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理学模拟试题(八)一、名词解释(1.5分/词×10词=15分)1.内膜系统2.渗透作用3.初级共运转4.光合单位5.抗氰呼吸6.源-库单位7.三重反应8.光形态建成9.春化作用10.抗性锻炼二、符号翻译(0.5分/符号×10符号=5分)1.SER2.μ3.NiR4.Rubisco5.Fd6.RQ7.SMTR8.6-BA9.PHY10.LEA三、填空题(0.5分/空×40空=20分)1.植物细胞中存在着两种微体,即和,分别与和有关。
2.某种植物每制造一克干物质需要消耗水分500g,,其蒸腾系数为,蒸腾效率为。
3.利用细胞质壁分离现象,可以判断细胞,测定细胞的。
4.氮肥施用过多时,抗逆能力,成熟期。
5.N、P、K的缺素症从叶开始,因为这些元素在体内可以。
6.根据能量转变的性质,可将光合作用分为:反应、传递和磷酸化、以及等阶段。
7.巴斯德效应是指氧气对的抑制现象;瓦布格效应是指氧气对的抑制现象。
8.高等植物在正常呼吸时,主要的呼吸底物是,最终的电子受体是。
9.韧皮部卸出的途径有两条:一条是途径,另一条是途径。
10.植物体除了已经构成植物骨架的细胞壁等成分外,其他的各种细胞内含物当该器官或组织衰老时都有可能被,即被转移到其他器官或组织中去。
同化物再分配的途径除了走原有的输导系统,质外体与共质体外,细胞內的细胞器如核等可以解体后再撤离,也可不经解体直接,直至全部细胞撤离一空。
11.经典生物鉴定生长素的方法是试法,在一定范围内生长素的含量与去尖胚芽鞘的度成正比。
实践中一般不将IAA直接施用在植物上,这是因为IAA在体内受酶破坏效果不稳定的缘故。
IAA储藏时必须避光是因为IAA易被。
12.禾谷类叶片的伸出是基生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而禾谷类的拔节是居间分生组织活动的结果;叶和花通常是由分生组织分化而来的;韭菜割后能不断长出是靠分生组织不断活动的结果;树木的长高通常是由分生组织不断活动的结果;雨后春笋的迅速生长主要是由分生组织不断活动的结果。
13.对土壤适度干旱和少N肥处理可促进花的分化;土壤中N肥多,水分充足,可促进花分化。
14.种子中的胚是由发育而来的;胚乳是由发育而来的。
15.过度水分亏缺的现象,称为干旱。
因土壤水分缺乏引起的干旱称干旱;因大气相对湿度过低引起的干旱称干旱;由于土温过低、土壤溶液浓度过高或积累有毒物质等原因,妨碍根系吸水,造成植物体内水分亏缺的现象称干旱。
干旱对植物的危害称旱害。
植物抵抗旱害的能力称为性。
四、选择题(1分/题×30题=30分)1.去掉细胞壁的植物原生质体一般呈球形,这是原生质的造成的。
A.弹性B.粘性C.张力D.流动性2.微管主要是由和两种亚基组成的异二聚体。
A.α-微管蛋白,β-微管蛋白B.微管蛋白,原纤丝C.收缩蛋白,肌动蛋白D.微管,微丝3.将一个细胞放入与其胞液浓度相等的糖溶液中,则:。
A.细胞失水 B.既不吸水,也不失水C.既可能吸水,也可能失水 D.是否吸水和失水,视细胞压力势而定4.植物细胞吸水后,体积增大,这时其Ψs 。
A.增大 B.减小C.不变D.等于零5.保卫细胞中物质的变化与气孔关闭无直接关系。
A.ABA B.苹果酸 C.钾离子 D.GA6.呼吸抑制剂可抑制植物的。
A.主动吸水B.被动吸水C.蒸腾拉力加根压D.叶片蒸腾7.植物溶液培养中的离子颉颃是指。
A.化学性质相似的离子在进入根细胞时存在竞争B.电化学性质相似的离子在与质膜上载体的结合存在竞争C.在单一盐溶液中加入另外一种离子可消除单盐毒害的现象D.根系吸收营养元素的速率不再随元素浓度增加而增加的现象8.植物根系吸收矿质养分最活跃的区域是根部的。
A.根尖分生区B.伸长区C.根毛区D.根冠9.根据楞斯特(Nernst)方程,当细胞膜内外离子移动平衡时,膜电势差与成正比。
