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省绍兴市2010年高中历史优质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之二 人民版必修2

浙江省绍兴市2010年高中历史优质课 《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之二 人民版必修2

第4课古代中国的经济政策教学设计课时中心:古代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严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课前曲:《中华五千年》今天到鲁迅中学看到鲁迅先生的像感到很亲切,我是来自一中的张叠,鲁迅先生曾在我们一中工作过,你们学校以鲁迅命名,所以鲁迅中学和我们一中还是亲家导入:读史时空据明朝吏部尚书张瀚《松窗梦语》追叙他的先祖张毅庵发家致富的经历。

张毅庵在杭州傍河而居,以卖酒为业。

一年,发大水淹没了家里的酒。

他无法生存,就买了一张织机,由于他们织的丝绸光彩润泽,在市场上卖得很好,赚了一些银子。

后来增加到二十余张织机,于是逐渐富裕,因此“家业大饶”。

当时每张织机至少需要两三人同时操作,二十余张织机,至少需要雇佣五六十人操作。

张毅庵由一个小商品生产者,变成了手工工场主。

师:从这段材料中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历史信息?生:师:与男耕女织的农业生产关系相比在张毅庵的手工作场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雇佣关系,引导学生看P25的史学争鸣,指出我国学术界通常以雇佣劳动为特征的工场手工业经营的出现作为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出示投影,指出机户和机工的关系机户出资,机工出力师:请在书中找一找关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描述有哪些?生:找到并回答师:如果生活在明清进行投资的话,你会选择像张毅庵的投资方式吗?为什么?生:发表看法师:你有钱可以做多种投资:如果给你以下三种选择你会?出钱买官捐官,可以买田置房,也可以投资手工工场扩大经营规模。

师出示材料:“资本在它的萌芽时期,由于刚刚出世,不能单纯依靠经济关系的力量,还要依靠国家政权的帮助才能确保自己榨取足够的剩余劳动的权利。

”——马克思问:对于这种新的经济因素中国的“国家政权”鼓励了吗?支持了吗?生:不支持,采取重家抑商政策师:中国具有悠久的农耕传统,从远古的先王到清代的帝王都非常重视农业出示北京天坛主体--------祈年殿图片,解释:步入祈年殿,金碧辉煌,富丽庄重,仿佛置身天上人间,大殿当中4根龙井柱,象征春夏秋冬四季;中层12根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檐柱,象征一天12时辰;金柱、檐柱合计24根柱子,象征24节气。

祈年殿的这种设计,是古人“重农”思想的反映。

师:汉文帝说: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都不如谷物和丝麻。

中国古代的统治者为什么很重视农业?指导学生阅读教材P22资料卡片古先圣王之所以导其民者,先务于农。

民农非徒为地利(土地资源)也,贵其志(思想修养)也。

民农则朴,朴则易用(驱使),易用则边境安,主位尊。

民农则重(行为稳定),重则少私义,少私义则公法立,力(精力)专一。

——《吕氏春秋》师:统治者重农为了稳定农业生产;安定人心(古代农耕社会时期落后的生产力不能生产更多的财富,商人在社会产品不丰富的情况下的往往投机取巧、囤积居奇,就会扰乱社会秩序。

);巩固君主的地位。

师:中国古代社会在重农的同时对商业和商人又采取什么态度和政策呢?是不是一直都是轻商和抑商?师:不是的,《周书》云“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

农、工、商、各司其职,看不出哪个行业更重要,对农、工、商相提并论。

在这样的氛围下春秋战国时期商业兴起,出现了许多大商人,像大家知道的弦高劳师、范蠡经商(绍兴府山后面重修了范蠡祠,前面立有“中华商祖”碑文)吕不韦相秦,孔子的弟子子贡因为经商在各诸候国很吃香“结骑连驷,聘享于诸侯”。

战国的商鞅变法明确规定重农抑商的原则,以后商人的地位一落千丈,社会上逐渐形成了轻商、践商、鄙商的氛围。

师:你能举出古代鄙商、轻商或抑商的例子吗?可以是教材中的史料,也可以从看过的文学作品中寻找例子。

生:举例师:从些例子中可以看出封建社会商人的政治、法律地位受歧视,生活生产受限制。

商业发展困难重重。

师:大家读过白居易的《琵琶行》吗?其中写道:门前冷落车马稀,老大嫁做商人妇。

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买茶去。

琵琶女年纪大了,风华不再,“委身”嫁给一位商人。

嫁给一个商人还是“委身”,琵琶女还很不愿意,是何道理呢?照今天来看,商人很有钱的,嫁作商人妇是多少女子梦寐以求的愿望,今天甚至有一MM喊出了“宁可躲在宝马车里哭,不愿坐在自行车后笑”的响亮口号。

而在唐代,商人的地位甚至不如种地放羊的农民。

在白居易的笔下商人还重利轻义,大家可以讲出很多形容商人的贬义词,像见利忘义,利欲熏心,为富不仁,特别是商人几千年来却被烙上了“奸”字,“无商不奸”,一下将商人打下了十八层地狱。

师:古代统治者为什么要抑商呢?出示史料:汉代的晁错说:“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

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

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

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

”问:晁错主张“抑商”的依据是什么?(从材料中提取信息)从统治者的角度出发你认为抑商的最重要原因是什么?生:师:晁错的依据是:商人不如农、工辛苦,却获暴利,过着锦衣玉食、富裕奢侈的生活;尤其商人依仗其雄厚的财力,政治上“交通王侯,力过吏势”,经济上兼并农民的土地,使农民流亡。

抑商最重要原因是商业活动威胁了政府的统治,并对政府的利益构成威胁,“力过吏势”。

商人富了皇帝就眼红了,于是对商人的打击也就接踵而至。

总的来说,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并不仅仅是为农业生产的发展,无论重农还是抑商其出发点首先是为了统治的稳定而不是经济发展。

