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教案
学习目标:1、培养筛选、整合信息的能力,把握人物性格,感受名士风流。

2、学习本文综合运用多种手法来凸显人物性格的写法。

重点、难点分析:目标1是重点,目标2是学习的难点。

学法指导:诵读法、跳读法(抓关键词、关键语句)、质疑讨论法
学习过程:
一、
掌握生字词:
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
迥(jiǒng)异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二、
整体感知:
本文似为记事,实为写人,通过记录一个精彩有演讲场景来表现梁启超先生的一些特点,表达对教师的崇敬之情。

试梳理结构,概括各部分内容要点。

明确: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三、阅读探究:
、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明确:1、音容笑貌,学者风度
2、深刻印象
3、从课文中找原句
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②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③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

④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
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⑤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

2、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明确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睿智)
内容: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成为表演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肖像: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气质风神潇洒
(潇洒自信)眼神光芒四射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3、请试着概括一下梁启超的形象:
撇开政坛上的梁启超不说,在文坛上,梁启超是一个有思想,有个性,感情丰沛,沉稳睿智潇洒,热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

四、表达手法赏析
本文是叙事散文,既有充分的叙事,又有充沛的抒情,作者对梁启超的敬仰、欣赏、赞美之情是怎样抒发的?
明确:
①直接表达
A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怀着无限的景仰
B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强烈多少倍。

c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②半直接半含蓄的表达
A
我很幸运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B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c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对此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息。

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c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尊敬和爱戴。

五、作业布置
名士风流是跨越时光的美丽。

用心感受名士的人格魅力,不仅可以启迪我们的心智,更能为我们自己汲取生命的养料,去成就属于自己生命的辉煌。

通过梁任公的这次演讲,你感受到他怎样的人格魅力?你认为成功的人生需要具备哪些素质?
六、拓展阅读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结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请试着赏析并背诵这首诗:。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