A.膜内外离子B.膜内外离子活度C.膜内外离子活度比D.膜内外离子活度比的对数10.夜间,CAM植物细胞的液泡内积量大量的。
A.氨基酸 B.糖类 C.有机酸 D.CO211.叶绿素分子能产生磷光,发光的能量来自叶绿素分子的。
A.基态B.第一单线态 C.第二单线态D.三线态12.光合作用中原初反应发生在。
A.叶绿体被膜上 B.类囊体膜上 C.叶绿体间质中 D.类囊体腔中13.植物组织衰老时,磷酸戊糖支路在呼吸代谢途径中所占比例。
A.下降 B.上升 C.维持一定水平14.琥珀酸脱氢酶的竞争性抑制剂是:。
A.KCN B.丙二酸 C.NaN3D.CO15.苹果和马铃薯等切开后,组织变褐,是由于作用的结果。
A.抗坏血酸氧化酶 B.抗氰氧化酶 C.细胞色素氧化酶 D.多酚氧化酶16.大部分植物筛管内运输的光合产物是。
A.山梨糖醇B.葡萄糖C.果糖D.蔗糖17.转化酶催化下列反应?。
A.G1P +ATP → ADPG + PiB.UDPG +果糖→ 蔗糖+ UDPC.F1,6BP + HO → F6P + PPi2O → 葡萄糖+果糖D.蔗糖+ H218.发现最早分布最普遍的天然生长素是。
A.苯乙酸B.4—氯—3—吲哚乙酸C.3—吲哚乙酸D.吲哚丁酸19.向农作物喷施B等生长延缓剂,可以。
9A.增加根冠比B.降低根冠比C.不改变根冠比D.与根冠比无关20.多种试验表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光受体是:。
A.核黄素 B.花色素 C.蓝光受体 D.叶绿素21.外植体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细胞能重新分裂增殖,这种现象称为。
A.生长 B.分化 C.脱分化 D.再生22.种子萌发过程中的吸水速率是呈变化。
A.快慢快 B.慢快快C.快快慢 D.慢快慢23.将北方的冬小麦引种至广东栽培,结果不能抽穗结实,主要原因是。
A.日照短B.气温高C.雨水多 D.光照强24.光周期刺激的感受部位是。
A.叶片B.顶芽C.叶子和顶芽25.若在光期中插入一短暂的暗期,对长日植物和短日植物的开花反应。
A.对长日植物有影响,对短日植物没有影响 B.都有影响C.对长日植物没有影响,对短日植物有影响 D.都没有什么影响26.人工辅助授粉增产的生理基础是。
A.生长中心理论B.识别反应 C.集体效应D.杂种优势27.中国小麦单产最高地区在青海,原因是该地区。
A.生育期长B.气温高C.昼夜温差大D.湿度低28.参与细胞渗透调节的物质种类大致可分为两大类:。
A.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有机物质B.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脯氨酸C.一类是可溶性糖,一类是甜菜碱D.一类是无机离子,一类是可溶性糖29.膜脂中在总脂肪酸中的相对比值,可作为衡量植物抗冷性的生理指标。
A.脂肪酸链长B.脂肪酸C.不饱和脂肪酸D.不饱和脂肪酸双键30.造成盐害的主要原因为。
A.渗透胁迫B.膜透性改变C.代谢紊乱D.机械损伤五、问答题(6分/题×4题=24分)1.以下论点是否正确,为什么?(1)一个细胞的溶质势与所处外界溶液的溶质势相等,则细胞体积不变。
(2)若细胞的Ψp=-Ψs,将其放入某一溶液中时,则体积不变。
(3)若细胞的Ψw=Ψs,将其放入纯水中,则体积不变。
2.何以证明光合电子传递由两个光系统参与的?3.关于生长素的作用机理有哪两种假说?各假说的要点是什么?4.生物膜结构成分与抗寒性有何关系?六、计算题(6分)2-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后,达到扩散平将5cm3的植物组织放入100ml 0.2007mol.L-1的SO4衡,测得溶液浓度为0.2000 mol.L-1。
