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型:单选、多选、名词解释、辨析、简答、论述(3选2)1.古典时期文学成就最大的是戏剧2.阿里斯托芬《阿卡奈人》的主题是反战3.古罗马诗坛三杰:贺拉斯、维吉尔、奥维德4.贺拉斯文学理论、最重要的是寓教于乐5.中世纪文学的分类:教会文学、英雄史诗、骑士文学、城市市民文学6.市民文学中最优秀的作品是《列那狐传奇》,它反映的是上层市民的生活趣味。
7.前后期英雄史诗:前期《贝奥武甫》《埃达》《卡列瓦拉》(即英雄国)《希尔德布兰特之歌》。
后期《罗兰之歌》《熙德之歌》《尼伯龙根之歌》《伊戈尔远征记》8.但丁第一部作品《新生》是献给他的精神恋人。
9.辨析: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复兴、希伯来基督教文化的排斥。
答案:错误。
文艺复兴不是对古典文化的阐释,而是建立资产阶级自己的新文化。
10.人文主义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其代表人物是但丁、彼得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11.龙沙:法国第一位近代抒情诗人、蒙田:欧洲散文的创始人,著有《随笔集》12.莎士比亚的戏剧分期:喜剧、悲剧、传奇剧、历史剧的代表作品历史剧《亨利四、五、六、八世》《查理二、三世》《约翰王》喜剧《错误的喜剧》《驯悍记》《爱的徒劳》《维洛那二绅士》《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温莎的风流娘们》《无事生非》《皆大欢喜》《第十二夜》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莱特》《李尔王》《麦克白》《奥瑟罗》《安东尼与克莉奥佩特拉》《泰特斯·安德洛尼克斯》《科利奥兰纳斯》《裘利斯·恺撒》《雅典的泰门》悲喜剧《特洛伊罗斯与克瑞西达》《终成眷属》《一报还一报》传奇剧《泰尔亲王配力克里斯》《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13.被称为“诗的遗嘱”的是莎士比亚的《暴风雨》14.古典主义理论家:布瓦洛15.古典主义文学理论作品名称:笛卡尔《方法论》《心灵情感论》、亚里斯多德《诗学》、布瓦洛《诗的艺术》、约翰《论戏剧体诗》、亚历山大《批评短论》16.莫里哀的所有作品:《太太学堂》、《伪君子》、《多情的医生》、《可笑的女才子》、《堂璜》、《恨世者》、《吝啬鬼》、《一罐黄金》、《贵人迷》、《司卡班的诡计》、《费加罗的婚礼》、《女博士》、《没病找病》、《冒失鬼》、《情怨》、《斯加纳雷尔》、《逼婚》、《打出来的医生》、《丈夫学堂》17.四大启蒙思想家及其代表作品:孟德斯鸠《法的精神》《波斯人信札》伏尔泰《中国孤儿》《查第格》《命运》《老实人》《如此世界》《天真汉》《俄狄浦斯王》卢梭《社会契约论》《忏悔录》《新爱洛依丝》《爱弥儿》《费加罗的婚礼》狄德罗《修女》《拉摩的侄儿》康德《纯粹的理性批判》18.孟德斯鸠第一部哲理小说《波斯人信札》“穴居人生活”19.伏尔泰《中国孤儿》改编自元代纪君祥《赵氏孤儿》20.世纪病形象:哈洛尔德、奥涅金、沃达夫、默尔索、夏多布里昂,勒内、阿道尔夫21.拜伦的东方叙事诗:《异教徒》《阿比道斯的新娘》《海盗》《莱拉》《柯林斯之围》《巴里西纳》22.《巴黎圣母院》女主人公:爱斯梅拉达;圣母院敲钟人:卡西莫多;副主教:克洛德·孚罗洛;卫队长:弗比斯;诗人:甘果瓦;爱斯梅拉达的母亲:居第尔(隐修女)《悲惨世界》主人公冉·阿让;探长沙威;女工芳汀;私生女珂赛特;革命青年马吕斯;无赖之辈德纳第;主教米里哀23.狂飙突进运动的代表作品:有歌德的《铁手骑士葛兹·封·贝利欣根》,席勒的《强盗》和《阴谋与爱情》以及克林格的《孪生兄弟》,伦茨的《家庭教师》1.大学才子派①是16C后期在英国出现的一批人文主义剧作家②他们大都受过大学教育,具有人文主义思想,学识渊博,在戏剧创作上颇有创新③代表人物有李利、马洛等,他们为莎士比亚戏剧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2.三一律①是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创作的规则,即时间、地点、情节的整一律。
