 50.8 1 全生育期 25/4~20/7 87 394.2
1.2 灌区开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灌区开发的必要性分析: (1) 从作物需水要求来说:该灌区灌溉面积近 12 万亩,地形相对平坦,适宜农作 物的生长,其种植的作物包括有早稻,中稻,双季晚稻和棉花。都是相对来说 耗水的经济作物,种植比例为 50:30:30:20.多年平均蒸发量和降雨量基本持平, 现有的自然条件不能满足作物的需水要求。 (2) 就目前的灌溉与排水来水,在灌区有两条河流,但都是流量比较小的河流且分 布不均匀,无法满足整个灌区的灌水要求,因此修建灌水渠系系统十分必要。 灌区开发的可行性分析: 就灌区开发的有利条件来说,该灌区位于河流冲击所形成的平原地带,其正南方 有马清河通过,而在马清河上游有一兴利库容 1.2*1380m,总库容 2.3*1380m 的 水库,取水水源方便、水质良好,符合灌溉的基本条件。其次引取水库发电则利 用尾水进行灌溉,既充分考虑了资源充分利用,又兼顾经济效益 综上所述,该地域修建灌溉系统,实际上必要,技术上可行,同时能实现经济效益,社 会效益,生态效益的统一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5.242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870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7.213 5.959 5.959 5.959 5.959 5.959 5.959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合计 黄熟 湿润
5.959 5.959 5.959 5.959 5.959 4.804 4.804 4.804 4.804 4.804 4.804 4.804 4.804 4.804
注:计划产量 120kg;需水系数 k=2.67m3/kg;土壤空隙率为 48%(占土体的%,为体积 含水率) ;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 70%,下限为 35%(占孔隙体积百分数) ;田间最大持水率
3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为 70%(占孔隙体积百分数) ;播种之前计划层(0.4m)内平均含水率为 40%(占孔隙体积 百分数) 。增加计划湿润层的平均含水率可按 50%(占孔隙体积百分数)计。
1
组员:李雅、唐丽萍、王一珣
水文与水资源工程
农田水利课程设计
表 1 设计年蒸发量统计 月 份 蒸发量(mm) 月 份 蒸发量(mm) 4 97.5 8 196.5 月份 4 7.6 12.7 3.4 92.0 5.3 4.8 8.6 1.2 7.9 28.5 2.5 19.1 3.6 2.5 1.9 7.5 12.1 1.9 10.0 6.0 24.5 1.3 1.6 4.3 1.8 2.1 1.4 10.6 10.7 35.4 49.2 2.5 4.5 7.4 6.2 1.5 1.1 1.5 3.7 2 12.6 18.5 3.6 11.5 4.1 3.5 32.8 6.4 2.3 1.9 2.1 10.8 2.8 17.4 1.9 7.3 5 6 7 8 9 10 4.6 18.5 5 118.0 9 144.7 表 2 设计年降水量统计 日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6 143.7 10 101.1 7 174.9 11 75.6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