师:到明清时期随着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统治者的“重农抑商”政策进一步强化,从对内发展到对外,实行了什么政策?海禁政策。

师:明清时期中国为什么实行海禁政策,主要是封建统治出现了新危机,明朝的沿海出现了倭寇侵扰,清朝东南沿海有抗清斗争(郑氐集团占据台湾),根本目的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师:这一时期的中国被西方称为“超级坚固的东方堡垒”。

同一时期西方发生了什么变化?生:工业革命,开辟新航路等。

出示材料恩格斯在《论封建制度的解体及资产阶级的兴起》中这样说道:“航海事业根本是与封建制度格格不入的”,而当时的朱明王朝,虽然拥有郑和下西洋那样强大的航海能力,却在此后反其道而行之,严厉打击中国本土海洋经济的发展,固执地继续着“重陆轻海”、“重农抑商”的祖训,就此扼杀了中国走向海洋、发现新世界的可能。

——《明朝的海禁政策与大航海时代错肩而过》师:思考四: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重农抑商政策和“海禁”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生:师:共同影响:阻碍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使中国长期徘徊在农业社会。

重农抑商政策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比较有利,推动了中国农业文明的发展,但后期严重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闭关政策起到在短期内起到的一定的自卫作用。

但从长远角度看,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隔绝了中国与外界的联系,阻断了中国学习西方的先进科学技术,使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师:如果把古代的农耕经济比作是一颗参天大树的话,那么明清时期萌芽的中国资本主义只是一株幼苗,出示图片:由于实行抑商和海禁的政策,资本主义在古代中国,没有养分,没有阳光,最多只能长成萌芽,永远是萌芽。

”师:大家想想资本主义这株幼苗要健康成长需要那些养分?生:师投影展示师:马克思说:“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大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地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美的幻想自欺。

这样一个帝国注定最后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真是任何诗人想也不敢想的一种奇异的对联式悲歌。

”学习了今天的内容你能用一幅对联来概括一下吗?教师展示对联下联:渔牧海国重商霸海创新制,请学生对上联或自己写一个类似的对联生:思考,讨论,写在纸上,上台晒自己的对联师:展示完整对联及横批:(中国落后世界潮流,西方引领工业先声)或:欧美革新展宏图对外扩张,大清守旧陷穷途闭关锁国横批:中弱西强回首历史,展望未来,我们必须面向世界,改革开放,与时俱进,方能在世界舞台上立于不败之地。

最后让我们一起来朗读一首小诗:你在五千年文明之末承接了千年的耕犁却凿沉了南海穿行的船舶那运河沿岸和江南的市镇仿佛还在诉说着昨日的繁华就是前夜的资本萌芽也欲在“明”日“清”晨里萎衰就连景德镇的瓷器也过不了张骞的“丝路”都随着郑和返航的白帆停泊在乾隆的广州禁圈流星闪过再现你昨夜喧嚣的灯火奈何却照亮了西方的“蒸汽文明”参考资料:中国数千年的文明史,古圣贤的道德、教诲,祖宗制度的成法,是古代辉煌的象征,同时也是进取的阻力。

立论,言必称三代;著文,开篇子曰诗云;行事,祖宗成法不可更改。

因循守旧,不思变革,是我们伟大民族的另一种色彩。

美国著名的历史学家费正清曾说过:“导致中国落后的一个原因恰恰就是中国的文明在近代以前已经取得的成就本身。

”诸欧治定功成,其新政新法新学新器,绝出前古,横被全球。

——康有为《进呈突厥削弱记序》朕(雍正)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

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但即便如此的凄风苦雨,商人和商业在汉初经济恢复社会安定的情况下依然蓬勃发展,司马迁史记里“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为我们描述了仕途之外的一幅活色生香的经济画卷,商业的勃勃生机如春草一般经历政策的野火之后,一遇春风便绿原野。

难怪晁错喟叹,“今法律贱商人,商人已富贵矣;尊农夫,农夫已贫贱矣。

”(明朝)陆二从苏州贩了一船灯草运往南京,灯草总共只值八两银子,可过了几个税关,商税就缴了四两,还没到南京,又遇上了税关,陆二无奈之下只好一把火烧了灯草。

李某意再添织机两百台。

然官府不允,屡次扩资,均被压制。

时官衙织造司以低价采办丝料,逼迫李某为织造、染练。

李某深受其累,本欲就此束手。

恰有亲戚自南洋归,言海外需求甚巨。

心大动,于是请来船户,打造远洋帆船,意欲出海谋利。

官衙闻讯,竞以李某结交海盗之名,强行入狱,后经家人多方营救方得以出狱。

回顾往事,感慨道:购田置地,衣租食税,方为稳妥之道。

倾其所有,尽置田亩,日积月累,家境渐饶。

材料一:以倭寇仍不稍敛足迹,又下令禁濒海民私通海外诸国。

——《明太祖实录》卷139材料二:自今以后,各该督抚镇,著申饬沿海一带文武各官,严禁商民船只私自出海,有将一切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指郑成功等抗清势力) 贸易者,或地方官察出,或被人告发,即将贸易之人,不论官民,俱行奏闻正法,货物入官。

本犯家产,尽给告发之人。

——《清世祖实录》卷102宋朝是中国古代唯一长期不实行“抑商”政策的王朝。

因而大量从土地中解放出来的农民投入商业手工业中,民间经济受到刺激,突飞猛进。

创造了空前的财富与繁荣。

宋神宗则认为“尤先理财”,发过“政事之先,理财为急”的诏令。

商贸高速发展,钱庄业迅猛发展,促使宋朝在世界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最早的纸币和银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