②“三一律”规定一出戏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索,剧情只能发生在同一地点,时间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
③“三一律”的积极作用在于使戏剧结构严谨、情节集中,但同时它又容易束缚剧作家,削弱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
3.狂飙突进运动①是18c70s德国文学史上第一次全国性的文学运动②这个运动的主要精神是反对封建割据,提倡个性解放和创作自由,歌颂自然,强调天才和民族风格③对促进德国民族意识的觉醒起了积极的作用,它是德国启蒙运动的表现形式之一。
④这一运动的纲领制定者是文艺理论家赫尔德尔,代表作家是青年歌德和席勒。
4.拜伦式英雄①"拜伦式英雄"是指诗人拜伦作品中的一类人物形象。
②他们高傲倔强,既不满现实又始终找不到正确的出路。
性格特征是反抗、孤傲、浪漫。
他们个个热情勇敢、意志坚强、骄傲孤独、心怀人间,不牺同命运抗争,最终一般以失败、死亡告终。
③拜伦通过他们的斗争表现出对社会不妥协的反抗精神,同时反映出自己的忧郁、孤独和彷徨的苦闷。
由于这些形象具有作者本人的思想性格特征,因此被称作“拜伦式英雄”。
5.文艺复兴①14-16C在欧洲兴起的一场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解放运动②包括复兴古典主义和宗教改革两种形式。
以人文主义思想为武器,目的是摧毁旧道德,建立新的道德体系③它促进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解放,推动了文化艺术的繁荣,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道德的混乱。
6.人文主义:①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形成的一种资产阶级思想体系②它提倡用人权反对神权,用知识反对蒙昧,用个性解放反对禁欲主义,拥护中央集权,反对封建割据。
7.七星诗社①指16C出现在法国的一个诗人团体,它由7位诗人组成②他们肯定生活,歌颂自然与爱情,反对禁欲主义。
在诗歌风格上,提倡自然朴实,反对矫揉造作,艺术上追求典雅的风格③代表诗人是龙沙,他是法国近代第一位抒情诗人。
8.哲理小说①是18C法国启蒙作家创立的一种新型小说。
②它以人物活动为主线,描绘社会现实,把叙事、议论、抒情、讽刺融为一体,表现作家关于政治、法律、道德、文学方面的启蒙观点,富于哲理性。
③但它不注意环境与人物的细致描写,在有些作品中,人物缺乏个性和真实感。
④哲理小说代表作有伏尔泰的《老实人》等。
9.巴罗克文学①“巴罗克”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相对立②巴洛克文学起源于16C的意大利、西班牙,在17C的法国达到高峰③这类作品追求形式,内容空虚,语言雕琢浮夸④巴罗克文学发展了一种新的美学趣味和倾向,适应了当时的社会愿望和需要。
10.湖畔派①英国文学中最早出现的浪漫主义诗派,包括华兹华斯、柯勒律治、骚塞②他们都喜欢歌颂大自然,描写淳朴的乡村生活,厌恶城市工业文明和冷酷的金钱关系③由于他们曾经隐居远离城市的昆布兰湖区,由此人称湖畔派三诗人。
11.恶魔派①由于拜伦对湖畔派诗人的保守立场做过批评,为此骚塞就称拜伦、雪莱是“恶魔派”②这个称号在英国文学史上被沿用,它象征积极反现实的斗争。