问:(1)植物组织含有多少摩尔从溶液中扩散来的2-?(2)表观自由空间的体积是多少?(3)表观自由空间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是多少?SO4模拟试题(三)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指处在细胞质中,在结构上连续、功能上有联系的、由膜组成的细胞器总称。
2.溶液中的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扩散的现象。
对于水溶液而言,就是指水分子从水势高处通过半透膜向水势低处扩散的现象。
3.质膜H+-ATPase把细胞质的H+向膜外“泵”出的过程。
4.存在于类囊体膜上能进行完整光反应的最小结构单位。
包括PSⅠ与PSⅡ两个反应中心的约600个叶绿素分子以及连结这两个反应中心的光合电子传递链,是进行捕集光能,释放氧气和还原NADP的功能单位。
5.对氰化物不敏感的那一部分呼吸。
6.在同化物供求上有对应关系的源与库,以及源库间的输导组织合称为源-库单位。
7.乙烯对植物生长具有的抑制茎的伸长生长、促进茎或根的增粗和使茎横向生长的三方面效应。
8.由光调节植物生长、分化与发育的过程。
9.低温诱导促使植物开花的作用。
10.植物的抗逆遗传特性需要特定的环境因子的诱导下才能表现出来,这种诱导过程称为抗性锻炼。
二、符号翻译1.光滑型内质网2.水的化学势3.亚硝酸还原酶4.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加氧酶5.铁氧还蛋白6.呼吸商或呼吸系数7.比集转运速率8.6-苄基腺嘌呤9.光敏色素10.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三、填空题1.过氧化物体,乙醛酸体,光呼吸,脂类代谢2.500,2g·kg-13.死活,渗透势4.减弱,延迟5.老叶,移动6.原初,电子,光合,碳同化7.无氧呼吸,光合作用8.葡萄糖,氧气9.共质体,质外体10.再度利用,穿壁转移11.燕麦,弯曲,IAA氧化,光氧化12.顶端,基生,茎尖,居间13.雄,雌14.受精卵,受精极核15.土壤,大气,生理,抗旱四、选择题1.C.2.A.3.D.4.A.5.D.6.A.7.C.8.C.9.D.10.C.11.D.12.B .13.B.14.B.15.D.16.D.17.D.18.C.19.A.20.C.21.C.22.A.23.B.24.A.25.D.26.C.27.C.28.A.29.C.30.A.五、问答题1.答:(1)论点不完全正确:因为一个成熟细胞的水势由溶质势和压力势两部分组成,只有在初始质壁分离Ψp=0时,上述论点才能成立。
通常一个细胞的溶质势与所处外界溶液的溶质势相等时,由于压力势(常为正值)的存在,使细胞水势高于外界溶液的水势(也即它的溶质势),因而细胞失水,体积变小。
(2)该论点不正确:因为当细胞的Ψp=-Ψs时,该细胞的Ψw=0。
把这样的细胞放入任一溶液中,细胞都会失水,体积变小。
(3)该论点不正确:因为当细胞的Ψw=Ψs时,该细胞的Ψp=0,而Ψs为负值,即其Ψw<0,把这样的细胞放入纯水中,细胞吸水,体积变大。
2.答:以下几方面的事例可证明光合电子传递由两个光系统参与。
(1)红降现象和双光增益效应。
红降现象是指用大于680nm的远红光照射时,光合作用量子效率急剧下降的现象;而双光效应是指在用远红光照射时补加一点稍短波长的光(例如650nm的光),量子效率大增的现象,这两种现象暗示着光合机构中存在着两个光系统,一个能吸收长波长的远红光,而另一个只能吸收稍短波长的光。