恶魔派坚持民主自由,反对专制暴政,强调文学的社会作用和教育意义③代表人物:拜伦,雪莱,济慈12.耶拿派①是德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一个流派,以《雅典娜神殿》为阵地,因此称“耶拿派”②耶拿派反对古典主义理论,提出个性解放的要求,强调创作自由,反对传统束缚。
③代表人物有施莱格尔兄弟等。
13.严肃剧①也称市民剧或正剧。
②在内容方面反映一般市民的现实生活,特别是家庭生活,反对“穿着华丽衣服、打扮得矫揉造作的人物所所出现的场面”要把帝王将相和贵妇人赶出舞台。
③在表现方面要是观众产生身临其境的逼真幻觉,打动观众的情感,产生促进道德风尚的社会效果。
1.《荷马史诗》与《埃涅阿斯纪》的异同异:1.人物塑造:《荷》中有丰富复杂的人物塑造,如:阿基琉斯:残忍、善良、敏感;奥德修斯:智慧、谨慎、残忍。
而《埃》里人物性格比较单一,具有理性克制精神。
2.创作主体:《荷》是由集体创作的,先从口头创作到漫长的口头流传,不断由集体和个人的再创作形成的。
而《埃》是由维吉尔个人创作的。
3.思想意识:《埃》表现出罗马文学的特色。
主人公除勇敢、刚毅外,还具备敬神、爱国、公正等品德,为国家经历千辛万苦,克制个人感情,表现出较强的集体意识和自我牺牲敬神。
《荷》的个体意识很强。
同:1.情节场面:《埃》以《荷》为范本,前6卷似《奥德修纪》写主人公漂泊生活,后6卷似《伊利昂纪》专写战争。
2.叙述形式:围绕主人公采用追叙形式。
3.修辞手法:使用了“荷马式”的比喻、对比、重复等手法。
2.欧里庇得斯对悲剧发展的贡献欧里庇得斯继承前人,在艺术上有所革新,而且扩大了戏剧的题材。
1.写实手法——写现实中的人。
2.心理刻画。
欧里庇得斯在心理描写中特别善于刻画妇女心理。
3.创造出一种新型悲剧,其中充满了浪漫情调或闹剧气氛,直接启发了后来的世态喜剧。
3.古希腊文学分期及成就1.文字消失的荷马时代。
这时文学的主要成就是神话和史诗。
2.大移民时代。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抒情诗(萨福是抒情诗中最著名的诗人)和寓言(《伊索寓言》)。
3.全面繁荣的古典时期。
文学的主要成就是戏剧、散文和文艺理论。
4.文学衰退的希腊化时期。
主要成就是新喜剧和田园诗。
4.古希腊神话的命运观及其人本主义思想的关系1.人本主义精神和宿命论理念是希腊神话的两大基本特征。
2.命运观将神话的各部分紧密的组织包围起来,人本主义思想充斥着神话的各个角落,反射出古希腊人深刻的哲学思考和神话的内在精髓3.希腊神话中的命运观与其人本主义相互间既独立又包容。
5.《神曲》的双重性神曲的两重性体现在神学世界观和人文世界观上。
在内容上:①批判教会腐败,但又宣扬宗教思想②反对蒙昧主义,但又对理性有所怀疑③肯定现世人生,但又歌颂禁欲主义道德④号召人民斗争,但又寄希望于好皇帝在艺术上(1)新文学特征:民族语言、奇异想象、生动形象、哲学色彩(2)中世纪文学特征:宗教构思、梦幻形式、象征手法6.薄伽丘(《十日谈》的艺术成就1.开创了框架式结构的小说。
《》采用故事会的形式,以框架结构把这些故事有机地组成一个严谨、和谐呃叙述系统。
大框架中套小框架,故事中套故事,既可鲜明地表达作者的情感、观念。
又具有引人入胜的艺术魅力,庞大而活跃、复杂而有序。
2.语言:以文学古典名著为典范,又吸收了民间口语的特点,语言精练、流畅,又俏皮、生动,描写事件和人物微妙尽致。
3.《》为意大利艺术散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并开创了欧洲短篇小说的艺术形式。
7.夏洛克的形象分析夏洛克既具有反面性,又具有悲剧性,莎士比亚对其是矛盾、同情的。
夏洛克是莎士比亚创造的最具有争议性的形象之一。
1.他是一个狡猾、残酷的放高利贷者。
他嗜财如命,体现在他身上的贪婪、自私、冷酷,代表着贪欲、残酷、嫉妒、仇恨。
2.他也是一个在基督教社会里受欺侮的犹太人,受到了宗教压迫、民族歧视,是个十足的可怜虫。
8.《伪君子》中达尔杜弗的形象1.假仁假义的伪善者:达尔杜弗是个典型的宗教骗子,主要性格特点是伪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